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汽協數據,2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3輛和178輛,同比分別增長7.5倍和5.4倍。1-2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6輛和371輛,同比分別增長5.0倍和3.1倍。
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6.8萬輛和33.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0倍和1.8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5萬輛和25.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倍和1.6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2萬輛和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倍和3.4倍。
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2萬輛和76.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6倍和1.5倍。市場占有率達到17.9%。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5.2萬輛和60.4萬輛,同比均增長1.4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8萬輛和1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倍和2.5倍。
2022年1-2月,國內宏觀經濟形勢運行平穩,企業生產形勢總體良好,制造業PMI繼續在擴張區間平穩運行。此外,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月份,汽車行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高于54.0%,而且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自1月起連續兩個月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高于制造業平均水平。
汽車行業產銷情況總體保持穩定,同比繼續保持增長,且比2019年同期呈現10%的增長。從細分車型來看,乘用車產銷環比均呈下降,同比保持較快增長,商用車產銷環比和同比均呈下降,表現依然低迷。本月新能源汽車表現總體依然出色,環比有所下降,同比保持高速增長。此外,本月汽車出口雖比上月也呈一定下降,但同比依然保持增長勢頭。
從一季度發展趨勢來看,隨著一系列幅度更大的減稅降費、助企解困政策不斷落地,再加上一季度以來各地大規模基建工程陸續開工,對于經濟增長均會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汽車企業也不斷加快新品上市節奏,預計一季度汽車市場有望呈現平穩增長態勢。也應看到,受當前俄烏沖突影響,行業外部環境更為復雜,另外,芯片短缺、原材料成本繼續上漲等因素仍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影響,保供穩價的任務十分艱巨。
氫能觀察分析,根據1-2月份燃料電池汽車產銷情況來看,國內燃料電池汽車市場不斷向好,隨著政策扶持的落地以及冬奧會場景示范帶來的拉動作用,刺激市場需求,產銷加快增長。
但也應看到,進入3月后,國內疫情形勢逐步嚴峻,加之國際環境復雜,芯片供應短缺,國內燃料電池汽車技術不夠純熟,商業化起步艱難,燃料電池汽車市場未來能否持續向好依舊存在疑問。
近期,工信部公示《關于2019-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終審和2019-2021年度補助資金預撥情況》。
氫能觀察注意到,根據工信部信息顯示,2019-2020年間,共有12家車企就1140輛燃料電池汽車進行推廣應用補貼申報,其中1029輛通過了專家審核,補助金額合計43824萬元,平均每輛補貼金額為42.59萬元,審核通過率較高。隨著五大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示范群的正式啟動,地方政府逐步規范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及示范工作,燃料電池汽車核準數量將有一定的增加。
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6.8萬輛和33.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0倍和1.8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5萬輛和25.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倍和1.6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2萬輛和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倍和3.4倍。
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2萬輛和76.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6倍和1.5倍。市場占有率達到17.9%。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5.2萬輛和60.4萬輛,同比均增長1.4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8萬輛和1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倍和2.5倍。
2022年1-2月,國內宏觀經濟形勢運行平穩,企業生產形勢總體良好,制造業PMI繼續在擴張區間平穩運行。此外,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月份,汽車行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高于54.0%,而且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自1月起連續兩個月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高于制造業平均水平。
汽車行業產銷情況總體保持穩定,同比繼續保持增長,且比2019年同期呈現10%的增長。從細分車型來看,乘用車產銷環比均呈下降,同比保持較快增長,商用車產銷環比和同比均呈下降,表現依然低迷。本月新能源汽車表現總體依然出色,環比有所下降,同比保持高速增長。此外,本月汽車出口雖比上月也呈一定下降,但同比依然保持增長勢頭。
從一季度發展趨勢來看,隨著一系列幅度更大的減稅降費、助企解困政策不斷落地,再加上一季度以來各地大規模基建工程陸續開工,對于經濟增長均會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汽車企業也不斷加快新品上市節奏,預計一季度汽車市場有望呈現平穩增長態勢。也應看到,受當前俄烏沖突影響,行業外部環境更為復雜,另外,芯片短缺、原材料成本繼續上漲等因素仍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影響,保供穩價的任務十分艱巨。
氫能觀察分析,根據1-2月份燃料電池汽車產銷情況來看,國內燃料電池汽車市場不斷向好,隨著政策扶持的落地以及冬奧會場景示范帶來的拉動作用,刺激市場需求,產銷加快增長。
但也應看到,進入3月后,國內疫情形勢逐步嚴峻,加之國際環境復雜,芯片供應短缺,國內燃料電池汽車技術不夠純熟,商業化起步艱難,燃料電池汽車市場未來能否持續向好依舊存在疑問。
近期,工信部公示《關于2019-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終審和2019-2021年度補助資金預撥情況》。
氫能觀察注意到,根據工信部信息顯示,2019-2020年間,共有12家車企就1140輛燃料電池汽車進行推廣應用補貼申報,其中1029輛通過了專家審核,補助金額合計43824萬元,平均每輛補貼金額為42.59萬元,審核通過率較高。隨著五大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示范群的正式啟動,地方政府逐步規范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及示范工作,燃料電池汽車核準數量將有一定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