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近日公布一項國家戰略計劃,旨在提高國家氫能戰略的實施。其中表示:盡管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會有減碳需求,但是基于化石天然氣的混合氫氣——藍氫或許不會列在補貼計劃之中。
圖片
簡而言之,德國政府正在試圖限制藍氫的發展。清潔氫被視為鋼鐵和化工等行業脫碳的一個“靈藥”,這些行業無法完全電氣化,需要高能量燃料為其工業過程產生高溫熱。
歐盟委員會表示,它將在實現歐盟氣候目標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稱到2050年,清潔氫可以滿足24%的全球能源需求。
德國副校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柏林表示:“我們需要大規模增加氫的用量。”他補充說,單是鋼鐵行業就需要比目前所有行業計劃的五倍以上的氫氣。
Habeck解釋說,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作為即將到來的“復活節一攬子”立法的一部分,德國將在2030年將其氫電解器產能翻倍,從5GW增至10GW。
Habeck希望通過快速實施價值80億歐元的氫“歐洲共同利益的重要項目”(IPCEI)來加速生產,建立額外的補貼計劃,并為公司提供“碳差異合同”來降低投資風險。法律框架也將進行調整,以最大限度地生產、運輸和使用所謂的綠色氫。綠色氫是指利用可再生電力將水分子分解成氧氣和氫氣。
“我們也致力于在歐洲層面上做到這一點”根據哈貝克的氣候保護開放平衡,將建立認證體系作為歐盟立法的一個方面,德國政府將支持綠氫能源。
藍氫的前景
然而,Habeck的國務卿兼得力助手Patrick Graichen表示,德國不會為所謂的“藍氫”提供補貼。藍氫是通過使用化石天然氣生產,并通過碳捕獲技術(CCS)隔離由此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對于藍氫的支持者來說,德國的計劃讓人難以接受。油氣行業代表強烈支持藍色氫燃料,甚至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也表示,在向完全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氫燃料經濟過渡的過程中,藍氫是必要的。
根據該行業贊助的一份2021年報告,到2050年,基于天然氣的氫氣生產可以為歐洲節省2萬億歐元,因為它可以基于現有的天然氣基礎設施。
此外,藍氫可以緩解氫氣生產不足時的一系列問題,氫能雖然會被大規模利用,但是不同形式的氫氣也可以嘗試被接受。
在實現100%綠色氫燃料的道路上,德國工業協會BDI主席Sigfried Russwurm表示:“我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即這些數量的綠色氫燃料既不現實,也無法在今天獲得,而且在未來幾年,市場增長將會緩慢。”
藍色氫的問題
但是,盡管有很多支持者,藍氫仍有很現實的問題:化石氣體是其創造過程中的關鍵材料,這個過程將會帶來碳排放。
主要從俄羅斯等國家進口的天然氣往往會從管道泄漏,這對氣候造成嚴重影響,因為甲烷是一種強有力的溫室氣體。
最明顯的問題來自于歐洲能源危機,夏季過后,天然氣價格創下歷史新高。由于藍色氫依賴天然氣,價格的急劇上漲表明,藍色氫暴露于市場波動的后果。
此外,德國許多分析師和研究人員對藍氫的價格以及CCS技術表示懷疑。“即使使用CCS技術,以天然氣或煤炭為基礎的制氫系統也會產生大量的排放,而且CCS技術的成本比通常認為的要高”1月份發表在《應用能源》(Applied Energy)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寫道。
圖片
簡而言之,德國政府正在試圖限制藍氫的發展。清潔氫被視為鋼鐵和化工等行業脫碳的一個“靈藥”,這些行業無法完全電氣化,需要高能量燃料為其工業過程產生高溫熱。
歐盟委員會表示,它將在實現歐盟氣候目標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稱到2050年,清潔氫可以滿足24%的全球能源需求。
德國副校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柏林表示:“我們需要大規模增加氫的用量。”他補充說,單是鋼鐵行業就需要比目前所有行業計劃的五倍以上的氫氣。
Habeck解釋說,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作為即將到來的“復活節一攬子”立法的一部分,德國將在2030年將其氫電解器產能翻倍,從5GW增至10GW。
Habeck希望通過快速實施價值80億歐元的氫“歐洲共同利益的重要項目”(IPCEI)來加速生產,建立額外的補貼計劃,并為公司提供“碳差異合同”來降低投資風險。法律框架也將進行調整,以最大限度地生產、運輸和使用所謂的綠色氫。綠色氫是指利用可再生電力將水分子分解成氧氣和氫氣。
“我們也致力于在歐洲層面上做到這一點”根據哈貝克的氣候保護開放平衡,將建立認證體系作為歐盟立法的一個方面,德國政府將支持綠氫能源。
藍氫的前景
然而,Habeck的國務卿兼得力助手Patrick Graichen表示,德國不會為所謂的“藍氫”提供補貼。藍氫是通過使用化石天然氣生產,并通過碳捕獲技術(CCS)隔離由此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對于藍氫的支持者來說,德國的計劃讓人難以接受。油氣行業代表強烈支持藍色氫燃料,甚至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也表示,在向完全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氫燃料經濟過渡的過程中,藍氫是必要的。
根據該行業贊助的一份2021年報告,到2050年,基于天然氣的氫氣生產可以為歐洲節省2萬億歐元,因為它可以基于現有的天然氣基礎設施。
此外,藍氫可以緩解氫氣生產不足時的一系列問題,氫能雖然會被大規模利用,但是不同形式的氫氣也可以嘗試被接受。
在實現100%綠色氫燃料的道路上,德國工業協會BDI主席Sigfried Russwurm表示:“我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即這些數量的綠色氫燃料既不現實,也無法在今天獲得,而且在未來幾年,市場增長將會緩慢。”
藍色氫的問題
但是,盡管有很多支持者,藍氫仍有很現實的問題:化石氣體是其創造過程中的關鍵材料,這個過程將會帶來碳排放。
主要從俄羅斯等國家進口的天然氣往往會從管道泄漏,這對氣候造成嚴重影響,因為甲烷是一種強有力的溫室氣體。
最明顯的問題來自于歐洲能源危機,夏季過后,天然氣價格創下歷史新高。由于藍色氫依賴天然氣,價格的急劇上漲表明,藍色氫暴露于市場波動的后果。
此外,德國許多分析師和研究人員對藍氫的價格以及CCS技術表示懷疑。“即使使用CCS技術,以天然氣或煤炭為基礎的制氫系統也會產生大量的排放,而且CCS技術的成本比通常認為的要高”1月份發表在《應用能源》(Applied Energy)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