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臨近
近日,中國體育代表團出發東京,決戰2021年東京奧運會。而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也只剩下不到200天。從最初決定由中國舉辦2022年冬奧會至今已過去6年之久,北京成為歷史上目前為止唯一一個舉辦夏冬兩季奧運會的城市。
2018年11月16日,北京冬奧會可持續性咨詢和建議委員會正式成立并舉辦首次全體會議。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表示,北京冬奧會可持續性工作,涉及落實可持續性承諾、建立可持續性管理體系、開展場館可持續性管理、實施可持續采購、推進低碳管理工作、加強宣傳推廣及講好可持續性故事等六方面,將借助冬奧會的巨大影響力,加快帶動我國綠色環保產業發展,促進群眾養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綠色、高質量發展,服務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城市和區域可持續發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2019年1月初,專家們實地走訪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多處現場,全面了解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賽區場館規劃建設、場館及周圍環境問題、環保措施實施情況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氫能交通等方面情況。
2019年5月,東奧組委積極推進新能源利用,打造低碳奧運專區,當時已有79輛氫能公交車投入運營。
2019年6月,國家電投下屬旗艦上市公司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力”)與延慶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共同推進綠色制氫、加氫項目落地,探索氫能創新技術,促進氫能裝備產業發展,并配合北京市交通委、冬奧組委開展氫能交通示范應用,共同推動綠色智慧園區和低碳示范村莊建設,著力打造新能源應用示范區。
氫車上路
今年2月26日,“相約北京”冬季體育系列測試賽圓滿收官。2022冬奧會測試賽事分別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開展。其中,交通測試部分共投入氫燃料電池客車80輛,均搭載了由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億華通”)研制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
此外,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汽福田”)承擔了“冬奧服務場景下高性能氫燃料客車研發”任務。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高性能氫燃料電池客車已經實現了關鍵零部件及核心技術100%國產。
兩大企業聯手,助力北京冬奧。根據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的預測,北京冬奧會期間,將有212輛“100%國產”氫燃料電池客車通過5座“100%綠氫”加氫站提供加氫服務,預計可實現每輛車每千米0.28升的節油效益,總節油量約9.6噸,實現每輛車每千米0.75千克的減碳效益,總碳減排量約30噸。
氫站投運
2019年11月29日,延慶小型多能互補零排功能試驗系統示范項目一期(延慶園加氫站)舉行開工儀式。此項目主要將在中關村延慶園內建設一座500公斤/天的加氫站,每日能為近33輛氫能公交提供加注服務。為2022年高山滑雪世界杯延慶站、北京冬奧會測試賽及冬奧會運營期間的氫燃料電池車輛提供保障。
今年2月7日,中國石油張家口太子城服務區加氫站50輛氫能源旅游大巴開始加注氫燃料,加出了中國石油加氫業務“第一槍”。太子城服務區加氫站位于2022年冬奧會崇禮賽區核心區域,是中國石油批復的首座加氫示范站。太子城服務區加氫站加注壓力為35兆帕,日加注能力為1000公斤,4月28日,太子城加氫站70兆帕撬裝設備首次試加注成功。
4月10日,延慶氫能產業園二期項目正式開工,規劃建設氫氣檢測實驗室和綠電電解水制氫裝置研發平臺,最大日制氫能力為2.8噸,同時具備70MPa加氫能力,可為冬奧會150輛氫燃料車的示范運營提供氣源。
4月8日,張家口崇禮區新建一座氫和氣加注綜合服務站——西灣子氫和氣加注站,這是崇禮城區首座氫和氣加注站。西灣子氫和氣加注站占地4390平方米,設有加氫機兩臺,144千克固定儲氫瓶兩個,具備35兆帕和70兆帕兩種加注能力。
根據張家口市規劃目標,計劃到2022年張家口市氫能及相關產業累計產值達到350億元,建成液氫制造基地,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并在城市公交、物流、公務用車等領域實現規模化、商業化創新發展。借助2022年冬奧會的重大機遇,在高標準、高水平舉辦好冬奧會的同時,冬奧會也將成為張家口向世界展示氫能產業發展的窗口。
(本文根據網絡信息整理)
近日,中國體育代表團出發東京,決戰2021年東京奧運會。而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也只剩下不到200天。從最初決定由中國舉辦2022年冬奧會至今已過去6年之久,北京成為歷史上目前為止唯一一個舉辦夏冬兩季奧運會的城市。
2018年11月16日,北京冬奧會可持續性咨詢和建議委員會正式成立并舉辦首次全體會議。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表示,北京冬奧會可持續性工作,涉及落實可持續性承諾、建立可持續性管理體系、開展場館可持續性管理、實施可持續采購、推進低碳管理工作、加強宣傳推廣及講好可持續性故事等六方面,將借助冬奧會的巨大影響力,加快帶動我國綠色環保產業發展,促進群眾養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綠色、高質量發展,服務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城市和區域可持續發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2019年1月初,專家們實地走訪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多處現場,全面了解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賽區場館規劃建設、場館及周圍環境問題、環保措施實施情況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氫能交通等方面情況。
2019年5月,東奧組委積極推進新能源利用,打造低碳奧運專區,當時已有79輛氫能公交車投入運營。
2019年6月,國家電投下屬旗艦上市公司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力”)與延慶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共同推進綠色制氫、加氫項目落地,探索氫能創新技術,促進氫能裝備產業發展,并配合北京市交通委、冬奧組委開展氫能交通示范應用,共同推動綠色智慧園區和低碳示范村莊建設,著力打造新能源應用示范區。
氫車上路
今年2月26日,“相約北京”冬季體育系列測試賽圓滿收官。2022冬奧會測試賽事分別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開展。其中,交通測試部分共投入氫燃料電池客車80輛,均搭載了由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億華通”)研制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

此外,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汽福田”)承擔了“冬奧服務場景下高性能氫燃料客車研發”任務。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高性能氫燃料電池客車已經實現了關鍵零部件及核心技術100%國產。

兩大企業聯手,助力北京冬奧。根據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的預測,北京冬奧會期間,將有212輛“100%國產”氫燃料電池客車通過5座“100%綠氫”加氫站提供加氫服務,預計可實現每輛車每千米0.28升的節油效益,總節油量約9.6噸,實現每輛車每千米0.75千克的減碳效益,總碳減排量約30噸。
氫站投運
2019年11月29日,延慶小型多能互補零排功能試驗系統示范項目一期(延慶園加氫站)舉行開工儀式。此項目主要將在中關村延慶園內建設一座500公斤/天的加氫站,每日能為近33輛氫能公交提供加注服務。為2022年高山滑雪世界杯延慶站、北京冬奧會測試賽及冬奧會運營期間的氫燃料電池車輛提供保障。


4月10日,延慶氫能產業園二期項目正式開工,規劃建設氫氣檢測實驗室和綠電電解水制氫裝置研發平臺,最大日制氫能力為2.8噸,同時具備70MPa加氫能力,可為冬奧會150輛氫燃料車的示范運營提供氣源。

4月8日,張家口崇禮區新建一座氫和氣加注綜合服務站——西灣子氫和氣加注站,這是崇禮城區首座氫和氣加注站。西灣子氫和氣加注站占地4390平方米,設有加氫機兩臺,144千克固定儲氫瓶兩個,具備35兆帕和70兆帕兩種加注能力。

根據張家口市規劃目標,計劃到2022年張家口市氫能及相關產業累計產值達到350億元,建成液氫制造基地,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并在城市公交、物流、公務用車等領域實現規模化、商業化創新發展。借助2022年冬奧會的重大機遇,在高標準、高水平舉辦好冬奧會的同時,冬奧會也將成為張家口向世界展示氫能產業發展的窗口。
(本文根據網絡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