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中航寶勝海洋工程電纜有限公司在揚州寶勝海纜碼頭,成功向華能大連市莊河海上風電項目交付一根220kV光電復合海纜。這是寶勝海纜在23天內連續交付的第三根220kV大長度海纜,三根海纜總長度超過122公里。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海上風電也進入發展高峰期。隨著風電“平價上網”進入倒計時,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快速攀升,隨之而來的是海纜企業訂單的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寶勝海纜也迎來了產品交貨的高峰期。
創業內紀錄
23天內成功交付3根大長度海纜
7月16日上午,經過7天的運行,一根長達45公里的海纜完成最后一圈盤繞,安放在“海纜大托盤”上整裝待發,這根將用于華能大連市莊河海上風電項目的220kV光電復合海纜正式完成交付。
“這是寶勝海纜6月24日交付華能山東半島項目以來,23天內交付的第三根大長度海纜。”寶勝海纜執行總經理趙文明介紹,這三個訂單項目都屬海上風電行業,而海纜在這些項目中的作用就是把海上風電及時傳回陸地。
“此次我們連續交付三根大長度、大截面海纜,也創下了業內紀錄。這意味著寶勝海纜相關工藝控制的成熟性、關鍵技術的先進性、制造質量的可靠性,以及企業的履約能力進一步得到市場的檢驗。”趙文明告訴記者,其中交付長樂外海項目使用的三芯220kV海纜,是目前國內成功生產的長度最長、截面最大、重量最重的光電復合海纜,其工藝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據悉,寶勝海纜還采用世界最前沿的先進設備與技術,并導入5G技術,實現對海纜制造全過程智能化管控,對產品生產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力保證了產品交付的高質量。
新項目賦能
寶勝爭當“海纜賽道”領跑者
“海纜不能一截一截生產,而是要一整根生產,加工必須一次性完成。”趙文明說,此次大連項目的施工海域地質條件及海況環境復雜,施工技術難度高,時間緊任務重,在技術能力、工藝水平、生產裝備、保障能力等方面都對寶勝海纜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世紀是海洋經濟時代,近年來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項目的加速推進,為有志于發展海洋工程的企業提供了大量機遇和廣闊舞臺。
趙文明說,“正是得益于寶勝海纜項目的建設,讓寶勝在海上風電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拿到大訂單。”
2016年,寶勝為搶占海纜市場制高點,加快轉型發展,投入50億元建設了國內最大、世界領先的海底電纜生產基地。去年9月20日,寶勝海纜第一根海纜下線并交付啟東海上風電項目。同時,海纜碼頭順利完成首船靠泊,標志著寶勝海纜項目打通了最后一個環節,具備了完整參與市場競爭和服務客戶的能力。
趙文明自豪地說,“我們生產線的平均生產速度是國內同行的兩倍以上,并且擁有國內業內最大的5萬噸船運碼頭,交貨能力遠超同行。”
目前,寶勝海纜已參與江蘇、浙江、福建、遼寧等眾多大型海上項目建設,相繼服務了鹽城國能大豐、福建長樂外海和國內單體容量最大的啟東海上風電等項目。“海纜項目投產不到一年,我們已生產交付了一大批大長度海纜訂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趙文明介紹,眼下企業正參與多個國際項目,積極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及其他沿海國家的海洋工程項目建設。
克行業難題
寶勝海纜成揚州“綠色產業”名片
中國海上風電已歷經十多年發展之路,近年來,隨著近海資源趨近飽和以及海上風電技術的成熟,海上風電發展正由近海逐漸向遠海發展。由于離岸距離的增加,海纜面臨“超高壓、超長距”發展的要求愈加迫切。
“這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寶勝海纜董事長陳大勇說,當前海纜輸電技術的瓶頸大概在40公里左右,超過50公里在技術上就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而作為中國線纜行業的領軍企業,寶勝海纜如今已成功攻克了220kV超大長度海纜技術。“用于福建長樂項目的大截面220kV海纜,兩回路長度達80公里。目前,500kV、50km及以上超大長度、超大截面海纜技術攻關也取得了積極成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寶勝海纜項目早在規劃設計階段就對標采用世界最前沿的先進設備與技術,引進了世界一流的生產、檢測裝備百余臺(套),并融入寶勝特有技術對裝備進行改造升級,實現大長度、大截面海纜長度增加30%以上,打造了一條龍頭突出、技術領先的海纜產業鏈。
“作為寶勝海纜項目的標志,201.68米的立塔為全球業內最高,可以保證海纜產品在核心指標上做到高精度調控。”陳大勇說。
近日,第六屆全球海上風電大會開幕,有與會專家指出,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下,作為能源系統碳減排的關鍵技術之一,海上風電的地位日趨重要,正成為全球綠色低碳技術的制高點。“在這一背景下,寶勝海纜項目的建設成果,將助力揚州電纜產業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高端跨越發展,成為揚州市綠色新能源行業的一張重量級名片。”揚州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海上風電也進入發展高峰期。隨著風電“平價上網”進入倒計時,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快速攀升,隨之而來的是海纜企業訂單的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寶勝海纜也迎來了產品交貨的高峰期。
創業內紀錄
23天內成功交付3根大長度海纜
7月16日上午,經過7天的運行,一根長達45公里的海纜完成最后一圈盤繞,安放在“海纜大托盤”上整裝待發,這根將用于華能大連市莊河海上風電項目的220kV光電復合海纜正式完成交付。
“這是寶勝海纜6月24日交付華能山東半島項目以來,23天內交付的第三根大長度海纜。”寶勝海纜執行總經理趙文明介紹,這三個訂單項目都屬海上風電行業,而海纜在這些項目中的作用就是把海上風電及時傳回陸地。
“此次我們連續交付三根大長度、大截面海纜,也創下了業內紀錄。這意味著寶勝海纜相關工藝控制的成熟性、關鍵技術的先進性、制造質量的可靠性,以及企業的履約能力進一步得到市場的檢驗。”趙文明告訴記者,其中交付長樂外海項目使用的三芯220kV海纜,是目前國內成功生產的長度最長、截面最大、重量最重的光電復合海纜,其工藝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據悉,寶勝海纜還采用世界最前沿的先進設備與技術,并導入5G技術,實現對海纜制造全過程智能化管控,對產品生產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力保證了產品交付的高質量。
新項目賦能
寶勝爭當“海纜賽道”領跑者
“海纜不能一截一截生產,而是要一整根生產,加工必須一次性完成。”趙文明說,此次大連項目的施工海域地質條件及海況環境復雜,施工技術難度高,時間緊任務重,在技術能力、工藝水平、生產裝備、保障能力等方面都對寶勝海纜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世紀是海洋經濟時代,近年來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項目的加速推進,為有志于發展海洋工程的企業提供了大量機遇和廣闊舞臺。
趙文明說,“正是得益于寶勝海纜項目的建設,讓寶勝在海上風電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拿到大訂單。”
2016年,寶勝為搶占海纜市場制高點,加快轉型發展,投入50億元建設了國內最大、世界領先的海底電纜生產基地。去年9月20日,寶勝海纜第一根海纜下線并交付啟東海上風電項目。同時,海纜碼頭順利完成首船靠泊,標志著寶勝海纜項目打通了最后一個環節,具備了完整參與市場競爭和服務客戶的能力。
趙文明自豪地說,“我們生產線的平均生產速度是國內同行的兩倍以上,并且擁有國內業內最大的5萬噸船運碼頭,交貨能力遠超同行。”
目前,寶勝海纜已參與江蘇、浙江、福建、遼寧等眾多大型海上項目建設,相繼服務了鹽城國能大豐、福建長樂外海和國內單體容量最大的啟東海上風電等項目。“海纜項目投產不到一年,我們已生產交付了一大批大長度海纜訂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趙文明介紹,眼下企業正參與多個國際項目,積極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及其他沿海國家的海洋工程項目建設。
克行業難題
寶勝海纜成揚州“綠色產業”名片
中國海上風電已歷經十多年發展之路,近年來,隨著近海資源趨近飽和以及海上風電技術的成熟,海上風電發展正由近海逐漸向遠海發展。由于離岸距離的增加,海纜面臨“超高壓、超長距”發展的要求愈加迫切。
“這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寶勝海纜董事長陳大勇說,當前海纜輸電技術的瓶頸大概在40公里左右,超過50公里在技術上就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而作為中國線纜行業的領軍企業,寶勝海纜如今已成功攻克了220kV超大長度海纜技術。“用于福建長樂項目的大截面220kV海纜,兩回路長度達80公里。目前,500kV、50km及以上超大長度、超大截面海纜技術攻關也取得了積極成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寶勝海纜項目早在規劃設計階段就對標采用世界最前沿的先進設備與技術,引進了世界一流的生產、檢測裝備百余臺(套),并融入寶勝特有技術對裝備進行改造升級,實現大長度、大截面海纜長度增加30%以上,打造了一條龍頭突出、技術領先的海纜產業鏈。
“作為寶勝海纜項目的標志,201.68米的立塔為全球業內最高,可以保證海纜產品在核心指標上做到高精度調控。”陳大勇說。
近日,第六屆全球海上風電大會開幕,有與會專家指出,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下,作為能源系統碳減排的關鍵技術之一,海上風電的地位日趨重要,正成為全球綠色低碳技術的制高點。“在這一背景下,寶勝海纜項目的建設成果,將助力揚州電纜產業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高端跨越發展,成為揚州市綠色新能源行業的一張重量級名片。”揚州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