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組件企業由于供應鏈原因波動到全年出貨與利潤時,資本的風口持續轉向了逆變器與儲能概念股。7月30日,固德威、上能電氣、陽光電源、錦浪科技、林洋能源、正泰電器、德業股份漲幅均超過10%。
同時,盤中逆變器公司市值屢創新高,其中陽光電源突破2600億、正泰900億、錦浪800億、固德威500億,再創新紀錄。
事實上,今年以來,逆變器相關企業市值持續飆升,以固德威為例,這家成立于2010年的逆變器公司,在上市不足一年的時間內,企業市值暴漲至500億元;位列同一梯隊的錦浪科技更是突破800億元,有望成為第二家市值超千億的逆變器企業。
早在今年年初,光伏們曾在《中國逆變器制造業即將開啟新的“黃金十年”》中分析過逆變器領域被普遍看好的原因。全球氣候轉型的大趨勢帶來的動態需求增長之外,逆變器環節還有其獨特的市場特點。
一方面與組件企業相比,中國逆變器企業仍有較大的市場增長空間,截止2019年,全球出貨量TOP 10的榜單中,仍有五家國外品牌,除了陽光電源與華為之外,其他幾家中國逆變器企業的排名則相對靠后,這意味著,對于中國逆變器企業來說,海外市場仍然大有可為。
正因如此,加之逆變器出口利潤遠高于國內,越來越多的逆變器企業深入海外布局。實際上,中國的逆變器企業中,相當一部分具有先天的海外基因,多家組串型逆變器的創始人都擁有國外工作或學歷背景,營銷模式上也更接近歐美企業,并且各自都有較為強勢的海外市場。
作為國內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也在持續深耕海外市場,據了解,經過2017-2020年三年的戰略以及營銷布局,陽光電源海外市場業績持續提升。財報數據顯示,陽光電源在全球20多個國家均有分支機構,多個國家市占率第一,部分國家地區市占率超過50%,2020年光儲事業部海外營收占比達到了80%。
另一方面,除了增量市場之外,逆變器的存量市場空間巨大。與光伏組件25年甚至更久的生命周期不同的是,作為電氣設備,逆變器的使用壽命約在10年到15年左右,這意味著,十年前建成的光伏電站已經逐步進入存量技改的時期,而逆變器將成為技改支出最為重要的部分。
除了常規的技改之外,在過去的十年間,還有數十家逆變器企業陸續宣布退出光伏逆變器業務,這些已經退出品牌留下的大量存量逆變器,也給現有的逆變器企業騰出了更多的增量空間。
除此之外,隨著光伏全面平價的到來,國內外給予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成長空間讓行業更有動力思考光儲模式的可行性。隨著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接入,光儲方案已經成為行業普遍認可的能源解決方案的主流模式。而逆變器在儲能推廣上則具有先天優勢,目前陽光電源、上能電氣、華為、錦浪、固德威、古瑞瓦特等國內主流逆變器企業均推出了相應的儲能解決方案。
而近日《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等國家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也給了國內儲能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前景。
《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儲能的市場獨立地位,儲能電站將不再是作為火電、新能源的附屬功能,而是以電力系統獨立身份參與中長期交易、現貨和輔助服務等各類電力市場,電力系統主體將更加多元,而共享儲能電站等各種業態也將不斷涌現。儲能投資商能否賺到錢,是決定儲能市場能否發展起來的最主要因素。該文件或將帶動新型儲能市場、尤其是電化學市場實現規模化、爆發式增長。
7月2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明確推行尖峰電價機制,尖峰電價在峰段電價基礎上上浮比例原則上不低于20%,利好于建立在用戶側的分布式光伏電站以及儲能推廣。
站在時代的風口上,逆變器、儲能相關業務企業正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機!
同時,盤中逆變器公司市值屢創新高,其中陽光電源突破2600億、正泰900億、錦浪800億、固德威500億,再創新紀錄。

事實上,今年以來,逆變器相關企業市值持續飆升,以固德威為例,這家成立于2010年的逆變器公司,在上市不足一年的時間內,企業市值暴漲至500億元;位列同一梯隊的錦浪科技更是突破800億元,有望成為第二家市值超千億的逆變器企業。
早在今年年初,光伏們曾在《中國逆變器制造業即將開啟新的“黃金十年”》中分析過逆變器領域被普遍看好的原因。全球氣候轉型的大趨勢帶來的動態需求增長之外,逆變器環節還有其獨特的市場特點。
一方面與組件企業相比,中國逆變器企業仍有較大的市場增長空間,截止2019年,全球出貨量TOP 10的榜單中,仍有五家國外品牌,除了陽光電源與華為之外,其他幾家中國逆變器企業的排名則相對靠后,這意味著,對于中國逆變器企業來說,海外市場仍然大有可為。
正因如此,加之逆變器出口利潤遠高于國內,越來越多的逆變器企業深入海外布局。實際上,中國的逆變器企業中,相當一部分具有先天的海外基因,多家組串型逆變器的創始人都擁有國外工作或學歷背景,營銷模式上也更接近歐美企業,并且各自都有較為強勢的海外市場。
作為國內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也在持續深耕海外市場,據了解,經過2017-2020年三年的戰略以及營銷布局,陽光電源海外市場業績持續提升。財報數據顯示,陽光電源在全球20多個國家均有分支機構,多個國家市占率第一,部分國家地區市占率超過50%,2020年光儲事業部海外營收占比達到了80%。
另一方面,除了增量市場之外,逆變器的存量市場空間巨大。與光伏組件25年甚至更久的生命周期不同的是,作為電氣設備,逆變器的使用壽命約在10年到15年左右,這意味著,十年前建成的光伏電站已經逐步進入存量技改的時期,而逆變器將成為技改支出最為重要的部分。
除了常規的技改之外,在過去的十年間,還有數十家逆變器企業陸續宣布退出光伏逆變器業務,這些已經退出品牌留下的大量存量逆變器,也給現有的逆變器企業騰出了更多的增量空間。
除此之外,隨著光伏全面平價的到來,國內外給予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成長空間讓行業更有動力思考光儲模式的可行性。隨著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接入,光儲方案已經成為行業普遍認可的能源解決方案的主流模式。而逆變器在儲能推廣上則具有先天優勢,目前陽光電源、上能電氣、華為、錦浪、固德威、古瑞瓦特等國內主流逆變器企業均推出了相應的儲能解決方案。
而近日《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等國家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也給了國內儲能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前景。
《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儲能的市場獨立地位,儲能電站將不再是作為火電、新能源的附屬功能,而是以電力系統獨立身份參與中長期交易、現貨和輔助服務等各類電力市場,電力系統主體將更加多元,而共享儲能電站等各種業態也將不斷涌現。儲能投資商能否賺到錢,是決定儲能市場能否發展起來的最主要因素。該文件或將帶動新型儲能市場、尤其是電化學市場實現規模化、爆發式增長。
7月2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明確推行尖峰電價機制,尖峰電價在峰段電價基礎上上浮比例原則上不低于20%,利好于建立在用戶側的分布式光伏電站以及儲能推廣。
站在時代的風口上,逆變器、儲能相關業務企業正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