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終止科創板IPO之后,江蘇容匯通用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容匯鋰業)再度闖關資本市場。
6月10日,容匯鋰業創業板IPO獲受理,此次IPO,公司擬募資30.6億元,其中,20.7億元用于年產6萬噸電池級碳酸鋰、6.8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9000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工程項目,9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年產6萬噸電池級碳酸鋰、6.8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擬由容匯鋰業全資子公司宜昌容匯實施,分兩期建設完成。該項目在產線設計上以年產6.8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為主線,并可切換生產電池級碳酸鋰。
資料顯示,容匯鋰業成立于2006年,主要從事深加工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電池級碳酸鋰和電池級氫氧化鋰,是三元材料、磷酸鐵鋰、鈷酸鋰等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所必須的關鍵材料,并最終應用于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電池等鋰離子電池產品。
容匯鋰業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和儲能行業的快速發展,上游鋰電池材料行業正在持續擴產以匹配終端需求的增長,公司的主要客戶貝特瑞、當升科技、杉杉股份、德方納米、盟固利等均在持續加大產能投入。公司擬通過本次募集資金投入進一步擴大公司的產能,在下游客戶產能快速擴張的同時,使公司產能能夠與下游客戶增長的需求相匹配,提升市場地位及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在業績方面,招股書顯示,容匯鋰業2019年、2020年、2021年營收分別為4.65億元、5.1億元、15.4億元;凈利分別為-521.65萬元、-4868萬元、4.05億元;扣非后凈利分別為2274萬元、-4851.65萬元、3.88億元。
容匯鋰業主要產品的產能、產量、銷量、產能利用率和產銷率情況(單位:噸)
其中,2021年,容匯鋰業電池級碳酸鋰營收約7.98億元,產能為10,000噸,產能利用率為98.04%,產銷率為98.63%;電池級氫氧化鋰營收約6.44億元,產能為8,000噸,產能利用率為96.34%,產銷率為100.67%。
筆者注意到,相比于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等同行業上市公司,容匯鋰業尚未掌握鋰資源。目前,全球鋰精礦資源供應高度集中于澳洲和南美地區,公司的鋰精礦絕大部分采購于澳大利亞Pilgangoora和巴西AMG。
根據容匯鋰業與澳大利亞Pilgangoora簽訂鋰精礦購買協議,公司在2021年至2024年每年可獲得鋰精礦購買量為12萬噸,澳大利亞Pilgangoora可同比例減少對公司和其他客戶的供應數量,減少供應給公司的數量以12萬噸為基數。根據雙方確認,2022年預計鋰精礦供應量為10.5萬噸。
根據容匯鋰業與與巴西AMG簽訂的鋰精礦購買協議,自2021年起每年的最小購買量為3萬噸鋰精礦,直至購買量達到14.5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