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今天下午,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1年會企業峰會在北京舉行。在第三單元以“中高端產業鏈的國際合作”為主題的討論中,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瞿曉鏵表示,2004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生產占全球1%。2010年,產量已經超過50%。現在在中國95%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商都是用于出口的,都是幫助世界減少成本。
以下為發言全文實錄:
非常感謝主席先生。首先,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個故事。我出生于中國,畢業于清華大學,然后去了加拿大,然后完成了材料科學的學位,在1996年的時候,當時我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加拿大當時引進了一種最新的技術,我很幸運的成為了其中一員,以一位科學家來生產、研發這種技術。我們有一個小的資金來源,來自于一個基金機構,我們可以通過這個來使用太陽能技術,來幫助中國農村地區。我們也去了一些小的農村地區,包括西藏的一些小的農村地區。
我有機會看到了一些小的太陽能電池板,還有一些小的太陽能電池控制器。這些控制器和電池板很小,可以發很小的電量。但是我想講一下,這么小的一個設備就可以改變當地村民的命運,別看這個太陽能的電池板或者是控制器很小,如果我們把它規模擴大化使用的話,我們就可以改變村民的命運。所以,我的意思是說,太陽能現在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能源來源了。
我們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來研發我們自己的太陽能電池板。9年的時間,我們去了很多頂級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商。我們這個公司現在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銷售額也是不斷的擴大。
再回到2004年,太陽能電池生產,中國只占全球的1%,但是去年已經超過50%了。為什么中國的太陽能發展得這么快?很簡單,第一,中國在過去20年里面已經累計了很多的生產關鍵技術和元素,中國已經有一個強大的生態系統在電子方面、在機械方面,在EMS方面,所有這些系統我們都已經具備了,你生產太陽能的各種技術都已經具備了。第二,我們來自中國金融機構的支持,我們有錢來做這個事情。第三,中國的企業家他們有一個非常強大的驅動因素,要成為第一名,有時候他們甚至想成為世界第一,想不斷的擴張,這些都是中國在過去幾年發展很快的原因。
未來,中國的太陽能行業也將會走向世界。現在在中國95%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商都是用于出口的,都是幫助世界減少成本。我覺得過去五年里面,全球其他國家的太陽能電池板下降了60%,有些國家的太陽能已經作為零售進行出售了。然而,太陽能還是不斷增長的,比如說在德國,德國是一個最大的太陽能市場,2010年年底的時候,德國將會安裝3G瓦的太陽能發電設施,頂峰時的發電能力可以達到65G瓦。而且我們這種政府的補貼每度電是20歐分,這樣的話,也可以吸引一部分中國的生產廠商去那里。
另外一個部分是這種國際間的合作,從某種意義上說,即使有這樣快的發展,光伏的這個行業,我們仍然看到在國際貿易方面摩擦并不多,為什么呢?因為我想,在光伏方面主要國家已經占據了這個行業的重要部分,比如說德國,中國出口很多光伏產品到德國去。但是去年SCIA,就是美國負責光伏行業的機構,它認為美國是光伏產業的一個凈出口國,因為他們在高端的多晶體方面是非常有優勢的。德國有它的優勢,當然我們對德國出口很多的光伏產品,事實上,中國所有的光伏產品又運用德國的技術或者德國的組件,這就使得這個行業能夠相互互補,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這個行業看到的摩擦并不多。
中國的光伏行業也面臨著很多的挑戰,其中一個挑戰就是沒有一個相關的國家政策。要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是這些挑戰的話有兩個方案,首先是在中國,我希望呼吁政府能夠落實一個光伏產業的政策,來進一步的研究和適用本地化的光伏網絡、電網,通過直流電的應用以及直流電的儲存問題解決方案。中國我也希望進一步加大這方面的投資,成為光伏產業以及包括光伏發電這些設備的一個主要應用商。換句話說,當中國考慮到要走出去的時候,我想不光要去買別的國家的礦產資源,還應該在其他國家的光伏產業鏈進行更多的投資,實現產業的可再生發展。謝謝!
以下為發言全文實錄:
非常感謝主席先生。首先,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個故事。我出生于中國,畢業于清華大學,然后去了加拿大,然后完成了材料科學的學位,在1996年的時候,當時我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加拿大當時引進了一種最新的技術,我很幸運的成為了其中一員,以一位科學家來生產、研發這種技術。我們有一個小的資金來源,來自于一個基金機構,我們可以通過這個來使用太陽能技術,來幫助中國農村地區。我們也去了一些小的農村地區,包括西藏的一些小的農村地區。
我有機會看到了一些小的太陽能電池板,還有一些小的太陽能電池控制器。這些控制器和電池板很小,可以發很小的電量。但是我想講一下,這么小的一個設備就可以改變當地村民的命運,別看這個太陽能的電池板或者是控制器很小,如果我們把它規模擴大化使用的話,我們就可以改變村民的命運。所以,我的意思是說,太陽能現在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能源來源了。
我們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來研發我們自己的太陽能電池板。9年的時間,我們去了很多頂級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商。我們這個公司現在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銷售額也是不斷的擴大。
再回到2004年,太陽能電池生產,中國只占全球的1%,但是去年已經超過50%了。為什么中國的太陽能發展得這么快?很簡單,第一,中國在過去20年里面已經累計了很多的生產關鍵技術和元素,中國已經有一個強大的生態系統在電子方面、在機械方面,在EMS方面,所有這些系統我們都已經具備了,你生產太陽能的各種技術都已經具備了。第二,我們來自中國金融機構的支持,我們有錢來做這個事情。第三,中國的企業家他們有一個非常強大的驅動因素,要成為第一名,有時候他們甚至想成為世界第一,想不斷的擴張,這些都是中國在過去幾年發展很快的原因。
未來,中國的太陽能行業也將會走向世界。現在在中國95%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商都是用于出口的,都是幫助世界減少成本。我覺得過去五年里面,全球其他國家的太陽能電池板下降了60%,有些國家的太陽能已經作為零售進行出售了。然而,太陽能還是不斷增長的,比如說在德國,德國是一個最大的太陽能市場,2010年年底的時候,德國將會安裝3G瓦的太陽能發電設施,頂峰時的發電能力可以達到65G瓦。而且我們這種政府的補貼每度電是20歐分,這樣的話,也可以吸引一部分中國的生產廠商去那里。
另外一個部分是這種國際間的合作,從某種意義上說,即使有這樣快的發展,光伏的這個行業,我們仍然看到在國際貿易方面摩擦并不多,為什么呢?因為我想,在光伏方面主要國家已經占據了這個行業的重要部分,比如說德國,中國出口很多光伏產品到德國去。但是去年SCIA,就是美國負責光伏行業的機構,它認為美國是光伏產業的一個凈出口國,因為他們在高端的多晶體方面是非常有優勢的。德國有它的優勢,當然我們對德國出口很多的光伏產品,事實上,中國所有的光伏產品又運用德國的技術或者德國的組件,這就使得這個行業能夠相互互補,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這個行業看到的摩擦并不多。
中國的光伏行業也面臨著很多的挑戰,其中一個挑戰就是沒有一個相關的國家政策。要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是這些挑戰的話有兩個方案,首先是在中國,我希望呼吁政府能夠落實一個光伏產業的政策,來進一步的研究和適用本地化的光伏網絡、電網,通過直流電的應用以及直流電的儲存問題解決方案。中國我也希望進一步加大這方面的投資,成為光伏產業以及包括光伏發電這些設備的一個主要應用商。換句話說,當中國考慮到要走出去的時候,我想不光要去買別的國家的礦產資源,還應該在其他國家的光伏產業鏈進行更多的投資,實現產業的可再生發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