8月26日,中國旭陽集團發布2022年中期業績報告,公司業績再創新高。據半年報顯示,旭陽集團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5.3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13%;歸母凈利潤實現17.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81%;總資產上升13.26%至416.59億元人民幣;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逆勢增長2.39%。自集團2019年上市以來,旭陽集團業績表現屢創新高,保持了良好的增速,持股至2022年6月30日,投資回報率達44.4%。
業務版圖持續擴張 夯實企業龍頭地位
焦炭業務作為旭陽集團的核心盈利來源,成績持續亮眼,貢獻營收92.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20.2%。旭陽中燃300萬噸/年焦化及制氫綜合利用項目按計劃順利推進。并且,旭陽集團業務版圖不斷擴大,由上市之初的四大園區,擴增至八大園區,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以上述旭陽中燃焦化及制氫綜合利用項目為例,繼3#焦爐順利投產后,近日4#焦爐及再后于明年第一季度5#和6#焦爐也將陸續投產。該項目憑借循環經濟、綠色低碳、低能耗、高智能化、全球先進技術等多重優勢,將高質高效實現300萬噸/年焦炭產能、焦爐煤氣制氫及聯產30萬噸/年合成氨,形成對集團業績增長的有效貢獻。
除焦炭板塊外,精細化工也是旭陽集團主營業務之一。業績持續向好,貢獻營收72.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18.7%。其中,旭陽東明園區己內酰胺產能由20萬噸/年擴至30萬噸/年,旭陽滄州園區己內酰胺產能由15萬噸/年擴至45萬噸/年;滄州園區己內酰胺二期擴建項目配套雙氧水、環己酮、合成氨等,東明園區己內酰胺一體化項目配套環己酮、合成氨,投產后均可實現成本降低并大幅優化能耗、原料轉化率等生產指標,有效減少廢水、廢氣、粉塵和渣等污染物產生,兼具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目前,旭陽集團己內酰胺產能規模已增至75萬噸/年,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除了自建產能,旭陽集團依托運營管理以及貿易業務等多種方式來進行擴張。集團通過技術和管理優勢,托管規模不斷增加。2022年上半年,將焦炭運營管理服務擴展至河南省,該項目焦炭年產量100萬噸,截止中期報告期末,集團開展四項運營管理服務。另外,報告期內焦炭貿易量同比大增100%達到690萬噸,出口價格同步增長。焦炭主要出口國由三國拓展為九國,出口鏈不斷延伸。
“雙碳”契機推動低碳轉型 積極擴張氫能領域
在傳統焦化業務穩健發展的同時,旭陽集團憑借焦爐煤氣制氫的天然產業鏈優勢,積極向新能源轉型。自2020年旭陽氫能啟動整體規劃布局以來,旭陽集團氫能產業與傳統焦化產業協同發展,依托資源、成本、地域、質量、清潔、工藝以及政策鼓勵支持等得天獨厚的組合優勢持續發力,先后設立旭陽氫能母公司——定州旭陽氫能有限公司,以及邢臺、呼和浩特、鄆城、保定4家氫能子公司,成立旭陽氫能研究所,并厘定旭陽氫能“一線(制-儲-運-加-用)、一網(輻射全國的智慧氫能供應網)、兩翼(技術+服務)、四階段”的發展思路。公司現已具備27億標方/年氫氣資源,預計2025年將達到66億標方/年。
旭陽集團不斷拓展制氫規模和加氫站布局,并與氫能企業開展多領域、深層次合資合作。今年2月,河北旭陽與保定市人民政府簽訂了氫能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氫氣生產與儲運、加氫站建設與運營、應用場景搭建等方面建立長期、穩固、友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同時,為了更好發揮公司氫能資源優勢和產業鏈協同效應,旭陽氫能今年還與多家下游優質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在制-儲-運-加-用各環節、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生產、燃料電池系統制造、氫燃料電池車輛推廣、氫能發電、分布式儲能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協力培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于此積極發展新能源業務的同時,環保技術升級以及綠色低碳轉型也被旭陽集團始終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議題。集團積極響應國家綠色低碳發展戰略目標,以技術創新引領發展方向,持續開展安全環保等技術研發,不斷推出研發創新成果,有效提升了環保能力水平,樹立了行業環保標桿。2022年4月,旭陽發布自上市以來連續第四年、首份單獨成冊的ESG報告,多維并舉踐行碳達峰、碳中和。
作為全球焦化龍頭企業,旭陽集團通過合資、托管等形式引領行業整合,拓展海外渠道,以自有產能和運營管理雙輪驅動提升市占率,抓住雙碳機遇,轉型構建氫能供應鏈基石。未來,旭陽集團將繼續以技術為牽引,以創新為驅動,依托九大旭陽核心能力、九大旭陽競爭優勢,實現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