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2021年央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了2021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
彭華崗表示,在全面打響能源電力保供攻堅戰,全力維護供電供暖安全,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方面,中央企業取得了積極成效。
中央煤炭企業產量創歷史新高。到2021年年底,中央企業有42個煤礦列入應急保供名單,預計核增產能9410萬噸/年。2021年四季度,煤炭日均產能達到了295萬噸,比2021年前三季度增長17%以上。2021年中央企業煤炭企業產量首次突破了10億噸大關。
此外,中央發電企業發電出力水平也超過了2020年同期水平。截至2021年年底,中央發電企業電煤庫存量達到9569萬噸,同比增長29.2%,電煤庫存可用天數達到20.1天,同比增加5.1天。
彭華崗指出,2021年中央發電企業發電量達到了4.9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2%,占全國發電量的比重是64.6%,高于裝機規模占比2.5個百分點。中央電網企業有力保障有序用電持續清零。2021年9月底以來,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充分發揮大電網資源配置優勢,累計組織跨區跨省支援732次、電量53億千瓦時。
面對當前國際環境和全球能源格局體系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我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彭華崗表示,國資委將堅定不移地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工作,有效發揮能源供應“穩定器”“壓艙石”作用,為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貢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具體而言,中央煤炭企業將進一步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一方面聚焦拓展增量,提升優質煤炭資源的集中度和掌控力度;另一方面,聚焦優化存量,深挖自身增產潛力,科學制定生產計劃,完善應急保供預案,加快釋放優質煤炭產能,全力保障煤炭安全穩定供應。同時,繼續發揮大型企業穩定市場的表率作用,嚴格執行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積極引導市場價格回歸合理區間,促進煤炭市場平穩運行和行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彭華崗指出,中央發電企業將加大清潔能源建設投入力度,提高中央企業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同時繼續發揮煤電機組發電主力軍作用,合理規劃新增煤電裝機規模,加大現有煤電機組的高效清潔改造,提高煤電機組的安全環保水平。加大煤炭儲備基地建設,加大儲煤力度,保障電煤庫存在合理水平。
彭華崗同時指出,中央石油石化企業將持續提升國產天然氣產量,加強關鍵技術創新,加大頁巖氣田投資開發力度,多元化天然氣進口來源,有效彌補供需缺口。加速提高天然氣儲存能力,提前布局儲氣庫規劃,加強儲氣庫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完善天然氣產業鏈,保障天然氣供應安全。
彭華崗介紹,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以來,國資央企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納入到國資央企發展全局,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統籌謀劃。在中央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當中,突出了綠色低碳發展,指導中央企業科學論證、實事求是地制定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包括我們出臺這個意見是總體的統籌謀劃。
二是大力推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組織開展了中央企業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路徑研究,鼓勵支持中央企業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加強低碳零碳負碳的重大科技攻關。
三是加強“兩高”項目的管控力度。全面梳理“兩高”項目情況,堅決退出不符合國家有關政策要求的項目。
四是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碳排放管理體系,積極參與全國碳交易。
五是持續強化宣傳教育引導。精心組織全國節能宣傳周和低碳日活動,開展國資央企節能低碳主題視頻展覽、節能減碳知識科普、培訓等系列活動,讓綠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此外,彭華崗表示,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成果,充分發揮了中央企業在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中的突出作用。例如深海一號大氣田投運,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華龍一號商業運行,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即將并網發電等。
在助力冬奧開展工作方面,彭華崗介紹,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全力保障冬奧場館建設運營油氣供應和新型加氫站建設,為冬奧會提供專業、優質、清潔、可靠的油氣產品服務。國家電網建設完成了冬奧電力運行保障指揮中心,將賽區的供電可靠性提高到99.999%,這是歷屆冬奧會最高標準,并在奧運會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全部場館100%綠色供電。
此外,彭華崗還表示,今年將把落實《關于新時代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意見》有關要求和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結合起來,以市場化為原則,依法合規、積極穩妥指導央企做好重組工作。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深化對相關行業、企業的系統性研究,圍繞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同質化競爭嚴重、創新資源分散的行業和領域,統籌規劃重組整合的總體目標方向和重點任務,有計劃、有步驟、有節奏地穩步推進,將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走深走實。
扎實推進中央企業重組組建和專業化整合。在戰略重組方面,聚焦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驅動發展、建設制造強國等國家戰略,按照“成熟一戶、推進一戶”的原則,穩步推進鋼鐵等領域的重組整合,在相關領域適時研究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在專業化整合方面,國資委將以業務做強做精為目標,以優勢企業為主體,積極推動糧食儲備加工、港口碼頭等領域的專業化整合,切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彭華崗表示,在全面打響能源電力保供攻堅戰,全力維護供電供暖安全,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方面,中央企業取得了積極成效。
中央煤炭企業產量創歷史新高。到2021年年底,中央企業有42個煤礦列入應急保供名單,預計核增產能9410萬噸/年。2021年四季度,煤炭日均產能達到了295萬噸,比2021年前三季度增長17%以上。2021年中央企業煤炭企業產量首次突破了10億噸大關。
此外,中央發電企業發電出力水平也超過了2020年同期水平。截至2021年年底,中央發電企業電煤庫存量達到9569萬噸,同比增長29.2%,電煤庫存可用天數達到20.1天,同比增加5.1天。
彭華崗指出,2021年中央發電企業發電量達到了4.9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2%,占全國發電量的比重是64.6%,高于裝機規模占比2.5個百分點。中央電網企業有力保障有序用電持續清零。2021年9月底以來,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充分發揮大電網資源配置優勢,累計組織跨區跨省支援732次、電量53億千瓦時。
面對當前國際環境和全球能源格局體系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我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彭華崗表示,國資委將堅定不移地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工作,有效發揮能源供應“穩定器”“壓艙石”作用,為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貢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具體而言,中央煤炭企業將進一步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一方面聚焦拓展增量,提升優質煤炭資源的集中度和掌控力度;另一方面,聚焦優化存量,深挖自身增產潛力,科學制定生產計劃,完善應急保供預案,加快釋放優質煤炭產能,全力保障煤炭安全穩定供應。同時,繼續發揮大型企業穩定市場的表率作用,嚴格執行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積極引導市場價格回歸合理區間,促進煤炭市場平穩運行和行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彭華崗指出,中央發電企業將加大清潔能源建設投入力度,提高中央企業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同時繼續發揮煤電機組發電主力軍作用,合理規劃新增煤電裝機規模,加大現有煤電機組的高效清潔改造,提高煤電機組的安全環保水平。加大煤炭儲備基地建設,加大儲煤力度,保障電煤庫存在合理水平。
彭華崗同時指出,中央石油石化企業將持續提升國產天然氣產量,加強關鍵技術創新,加大頁巖氣田投資開發力度,多元化天然氣進口來源,有效彌補供需缺口。加速提高天然氣儲存能力,提前布局儲氣庫規劃,加強儲氣庫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完善天然氣產業鏈,保障天然氣供應安全。
彭華崗介紹,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以來,國資央企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納入到國資央企發展全局,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統籌謀劃。在中央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當中,突出了綠色低碳發展,指導中央企業科學論證、實事求是地制定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包括我們出臺這個意見是總體的統籌謀劃。
二是大力推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組織開展了中央企業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路徑研究,鼓勵支持中央企業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加強低碳零碳負碳的重大科技攻關。
三是加強“兩高”項目的管控力度。全面梳理“兩高”項目情況,堅決退出不符合國家有關政策要求的項目。
四是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碳排放管理體系,積極參與全國碳交易。
五是持續強化宣傳教育引導。精心組織全國節能宣傳周和低碳日活動,開展國資央企節能低碳主題視頻展覽、節能減碳知識科普、培訓等系列活動,讓綠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此外,彭華崗表示,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成果,充分發揮了中央企業在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中的突出作用。例如深海一號大氣田投運,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華龍一號商業運行,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即將并網發電等。
在助力冬奧開展工作方面,彭華崗介紹,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全力保障冬奧場館建設運營油氣供應和新型加氫站建設,為冬奧會提供專業、優質、清潔、可靠的油氣產品服務。國家電網建設完成了冬奧電力運行保障指揮中心,將賽區的供電可靠性提高到99.999%,這是歷屆冬奧會最高標準,并在奧運會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全部場館100%綠色供電。
此外,彭華崗還表示,今年將把落實《關于新時代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意見》有關要求和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結合起來,以市場化為原則,依法合規、積極穩妥指導央企做好重組工作。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深化對相關行業、企業的系統性研究,圍繞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同質化競爭嚴重、創新資源分散的行業和領域,統籌規劃重組整合的總體目標方向和重點任務,有計劃、有步驟、有節奏地穩步推進,將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走深走實。
扎實推進中央企業重組組建和專業化整合。在戰略重組方面,聚焦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驅動發展、建設制造強國等國家戰略,按照“成熟一戶、推進一戶”的原則,穩步推進鋼鐵等領域的重組整合,在相關領域適時研究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在專業化整合方面,國資委將以業務做強做精為目標,以優勢企業為主體,積極推動糧食儲備加工、港口碼頭等領域的專業化整合,切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