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當之無愧的風電出海年。金風、遠景、明陽等風電整機排頭企業加速出海、群雄逐鹿,海外市場捷報頻傳。全產業鏈企業及工廠紛紛落戶海外、強化協同,風電出口局面全面打開。我國風電產業順利度過了從陸上到海上,從海上到出口的諸多實戰考驗,現已步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在不斷的攻堅克難中淬煉出的技術成果和管理經驗,使得我國的風電企業有足夠的品牌自信、效率自信、產品自信。這“高分成績單”的背后,是政策支持、技術成熟條件下的大勢所趨,也是集全產業鏈風電人的人心所向。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要求
日前,聯合國發布環境報告,主要作者主要作者羅伯特·沃森爵士在報告中指出,我們的生態系統正在面對三大問題:氣候破壞、生物多樣性遭破壞、污染問題。嚴重的環境問題為人類敲響警鐘,發展低碳經濟以及提高對能源的利用效率這兩大事業迫在眉睫。我國資源長期以來具有“富煤、貧油、少氣”的特征,這一特征促使煤炭在我國一次性能源生產和消費中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煤炭消費量最大的國家。時至今日國內的很多企業和工廠生產方式仍舊比較粗曠,能源利用效率較低,這不僅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傷害,同時也是對自然資源的浪費。由此可見,增加能源利用效率、調動清潔能源的開發及使用、排放氣體資源化利用是擺在我們面前不可忽視的時代課題。但經過多年的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我國的新能源產業已經初具規模,清潔能源的有效利用也為“雙碳”目標的實現助力顯著。據CWEA統計數據,2021年我們成功突破全國風電并網裝機突破3億千瓦大關,新能源年發電量也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在低碳能源的有效利用上,中國“智造”值得信賴。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我國重要的方針理論。2015年,總書記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就包含了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生態文明之間關聯的闡述。同年11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他深入剖析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給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帶來的啟示,指出:“面對全球性挑戰,各國應該加強對話,交流學習最佳實踐,取長補短,在相互借鑒中實現共同發展,惠及全體人民。同時,要倡導和而不同,允許各國尋找最適合本國國情的應對之策。” 在我國貫徹落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道路上,國際間低碳事業的協同合作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長期致力于友好幫助世界上其他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在清潔能源開發利用這一世界課題上,更是與其他國家積極合作,一道探索發展之策,充分展現了大國擔當。
“兄弟”同心,利可斷金
2021年金風集團在巴西Lagoa do Barro Expansion 82MW項目可以稱得上是年度風電出海的大事記。該項目是金風科技攜手中廣核巴西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南美洲的首次合作,也是金風科技步入巴西市場的首個整機供貨項目,總裝機82MW,共投建18臺金風GW155-4.6MW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LDB項目于2020年9月份在巴西簽約,2021年3月發貨,同年11月25日順利竣工,創造了南美洲同類型風機最優工期。對此,金風科技南美區域總經理梁軒表示,LDB項目的高效交付并不只是單個企業的成績,更是多方“兄弟企業”精誠合作的共同成果。得益于合作企業之間的相互信任、深度交流、通力協作,團隊快速應對了一個又一個突發情況,巧妙解決了一重又一重技術關卡,在疫情、大風季、吊車未能及時入場的多重壓力下實現了LDB項目的提前交付。

中材葉片與金風可以說是老朋友了,雙方的合作歷史可以追溯十年之久,但是在巴西市場,雙方都是如假包換的“新手小白”。在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欣的講述中,他曾用了這樣一個詞:摸著石頭過河。出海對于國內企業而言,是一次不忍錯過的機會,同時也是危機四伏的挑戰。LDB項目投用了共計18套中材科技GM76產品,為了按期保質完成交付,廠商所做的質量數據超過千個,關鍵的技術把控點達到幾十項之多。不僅要滿足巴西項目所需的諸多特殊工藝要求和標準,同時為了保證效率十幾套模具幾乎同時生產,為此中材葉片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和規劃,并在中材葉片總經理的親自帶領下,組建了一支專業團隊,全方位確保項目的落實。與此同時,為了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并提高對突發情況的快速反應能力,金風團隊派專員進行入廠監造。得益于雙方多年合作的配合和信任,兩個“新手”企業成功地實現了“高分錄取”,從原材料的入廠到葉片的保質出廠,歷時不到四個月。兩家企業所追求的不僅僅是精良的設計,更是精密的落實,所實現的不是99.9%的完成,而是100%的完美,所共同希冀的更不是獨自燦爛,而是彼此成就。中材葉片的完美過關,只是金風整機之旅的剛剛開始。由于全球鋼鐵價格的上漲和疫情等因素的影響,運輸成本上漲三倍以上,由于鋼鐵價格上漲,集裝箱制造成本大幅提高,同時為了滿足國際上對于疫情管控的要求,集裝箱基本上可以說是“有去無回”。在這樣的條件下,金風集團與中遠海運前期所商議的價格要明顯低于2021年度的市場普遍價格。但是為了保證項目的按時交付,節約運輸時間,中遠海運決定按照前期商議運輸價格回款,并做到按照前期所商議的款項一一落實,按時發貨,按時到港,保質保量,大大減少了時間成本,給予LDB項目的順利交付很大的支持。病毒無情,但人有情,中國企業也有情,最真不過一份誠信,最重不過一腔情義。
從整機入港開始,新征程正式開始,少了老朋友們的支持,終歸會有一些獨在異鄉的孤單。目的國內陸運輸段相對于國內運輸環境來說,要更為陌生和復雜,無論是陌生地形的高低起伏還是道路轉彎,甚至于一個電線桿或一個視牌這種微小的障礙,都可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整個運輸過程必須要做到百密而無一疏。幸運的是,金風遇到了非常專業的巴西運輸團隊,兩家企業一起開發了“試考”這種風險預判方式。制作一個與葉片1:1大小的76米長的葉片模型,由運輸車裝載這個“假葉片”提前跑完一遍800公里全長的運輸線路,在所有的關鍵點位進行提前測試,規避了許多智能模擬的死角,得益于專業的測試和調整,葉片順利到達現場。中巴企業雖然國別不同,但是在對本職上近乎“執念”的嚴謹卻沒有國界,而這份嚴謹,則是LDB項目順利交付的唯一秘訣。產品順利到場后,金風又遇到了一位重要的合作伙伴,來自巴西的I.V.。I.V.主要負責LDB項目的吊裝工作,但卻是“臨危受命”。計劃原定的吊裝承包商其實是另外一家,但是在簽約大概一個月以后,原定吊裝承包商臨時通知沒有辦法參與這個項目,鑒于合同并沒有綁定。如果吊車不能入場,項目只能停止進行,金風巴西團隊只得發起臨時招標,重新選定吊裝承包商。最終I.V.成功中標,并且做出快速反應,但由于吊車當時正在進行中的項目延期完工,吊車未能在原定日期六月二十號入場。這個突發情況對于風電場爭分奪秒的建設進程來說,無疑是致命的。為了把損失降到最低開發商中廣核方面、金風方面、I.V.方面均投入項目的溝通和統籌,以小時為單位對項目的執行進行管理,保證了建設效率,實現在承諾的交付時間內成功交付。零意外的交付背后,除了專業的測試、科學的統籌協調,更多的是多家企業間相互理解,加強溝通。挑戰帶來的是更多機遇,在深度交流合作中,企業的收獲要遠遠大于一個項目的落實,更為寶貴的經驗的積累。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除了勇敢,還要堅毅。

在整個項目的進行過程中,金風組織了專業的管理團隊和法律團隊,建立了專業對接巴西項目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在尊重其他國家當地的法律法規、文化風俗、歷史背景的基礎上,謀求共同的發展。在共建中促進交流,在交流中深入學習,在學習中共求發展,在發展中實現共贏,這是金風的出海之路,是無數中國企業所共同追求的發展之路,也是我國多年以來致力于承擔的大國責任,更是我們的亙古千年的待客之道。
風電“后場賽”的美好展望
我國風電起步時間較晚,但經過數十年的快速發展,已經逐步實現了國產化,尤其在2020年到2021年兩年間,風電市場實現了進一步的跨越。據據電網調度快報,截至2021年11月14日我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突破3億千瓦大關,是2020年底歐盟風電總裝機的1.4倍、是美國的2.6倍,已連續12年穩居全球第一。目前,風電占全國電源總裝機比例約13%、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例約7.5%。此外,我國已成功研制可適應多種應用環境的大兆瓦級風電整機,成功實現關鍵核心大部件的本土化生產,我國風電機組產量已占據全球三分之二以上市場份額。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統計數據,我國是全球累計裝機容量國別排名前五位,此外在全球前15強整機商中有十家企業來自中國,其中金風科技,遠景能源和明陽智能分別排名全球第二,第四和第六。在2020年度全球前15名風電運營商中,有八家企業來自中國,國能投集團位居全球最大的風電資產所有者。
據風電觀察統計整理全國13家整機商2021年度新發布的44款機型中,中國海裝H236-16MW海上機型單機容量達16MW風輪直徑達256米,而金風GWH242-12MW海上機型單機容量達12MW風輪直徑達242米,并全方面迭代海上風電機組的智能化水平。陸上風電方面,明陽智能MySE7.XMW機型、中車風電7.xMWD195機型、聯合動力UP7000-195機型單機容量均達7.xMW。同年成功下線的東方電氣自主研制B1030A型風電葉片長度突破103米,是目前我國已下線的最長風電葉片,而金風在202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發布的柔塔和鋼混塔體量成功突破185米的高度。我國的風電整機一直致力于扛更強的沙、迎更大的風、去更遠的海,無論是碧海藍天的鹽城港,還是蔚然大觀的河西走廊,風電人的浪漫永遠在風里,腳永遠在路上。如今,我國風電產業發展水平足以支持我們的中國企業率大國重器走出國門,走向海外,與世界企業和更多高精尖產品同臺論劍。2021所見證的不僅僅是一個行業現象,更是中國風電產業承載著長期以來的砥礪前行,終于進入后場賽時代。
無論是砥志鉆研風能技術,還是堅定出海,我們的目標從不是一家獨大,而是四海升平。所向往的不過是長存于所有風電人心中的一個最簡單的心愿,希望蘊藏在每一寸春風中的寶藏都能被捕捉,希望普天之下的白云都能清澈高遠。中國的企業從不愿為世界市場的對手,只求做一名樸實無華的參與者、探索者、貢獻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中國產品在路上、中國企業在路上、中國力量也始終行走在路上。惟愿歲月不負赤子之心,他朝畢竟不世之功!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要求
日前,聯合國發布環境報告,主要作者主要作者羅伯特·沃森爵士在報告中指出,我們的生態系統正在面對三大問題:氣候破壞、生物多樣性遭破壞、污染問題。嚴重的環境問題為人類敲響警鐘,發展低碳經濟以及提高對能源的利用效率這兩大事業迫在眉睫。我國資源長期以來具有“富煤、貧油、少氣”的特征,這一特征促使煤炭在我國一次性能源生產和消費中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煤炭消費量最大的國家。時至今日國內的很多企業和工廠生產方式仍舊比較粗曠,能源利用效率較低,這不僅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傷害,同時也是對自然資源的浪費。由此可見,增加能源利用效率、調動清潔能源的開發及使用、排放氣體資源化利用是擺在我們面前不可忽視的時代課題。但經過多年的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我國的新能源產業已經初具規模,清潔能源的有效利用也為“雙碳”目標的實現助力顯著。據CWEA統計數據,2021年我們成功突破全國風電并網裝機突破3億千瓦大關,新能源年發電量也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在低碳能源的有效利用上,中國“智造”值得信賴。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我國重要的方針理論。2015年,總書記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就包含了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生態文明之間關聯的闡述。同年11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他深入剖析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給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帶來的啟示,指出:“面對全球性挑戰,各國應該加強對話,交流學習最佳實踐,取長補短,在相互借鑒中實現共同發展,惠及全體人民。同時,要倡導和而不同,允許各國尋找最適合本國國情的應對之策。” 在我國貫徹落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道路上,國際間低碳事業的協同合作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長期致力于友好幫助世界上其他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在清潔能源開發利用這一世界課題上,更是與其他國家積極合作,一道探索發展之策,充分展現了大國擔當。
“兄弟”同心,利可斷金
2021年金風集團在巴西Lagoa do Barro Expansion 82MW項目可以稱得上是年度風電出海的大事記。該項目是金風科技攜手中廣核巴西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南美洲的首次合作,也是金風科技步入巴西市場的首個整機供貨項目,總裝機82MW,共投建18臺金風GW155-4.6MW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LDB項目于2020年9月份在巴西簽約,2021年3月發貨,同年11月25日順利竣工,創造了南美洲同類型風機最優工期。對此,金風科技南美區域總經理梁軒表示,LDB項目的高效交付并不只是單個企業的成績,更是多方“兄弟企業”精誠合作的共同成果。得益于合作企業之間的相互信任、深度交流、通力協作,團隊快速應對了一個又一個突發情況,巧妙解決了一重又一重技術關卡,在疫情、大風季、吊車未能及時入場的多重壓力下實現了LDB項目的提前交付。

中材葉片與金風可以說是老朋友了,雙方的合作歷史可以追溯十年之久,但是在巴西市場,雙方都是如假包換的“新手小白”。在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欣的講述中,他曾用了這樣一個詞:摸著石頭過河。出海對于國內企業而言,是一次不忍錯過的機會,同時也是危機四伏的挑戰。LDB項目投用了共計18套中材科技GM76產品,為了按期保質完成交付,廠商所做的質量數據超過千個,關鍵的技術把控點達到幾十項之多。不僅要滿足巴西項目所需的諸多特殊工藝要求和標準,同時為了保證效率十幾套模具幾乎同時生產,為此中材葉片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和規劃,并在中材葉片總經理的親自帶領下,組建了一支專業團隊,全方位確保項目的落實。與此同時,為了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并提高對突發情況的快速反應能力,金風團隊派專員進行入廠監造。得益于雙方多年合作的配合和信任,兩個“新手”企業成功地實現了“高分錄取”,從原材料的入廠到葉片的保質出廠,歷時不到四個月。兩家企業所追求的不僅僅是精良的設計,更是精密的落實,所實現的不是99.9%的完成,而是100%的完美,所共同希冀的更不是獨自燦爛,而是彼此成就。中材葉片的完美過關,只是金風整機之旅的剛剛開始。由于全球鋼鐵價格的上漲和疫情等因素的影響,運輸成本上漲三倍以上,由于鋼鐵價格上漲,集裝箱制造成本大幅提高,同時為了滿足國際上對于疫情管控的要求,集裝箱基本上可以說是“有去無回”。在這樣的條件下,金風集團與中遠海運前期所商議的價格要明顯低于2021年度的市場普遍價格。但是為了保證項目的按時交付,節約運輸時間,中遠海運決定按照前期商議運輸價格回款,并做到按照前期所商議的款項一一落實,按時發貨,按時到港,保質保量,大大減少了時間成本,給予LDB項目的順利交付很大的支持。病毒無情,但人有情,中國企業也有情,最真不過一份誠信,最重不過一腔情義。
從整機入港開始,新征程正式開始,少了老朋友們的支持,終歸會有一些獨在異鄉的孤單。目的國內陸運輸段相對于國內運輸環境來說,要更為陌生和復雜,無論是陌生地形的高低起伏還是道路轉彎,甚至于一個電線桿或一個視牌這種微小的障礙,都可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整個運輸過程必須要做到百密而無一疏。幸運的是,金風遇到了非常專業的巴西運輸團隊,兩家企業一起開發了“試考”這種風險預判方式。制作一個與葉片1:1大小的76米長的葉片模型,由運輸車裝載這個“假葉片”提前跑完一遍800公里全長的運輸線路,在所有的關鍵點位進行提前測試,規避了許多智能模擬的死角,得益于專業的測試和調整,葉片順利到達現場。中巴企業雖然國別不同,但是在對本職上近乎“執念”的嚴謹卻沒有國界,而這份嚴謹,則是LDB項目順利交付的唯一秘訣。產品順利到場后,金風又遇到了一位重要的合作伙伴,來自巴西的I.V.。I.V.主要負責LDB項目的吊裝工作,但卻是“臨危受命”。計劃原定的吊裝承包商其實是另外一家,但是在簽約大概一個月以后,原定吊裝承包商臨時通知沒有辦法參與這個項目,鑒于合同并沒有綁定。如果吊車不能入場,項目只能停止進行,金風巴西團隊只得發起臨時招標,重新選定吊裝承包商。最終I.V.成功中標,并且做出快速反應,但由于吊車當時正在進行中的項目延期完工,吊車未能在原定日期六月二十號入場。這個突發情況對于風電場爭分奪秒的建設進程來說,無疑是致命的。為了把損失降到最低開發商中廣核方面、金風方面、I.V.方面均投入項目的溝通和統籌,以小時為單位對項目的執行進行管理,保證了建設效率,實現在承諾的交付時間內成功交付。零意外的交付背后,除了專業的測試、科學的統籌協調,更多的是多家企業間相互理解,加強溝通。挑戰帶來的是更多機遇,在深度交流合作中,企業的收獲要遠遠大于一個項目的落實,更為寶貴的經驗的積累。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除了勇敢,還要堅毅。

在整個項目的進行過程中,金風組織了專業的管理團隊和法律團隊,建立了專業對接巴西項目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在尊重其他國家當地的法律法規、文化風俗、歷史背景的基礎上,謀求共同的發展。在共建中促進交流,在交流中深入學習,在學習中共求發展,在發展中實現共贏,這是金風的出海之路,是無數中國企業所共同追求的發展之路,也是我國多年以來致力于承擔的大國責任,更是我們的亙古千年的待客之道。
風電“后場賽”的美好展望
我國風電起步時間較晚,但經過數十年的快速發展,已經逐步實現了國產化,尤其在2020年到2021年兩年間,風電市場實現了進一步的跨越。據據電網調度快報,截至2021年11月14日我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突破3億千瓦大關,是2020年底歐盟風電總裝機的1.4倍、是美國的2.6倍,已連續12年穩居全球第一。目前,風電占全國電源總裝機比例約13%、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例約7.5%。此外,我國已成功研制可適應多種應用環境的大兆瓦級風電整機,成功實現關鍵核心大部件的本土化生產,我國風電機組產量已占據全球三分之二以上市場份額。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統計數據,我國是全球累計裝機容量國別排名前五位,此外在全球前15強整機商中有十家企業來自中國,其中金風科技,遠景能源和明陽智能分別排名全球第二,第四和第六。在2020年度全球前15名風電運營商中,有八家企業來自中國,國能投集團位居全球最大的風電資產所有者。
據風電觀察統計整理全國13家整機商2021年度新發布的44款機型中,中國海裝H236-16MW海上機型單機容量達16MW風輪直徑達256米,而金風GWH242-12MW海上機型單機容量達12MW風輪直徑達242米,并全方面迭代海上風電機組的智能化水平。陸上風電方面,明陽智能MySE7.XMW機型、中車風電7.xMWD195機型、聯合動力UP7000-195機型單機容量均達7.xMW。同年成功下線的東方電氣自主研制B1030A型風電葉片長度突破103米,是目前我國已下線的最長風電葉片,而金風在202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發布的柔塔和鋼混塔體量成功突破185米的高度。我國的風電整機一直致力于扛更強的沙、迎更大的風、去更遠的海,無論是碧海藍天的鹽城港,還是蔚然大觀的河西走廊,風電人的浪漫永遠在風里,腳永遠在路上。如今,我國風電產業發展水平足以支持我們的中國企業率大國重器走出國門,走向海外,與世界企業和更多高精尖產品同臺論劍。2021所見證的不僅僅是一個行業現象,更是中國風電產業承載著長期以來的砥礪前行,終于進入后場賽時代。
無論是砥志鉆研風能技術,還是堅定出海,我們的目標從不是一家獨大,而是四海升平。所向往的不過是長存于所有風電人心中的一個最簡單的心愿,希望蘊藏在每一寸春風中的寶藏都能被捕捉,希望普天之下的白云都能清澈高遠。中國的企業從不愿為世界市場的對手,只求做一名樸實無華的參與者、探索者、貢獻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中國產品在路上、中國企業在路上、中國力量也始終行走在路上。惟愿歲月不負赤子之心,他朝畢竟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