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佛山市南海區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氫能三年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在佛山市南海區新聞發布廳召開。
會上宣布,《氫能三年行動計劃》已經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印發?!稓淠苋晷袆佑媱潯诽岢觯χС之a業創新支撐平臺,支持華南氫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服務平臺推動產業協同發展。
南海區布局氫能產業已超過10年,建立了全國首個加氫站審批驗收流程,建成全國首個商用加氫站、首個油氫合建站和首批高密度商用標準化加氫站,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氫能)、全國首座氫能進萬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區,是全國氫能多元商業化應用場景集聚地,開創了氫能領域多個“全國第一”,在政策體系構建、基礎設施建設、產品推廣應用等方面走在國內前列,是國內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最大和加氫站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核心區。全區以仙湖氫谷為主陣地聚集了100多家氫能企業和機構,氫能全產業鏈趨于完整,產業項目計劃投資總額超過400億元,全部達產后將形成年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
2022年4月21日上午10點30分,《佛山市南海區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新聞發布會在佛山市南海區新聞發布廳召開。會上宣布,《佛山市南海區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氫能三年行動計劃》)已經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印發。
《氫能三年行動計劃》的印發實施,將進一步夯實南海氫能產業發展的基礎,促進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加快氫能推廣應用和商業化模式形成,強化氫能產業在“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中的創新引領作用,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推動南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南海區人民政府,區發改局、住建水利局、應急管理局,丹灶鎮人民政府等,佛山仙湖實驗室、華南新能源汽車促進中心和南海區氫能企業等有關代表出席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
《氫能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技術創新和產業體系方面,在質子交換膜、碳紙等關鍵材料領域實現核心技術和產業化突破,燃料電池8大關鍵零部件領域產品均通過第三方機構的綜合測試,滿足示范城市群車輛配套應用需求;燃料電池及系統產業化能力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鞏固擴大;產研能力、人才培養建設取得成效;南海氫能品牌進一步加強。氫能基礎設施方面,建成投入加氫站不少于30座,制氫產能不低于20噸/天,車用氫氣終端售價原則上不高于35元/公斤。氫能多元化應用方面,實現不低于3000輛滿足示范城市群實施應用需求的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達到公交路線50條、有軌交通線路2條,投入氫能兩輪車1000輛、叉車500輛,分布式發電系統、備用電源、冷熱電聯供系統裝機容量超過5MW;在電氫融合、儲能、工業應用等領域開展示范探索。產業政策和制度保障方面,制約產業發展的制度性障礙和政策性瓶頸逐步破除,氫氣制、儲、運、加等環節政策進一步創新,產業創新可持續能力得到提升。
一、制定背景
(一)是貫徹落實國家戰略發展所需。在“雙碳”背景下,中央和地方把發展氫能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密集出臺一系列氫能政策,加強氫能技術研發,推動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氫能產業發展。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委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明確了氫的能源屬性,指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作為中國氫能產業商業化創新發展引領區,佛山市南海區在“雙碳”背景下不斷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在國家《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發布后迅速結合實際,出臺《氫能三年行動計劃》,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碳”目標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我國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舉措。
(二)是順應時代機遇而為。南海區是國內氫能產業的先行者之一,從2009年起開始布局氫能,到現在已經快13個年頭,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產業鏈趨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車輛推廣應用走在全國前列。但是,南海氫能產業仍然存在氫源供應緊缺、加氫設施相對不足、氫能產業用地規模、用地指標緊張等諸多難題亟需解決,尤其是在“雙碳”和國家氫能產業規劃發布的背景下,我國氫能產業發展加速,各地發展氫能產業熱潮涌動,南海氫能產業不進則退、進慢也是退,順應產業發展趨勢,破除制約氫能產業發展瓶頸障礙,夯實基礎再出發,促進氫能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奮力開創氫能事業發展新局面,是時代賦予南海的機遇。
(三)是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所向。南海是制造業大區,傳統產業發達,近年,圍繞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提出了加快構建“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培育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戰略目標。氫能產業是“兩高四新”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和代表性產業,也是科技和資本密集型產業,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汽車、電力裝備、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諸多高端制造領域,能有效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2022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氫能三年行動計劃》的發布實施,可謂正當其時,有助南海區在“十四五”中進一步加快氫能產業培育發展,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帶動高端制造產業鏈發展,加快產業低碳化和低碳產業化等綠色經濟發展步伐。
二、制定目的
緊扣“雙碳”目標,把握國家氫能產業發展和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重大機遇,立足構建自主氫能技術先行地、高端氫能產業集聚地和先進氫能社會示范區,充分發揮南海在氫能政策環境、產業集群、示范應用等方面的領先優勢,聚焦氫能產業鏈關鍵環節,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探索完善產業科學管理機制,解決制約產業發展重大瓶頸,高質量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探索氫能多元商業化應用,促進氫能產業健康發展。
三、主要內容和解讀
《氫能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期限為2022-2025年,結合國家《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工作任務以及《佛山市南海區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有關精神,明確了總體要求和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等。其中,主要任務將圍繞構建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高質量發展體系、推進加氫站和氫源等氫能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推進氫能多元化商業化應用、完善產業發展政策和制度保障等四方面提出了具體行動計劃,在“雙碳”戰略下,為南海區未來三年氫能產業發展作出了最新的科學設計和積極部署,將充分發揮南海氫能產業厚積薄發的優勢,進一步夯實基礎,推動氫能技術不斷進步,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力爭在“雙碳”變革浪潮中占據主動,贏得未來。
(一)系統構建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高質量發展體系。搶抓“雙碳”戰略和納入首批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等重大機遇,以產業化為目標導向加快自主技術創新,提升產業鏈關鍵零部件研發產業化水平,著力支持產業創新支撐平臺,強化產業園區建設和用地支持,推動氫能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積極開展氫能產業交流和合作,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統籌推進加氫站和氫源等氫能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氫源是目前制約南海乃至佛山市、廣東省氫能產業發展的最主要問題,加氫網絡的不完善和個別領域缺失也制約了氫能車輛推廣應用的步伐。《氫能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要大力推進加氫站網絡體系建設,建成投入使用的加氫站不低于30座,支持自用撬裝式加氫裝置建設,大力推動長海電廠氫能源綜合利用及大宗氣體配套項目和瀚藍可再生能源(沼氣)制氫加氫母站等氫氣保供重點項目建設,構建區外供氫和區內制氫相結合的氫源供給體系等,以期通過完善氫能基礎設施,有力支撐氫能產業發展規模的擴大。
(三)穩步推進氫能多元化商業化應用。隨著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工作的啟動,氫能在交通領域熱度不斷上升,而交通領域只是氫能應用的突破口之一,作為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行典型地區,南海將氫能發展的眼光著眼拓展到儲能、發電、工業等領域多元化應用?!稓淠苋晷袆佑媱潯诽岢觯笥行蛲七M氫能交通領域示范應用,落實不低于3000輛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任務,合理探索儲能領域和積極推進發電領域的的多元化示范應用,逐步探索工業領域替代應用,積極推廣氫氨融合技術示范應用,充分發揮氫能在能源體系綠色低碳轉型中的重要支撐作用,推動氫能成為能源替代重點領域創新應用的有力抓手,探索、拓展、踐行“雙碳”戰略發展的新空間。
(四)與時俱進完善產業發展政策和制度保障。南海區在探索推進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高度重視政策體系設計構建,在產業規劃、產業扶持、產業基金、車輛運營、加氫站建設及運營等方面率先出臺多項氫能產業政策,是國內產業政策體系最完善的地區之一。鑒于氫能是新興產業,部分法規、標準規范仍存在缺位,制度性障礙和政策性瓶頸依然存在,需要探索相關創新實踐?!稓淠苋晷袆佑媱潯访闇柿水a業扶持政策體系、燃料電池汽車通行便利政策體系、氫源供應領域制度創新供給、加氫站和自用撬裝式加氫裝置管理體制、氫能產業標準體系、氫能全鏈條安全監管等產業發展亟待探索的政策制度和標準規范等關鍵環節,將開展一系列開創性的政策探索。
此外,《氫能三年行動計劃》還在完善組織保障、強化資金保障、深入開展宣傳引導等三方面入手,制定保障措施,強化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有序開展。
在國家《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發布不足一個月之際,南海作為國內氫能業界的關注焦點地區,發布《氫能三年行動計劃》適逢其時,將為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奉獻“南海模式”的創新探索,進一步彰顯氫能作為能源體系清潔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對搶占未來能源產業發展制高點、推進綠色經濟發展,以及對支撐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