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新能源網編輯團隊,每日呈現光伏、風電、儲能、氫能重要新聞速覽!更多相關新聞請登錄世紀新能源網(www.isoboards.com),投稿郵箱news@ne21.com。
光伏
3月8日,中信博與江蘇國能、國茂股份在國茂股份總部,共同簽訂了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合作三方本著“戰略協同、互信融合、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以光伏發電業務為主的新能源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特別是在光伏投資、光伏建設、光伏產品、減速機產品等方面形成合作共識。重點擴展更為深入的互惠互利空間,發揮各自優勢和特長,致力打造“央企+上市公司”的合作樣板,攜手光伏事業,聚力綠色低碳。
3月10日,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2022年新能源業務投資計劃公告。公司于2021年5月召開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變更風電、光伏電站項目的承諾》,解除了公司新能源發展瓶頸制約,將公司發展戰略從“專注水電發展”調整為“水電與新能源并重,風光水儲一體化發展”。公司主動擴展風電、光伏電力項目業務范圍,綜合利用自身大中型水電站庫區及周邊土地、水面、電站送出通道附近、可實現調節補償等區域的風電、光伏資源,因地制宜開展風電、光伏項目建設。“十四五”期間,公司擬在瀾滄江云南段和西藏段規劃建設“雙千萬千瓦”清潔能源基地。自2021年起,公司緊緊圍繞承諾約定,積極開展“風光水儲一體化”發展。2021年公司完成新能源核準(備案)386.8萬千瓦,開工建設99萬千瓦。截至目前,公司總已投產裝機容量2,318.38萬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容量23.5萬千瓦。2022年,公司擬計劃投資50億元發展新能源項目,計劃新開工項目15個,擬投產裝機容量130萬千瓦。
3月8日,大唐發電發布公告,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收到公司副總經理萬勇先生提交的書面辭呈。萬勇先生于2021年4月28日來到大唐發電擔任副總經理一職,不到一年時間,因工作調整,申請辭去副總經理職務。資料顯示,萬勇先生長期從事電力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規劃發展和工程建設等工作,在電力企業管理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自2009年起,萬勇歷任華能金陵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華能金陵燃機熱電有限公司(金陵燃機電廠)總經理(廠長),華能南京電廠廠長,華能南通發電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江蘇南通發電有限公司(蘇通電廠)總經理(廠長),大唐江蘇發電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工會主席,中國大唐集團京津冀規劃發展中心副主任、大唐京津冀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黨委委員。2019年7月起任本公司黨委委員。
3月8日,中核集團2022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碳中和綠色公司債券(第一期)成功完成簿記建檔。最終,品種一GC中核01(3年期)在上交所發行規模10億元,票面利率2.84%,認購倍數6.07倍;品種二GC中核02(5年期)在上交所發行規模20億元,票面利率3.45%,認購倍數3.60倍,均得到投資人熱烈響應。本期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綠色產業領域的業務發展,具體將用于建設風電、光伏項目以及償還綠色項目前期借款。
風電
3月8日,記者從陽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了解到,自去年12月,陽江市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產350萬千瓦以來,清潔能源發電量呈直線上升趨勢,為陽江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了強有力的“綠色引擎”。2022年1月-2月,陽江海上風電上網電量13.17億千瓦時,產值約11.2億元。
日前,運達股份結合當前風電運維實際,從客戶需求出發、依托主機制造技術、自營風電項目平臺及遠程集控系統,成功研究出運檢一體“托管式”全生命周期的智慧運維服務。這標志著運達股份在運維人員能力、運用新技術等方面得以提升,在行業內推行更高效、更經濟、更專業的風電項目運檢一體化服務。
韓國蔚山市政府于3月7日在位于首爾四季酒店內,與丹麥VESTAS、蔚山港務局、世進重工簽署了涉及漂浮式海上風力發電業務的四方業務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韓國蔚山市、世進重工和蔚山港務局三方將合作建設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所需的港灣基地等基礎設施。通過該協議,蔚山市將下大力氣努力開展9GW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的輔助公司,同時為未來的海上風電設備出口基地和創造當地就業奠定基礎。
3月8日,國際風電整機巨頭丹麥VESTAS成功簽牽手全球最大的風電塔筒制造商韓國CS Wind在韓國國內開工建設風電機組生產工廠。該丹麥·韓國合資企業將不僅在韓國本土,也將在東亞地區進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各類業務。
儲能
3月9日,天奇股份發布公告稱,近日,天奇股份與京東科技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雙方擬充分利用各自優勢,進一步推動廢舊鋰電池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實現“互聯網+回收”場景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打造鋰電池循環再利用生態體系。
3月8日,杭州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王傳福退出董事長職位,王杰退出董事職位,新增田春龍為董事長、王渤為董事。杭州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王傳福。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日前,南都電源攬獲了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集團的鋰電池儲能系統項目,總容量為597.88MWh,實現了簽約項目重大規模突破。本次簽約的儲能系統項目具體包括美國Stampede光伏儲能項目、美國Frence Post光伏儲能項目和意大利La Casella電網服務項目。南都電源將為該項目提供鋰電非步入式儲能集裝箱及系統,并提供現場調試、培訓等增值服務。項目預計在2022年底前完成交付。
近日,云南14個州市62個項目集中進行簽約,總金額達1100億元。包括深圳市遠信儲能技術有限公司年產2GWh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該項目從考察到決定落地僅用1個月的時間,并且實現當日簽約并當日開工。據報道,項目總投資約12.9億元,項目建成后可年產2GWh鋰電池儲能系統,主要用于大型風光電站配套儲能設施。
光伏
3月8日,中信博與江蘇國能、國茂股份在國茂股份總部,共同簽訂了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合作三方本著“戰略協同、互信融合、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以光伏發電業務為主的新能源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特別是在光伏投資、光伏建設、光伏產品、減速機產品等方面形成合作共識。重點擴展更為深入的互惠互利空間,發揮各自優勢和特長,致力打造“央企+上市公司”的合作樣板,攜手光伏事業,聚力綠色低碳。
3月10日,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2022年新能源業務投資計劃公告。公司于2021年5月召開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變更風電、光伏電站項目的承諾》,解除了公司新能源發展瓶頸制約,將公司發展戰略從“專注水電發展”調整為“水電與新能源并重,風光水儲一體化發展”。公司主動擴展風電、光伏電力項目業務范圍,綜合利用自身大中型水電站庫區及周邊土地、水面、電站送出通道附近、可實現調節補償等區域的風電、光伏資源,因地制宜開展風電、光伏項目建設。“十四五”期間,公司擬在瀾滄江云南段和西藏段規劃建設“雙千萬千瓦”清潔能源基地。自2021年起,公司緊緊圍繞承諾約定,積極開展“風光水儲一體化”發展。2021年公司完成新能源核準(備案)386.8萬千瓦,開工建設99萬千瓦。截至目前,公司總已投產裝機容量2,318.38萬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容量23.5萬千瓦。2022年,公司擬計劃投資50億元發展新能源項目,計劃新開工項目15個,擬投產裝機容量130萬千瓦。
3月8日,大唐發電發布公告,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收到公司副總經理萬勇先生提交的書面辭呈。萬勇先生于2021年4月28日來到大唐發電擔任副總經理一職,不到一年時間,因工作調整,申請辭去副總經理職務。資料顯示,萬勇先生長期從事電力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規劃發展和工程建設等工作,在電力企業管理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自2009年起,萬勇歷任華能金陵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華能金陵燃機熱電有限公司(金陵燃機電廠)總經理(廠長),華能南京電廠廠長,華能南通發電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江蘇南通發電有限公司(蘇通電廠)總經理(廠長),大唐江蘇發電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工會主席,中國大唐集團京津冀規劃發展中心副主任、大唐京津冀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黨委委員。2019年7月起任本公司黨委委員。
3月8日,中核集團2022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碳中和綠色公司債券(第一期)成功完成簿記建檔。最終,品種一GC中核01(3年期)在上交所發行規模10億元,票面利率2.84%,認購倍數6.07倍;品種二GC中核02(5年期)在上交所發行規模20億元,票面利率3.45%,認購倍數3.60倍,均得到投資人熱烈響應。本期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綠色產業領域的業務發展,具體將用于建設風電、光伏項目以及償還綠色項目前期借款。
風電
3月8日,記者從陽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了解到,自去年12月,陽江市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產350萬千瓦以來,清潔能源發電量呈直線上升趨勢,為陽江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了強有力的“綠色引擎”。2022年1月-2月,陽江海上風電上網電量13.17億千瓦時,產值約11.2億元。
日前,運達股份結合當前風電運維實際,從客戶需求出發、依托主機制造技術、自營風電項目平臺及遠程集控系統,成功研究出運檢一體“托管式”全生命周期的智慧運維服務。這標志著運達股份在運維人員能力、運用新技術等方面得以提升,在行業內推行更高效、更經濟、更專業的風電項目運檢一體化服務。
韓國蔚山市政府于3月7日在位于首爾四季酒店內,與丹麥VESTAS、蔚山港務局、世進重工簽署了涉及漂浮式海上風力發電業務的四方業務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韓國蔚山市、世進重工和蔚山港務局三方將合作建設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所需的港灣基地等基礎設施。通過該協議,蔚山市將下大力氣努力開展9GW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的輔助公司,同時為未來的海上風電設備出口基地和創造當地就業奠定基礎。
3月8日,國際風電整機巨頭丹麥VESTAS成功簽牽手全球最大的風電塔筒制造商韓國CS Wind在韓國國內開工建設風電機組生產工廠。該丹麥·韓國合資企業將不僅在韓國本土,也將在東亞地區進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各類業務。
儲能
3月9日,天奇股份發布公告稱,近日,天奇股份與京東科技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雙方擬充分利用各自優勢,進一步推動廢舊鋰電池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實現“互聯網+回收”場景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打造鋰電池循環再利用生態體系。
3月8日,杭州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王傳福退出董事長職位,王杰退出董事職位,新增田春龍為董事長、王渤為董事。杭州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王傳福。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日前,南都電源攬獲了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集團的鋰電池儲能系統項目,總容量為597.88MWh,實現了簽約項目重大規模突破。本次簽約的儲能系統項目具體包括美國Stampede光伏儲能項目、美國Frence Post光伏儲能項目和意大利La Casella電網服務項目。南都電源將為該項目提供鋰電非步入式儲能集裝箱及系統,并提供現場調試、培訓等增值服務。項目預計在2022年底前完成交付。
近日,云南14個州市62個項目集中進行簽約,總金額達1100億元。包括深圳市遠信儲能技術有限公司年產2GWh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該項目從考察到決定落地僅用1個月的時間,并且實現當日簽約并當日開工。據報道,項目總投資約12.9億元,項目建成后可年產2GWh鋰電池儲能系統,主要用于大型風光電站配套儲能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