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快國內光伏發電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逐步改變我國光伏電池組件過度依賴國際市場的現狀,解決新能源并網中存在的問題,以此為實現大規模并網光伏發電積累經驗,達到促進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目標。2009年,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啟動我國“金太陽示范工程”,采用財政補貼的方式拉動我國光伏市場,2009年共安排100多兆瓦的金太陽示范項目。2010年,上述三部委與住建部聯合下發《關于加強金太陽示范工程和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工程建設管理的通知》,采取關鍵設備國家統一招標,示范項目連片開發集中管理的方式等最新措施,加快啟動我國光伏內需市場,2010年國家共安排272兆瓦的金太陽示范項目。由此可見,隨著我國光伏政策的調整,電網對光伏發電的態度的積極轉變,我國光伏行業有效的發展模式的日益完善,光伏發電的突飛猛進的發展指日可待。因此,建立光伏發電系統質量保證體系的重要性就日益突出,政府部門、系統建設單位、業主單位對這方面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鑒衡認證中心與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牽頭,組織行業專家和企業共同制定了CNCA/CTS0004-2010 《并網光伏發電系統工程驗收基本要求》。
二、認證技術規范的適用范圍該技術規范主要適用于與低壓側配電網和中高壓輸電網并網的地面光伏發電系統,包括:固定支架和自動跟蹤支架的地面光伏發電系統,光伏與建筑一體化(BIPV)發電系統和光伏與建筑結合(BAPV)發電系統以及聚光光伏發電系統。具體規定了并網光伏發電系統工程驗收的術語、并網光伏發電系統的構成、檢查和測試的內容、工程系統文件和合同符合性的檢查、電氣設備檢查、土建和支架結構檢查、電氣設備及系統的測試和檢查報告。基本包括了目前我國光伏發電主要的應用方式以及驗收過程所需環節。
三、認證技術規范基礎文件的要求該技術規范對光伏系統工程圖紙進行了一般要求,包括光伏方陣一般說明、光伏組串信息、光伏方陣電氣說明、接地和過電壓保護、交流系統以及機械設計相關資料,完善了光伏電站的設計、增強建設管理的可行性、提高對關鍵部件的要求,確保從設計方面促進工程規范、有序的進展,提高并網光伏電站建設質量,保證并網光伏系統長期有效的運行;同時簡化電站維護,增長并網光伏電站運行使用時間,提高并網光伏電站投資收益率。
四、認證技術規范的系統檢查要求為了驗證其安全與長期運行的能力,需要通過感知對電氣設施進行檢查,確定其電氣設備的選擇是否合適,安裝是否正確以及通過必要的檢測設備對并網光伏發電系統相關性能參數進行測試。具體包括:
1.電氣設備檢查。
電氣設備檢查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目測和感知器官,按照GB/T 16895的相關要求對并網光伏發電系統中直流設備和交流設備進行檢測,達到電氣設備選擇與安裝滿足系統需求。其中重點應該檢查的設備有:光伏組件、光伏匯流箱、直流配電柜、并網逆變器、交流配電柜等設備。
檢查的主要內容為:電氣器件、線纜選型是否正確;設備是否經過國內測試認證;過電流保護裝置設計安裝是否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電擊防護與接地是否能夠滿足人員與電站運行的安全;電站防腐與消防是滿足并網光伏發電系統長期運行與消防要求以及跟蹤系統功能檢測。
2.土建和支架結構檢查
土建是并網光伏發電系統長期安全運行的基礎,應該根據當地環境進行最優化設計,滿足GB 50204-2002的要求。
支架是承載光伏組件的載荷的重要部件,應考慮地理環境、風載荷、防腐處理以及牢固連接符合設計強度與GB 50205-2001的要求。
五、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測試1. 光伏組件測試
光伏組件的測試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光伏組件安裝正確安全,組件組合損失是否最少,確保光伏電站運行在最優化狀態,測試內容包括組件方陣的I-V曲線,極性測試、絕緣電阻測試。對于非穩定光照條件下進行延長測試時間或用多個儀表進行測量或者使用輻照表進行標定讀數。
為了檢驗組件在安裝時是否符合組合損失最少,需要將測試得到的最大輸出功率轉換到峰值功率,必須對光伏方陣進行標稱功率修正,主要修正的項目為:光強校正、溫度校正、最大功率點校正、組合損失校正、太陽電池朝向校正。
對于聚光組件的測試應符合IEC 62108的要求,現場應進行偏軸光斑損傷測試。
2.絕緣電阻測試
絕緣電阻是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最基本的絕緣指標。該技術規范明確規定了光伏方陣絕緣阻值測試的要求與方法。通過兩種不同的測試方法測的相應的絕緣電阻,具體要求見表1。
表1:絕緣電阻最小值
測試方法 | 系統電壓(V) | 測試電壓(V) | 最小絕緣電阻(MΩ) |
測試方法1 | 120 | 250 | 0.5 |
<600 | 500 | 1 | |
<1000 | 1000 | 1 | |
測試方法2 | 120 | 250 | 0.5 |
<600 | 500 | 1 | |
<1000 | 1000 | 1 |
3. 交流輸出測試
電能質量是衡量逆變器輸出電能優劣的重要指標,應該符合GB/T19939的要求,其包含導致用電設備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電壓、電流或頻率的偏差,其內容包括頻率偏差、電壓偏差、電壓波動與閃變、三相不平衡、暫時或瞬態過電壓、波形畸變(諧波)、電壓暫降、中斷、暫升以及供電連續性等。
該規范對電壓偏差、電流偏差、頻率偏差,諧波含量和畸變率,三相電壓不平衡度、直流分量、電壓波動與閃變、功率因素進行測試,測試時分為并網接入前電網電能質量的測試和并網穩定運行后并網點的電能質量,判斷出偏差屬于原有偏差還是光伏系統并網后產生的偏差。
4.系統效率測試
系統電氣效率是整個系統高效運行以及經濟效益回收的重要指標,通過系統電氣效率測試可以得出系統設計是否合理;電氣設備選型是否匹配等系統的重要信息。
系統電氣效率是指系統輸出功率與光伏組件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的電功率之比。
六.結語該技術規范的發布實施及時有效地滿足了快速發展的我國光伏產業,為光伏發電系統的設計和安裝提供了依據,更重要地是,按照該認證技術規范開展的測試認證將為日后光伏領域的科研和技術進步,以及合同能源管理提供現實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