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换脸,又黄又大又爽a片三年片,毛茸茸的撤尿,麻豆短视频传媒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江蘇如東:“雙碳”引領逐夢深藍,千億級風電產業加速崛起

   2021-07-13 如東發布8470
核心提示:國內首個400千伏柔性直流輸電海上風電項目三峽如東8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扎根如東沿海;國內首臺全國產化5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如東
國內首個±400千伏柔性直流輸電海上風電項目——三峽如東8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扎根如東沿海;國內首臺全國產化5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如東下線吊裝,實現并網投運;國內首座風電母港——小洋口風電母港具備全產業鏈配套服務能力……坐擁86公里海岸線,如東正闊步向海,全力打造全國綠色能源示范城。

堅持以“鏈式路徑”開辟風電產業發展新格局,如東有得天獨厚的風能資源、良好的產業基礎、適配的空間載體。近年來,瞄準高質量發展目標,該縣著力招引了一批“建鏈”“補鏈”“延鏈”“強鏈”項目,有力推動風電產業“串珠成鏈”,加速邁向空間上高度聚集、上下游緊密協同、供應鏈高效集約的千億級產業集群。

“綠色勁風”刮出“金山銀山”

7月8日,亞洲首座、世界最大海上換流站——三峽如東海上風電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海上換流站在上海振華重工集團(南通)有限公司發運,為三峽項目2021年實現全容量并網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三峽項目為代表,2018年以來,如東沿海共有13個海上風電項目處于在建狀態,總裝機容量380萬千瓦,投資額達到686億元。截至目前,九思、廣恒海上風電項目已實現全容量并網,國家電投、中廣核、蘇交控等11個總裝機規模33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正在加緊搶裝中。截至5月底,如東在建項目累計完成沉樁594根,完成率達到67.73%;完成風機吊裝422臺,完成率48.12%。

依托獨特的海洋和風能資源,近年來,如東風電裝機一路高歌猛進。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如東共規劃563萬千瓦風場,已建成260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規劃容量483萬千瓦,已建成183萬千瓦,裝機規模連續多年領跑全省,締造了江蘇沿海海上風電基地建設的“如東速度”。“十四五”期間,如東預計可規劃海上風電容量500萬千瓦,全部核準建成后,該縣將成為沿海城市中屈指可數的“千萬千瓦級”新能源產業基地之一。

風電開發“爆發式”增長,隨之而來的是裝備制造業強勢崛起。集聚5兆瓦、6.2兆瓦主機制造商江蘇海裝、4兆瓦主機制造商上海電氣、葉片制造商重通成飛、塔筒單樁制造商海力風電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如東已初步實現從制造、到組裝、再到建設一站式完成“一座風車”的鏈式布局,正式邁入“以資源引項目、以項目帶裝備、以裝備成配套”的良性循環軌道。

“2020年,如東75家產業鏈企業實現應稅銷售380億元,貢獻稅收超1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500億元,實現稅收超15億元。”如東縣發改委副主任張俊表示,以資源開發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促進資源開發,如東正努力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讓如東特有的“綠水青山”鑄就“金山銀山”。

“鏈式創新”增加產業厚度

近日,在離岸39公里的如東牛角沙海域,華能集團-中國海裝聯合研制的首臺國產化5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成功實現并網。該機組一級部件100%國產,所有元器件級零件國產化率超過95%,首次實現了海上風電機組核心關鍵部件全國產化,標志著我國已掌握大型海上風電機組所有關鍵部件的研制技術。


江蘇海裝是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在如東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作為中國海裝八大基地之一,它的創立,不僅結束了如東海上風電場建設依賴國外進口機組的歷史,還為風電設備加快國產化進程提供了試驗基地。“如東沿海風電項目建設所用的5兆瓦風機基本都由我們供應,前不久,集團自主研發的6.2兆瓦風機也已成功下線,應用于華電福清海壇海峽海上風電項目,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攻關8兆瓦、10兆瓦風機,持續助力風電機組國產化事業穩步向前。”江蘇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蒲小剛說。

作為如東風電產業鏈上的“鏈主”型企業,江蘇海裝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深耕細作,有力帶動全產業鏈受益。重通成飛風電設備江蘇有限公司是江蘇海裝的配套商之一,今年以來,該企業先后為如東沿海在建海上風電項目配套5兆瓦葉片上百臺套,整體效益較去年增長30%,全年有望實現應稅銷售超10億元。“與產業鏈企業開展協同創新和聯合攻關,更有利于構建全面提升的良性循環機制。”重通成飛風電設備江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宏斌告訴記者,公司在配套生產5兆瓦、6兆瓦83.6米通用葉片的基礎上,也在加緊攻關更大功率的長葉片,進一步提升產業鏈協同配套能力。江蘇國科智能電氣有限公司通過與江蘇海裝達成戰略合作,成功打開海上風電市場,自主研發的風電機組主控系統、變槳系統、變流器等設備產品今年有望達成銷售超1.5億元。

“今年,如東將通過實施產業鏈‘鏈長制’,進一步推動風電全產業鏈創新能力建設,加快‘斷鏈’‘補鏈’,不斷提升產業鏈基礎產品和技術的供給能力,力爭打造一條具有韌性、高可控性的產業鏈。”張俊表示。

聚焦“關節”優化產業生態

為構建更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近年來,如東聚焦風電產業板塊發展需要,加快補短板、強弱項,通過不斷優化空間載體、完善配套服務,促使風電產業發展“最后一公里”問題得到有效落實解決。

連日來,如東通海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現場一片繁忙景象,200多名施工人員正搶抓當前晴好天氣,全速推進項目建設。該項目是如東海上風電項目的電力送出通道,全面建成投運后,可為如東本地提供約200萬千瓦的電力送出容量。“如東海上風電的高速發展,導致電網局部重要斷面輸送能力受限,清潔能源外送通道建設成為當務之急。我們這個項目按計劃是9月份投運,整體工期非常緊。”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項目經理龔輝告訴記者,因為要給如東陸上柔直站留足調試時間,項目工期比常規500千伏輸變電工程要短近六個月,為了確保按期交付,項目部一方面科學組織工序,增加機械設備投入和人力資源投入,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另一方面,采取多工序交叉作業模式,最大限度壓縮工程施工周期。


據了解,500千伏通海變將與射陽、豐海兩座500千伏風電送出樞紐站共同服務配套于江蘇沿海海上風電場建設。這條總長度700公里的清潔能源大“動脈”全面建成后,江蘇沿海海上風電送出能力將整體提升約640萬千瓦。

著力解決海上風電消納和送出難題的同時,如東還大手筆建成了國內首個海上風電母港——小洋口風電母港,可滿足5000噸船舶全天候出運各類大型海上風電裝備。今年1到5月份,風電母港碼頭吞吐量達到84.4萬噸,已超過去年全年出運量。“小洋口風電母港功能定位主要是為風電全產業鏈發展提供配套服務,除了可以為風電產業鏈所需原材料、成品物資提供倉儲、運輸、運維服務外,還能為風電項目建設單位及運維單位相關船舶提供停靠、補給服務。”小洋口風電母港現場負責人錢逖之告訴記者,按照“前港后產”的思路,如東正在洋口鎮全力打造風電產業園,未來,以風電母港為圓心,配套風電裝備產業園,如東將建成華東地區獨樹一幟的風電專有港口,北上可覆蓋江蘇、山東沿海,南下可服務上海、浙江地區,真正打造成為國家新能源產業版圖中樞紐基地。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強榜單全面開啟【申報入口】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桃园市| 宁都县| 郸城县| 余庆县| 集安市| 延吉市| 桓仁| 武平县| 汕尾市| 凤阳县| 调兵山市| 平顺县| 大名县| 祁东县| 日土县| 扶风县| 资溪县| 北安市| 黄龙县| 南陵县| 江西省| 东源县| 交城县| 望奎县| 塘沽区| 寿阳县| 左云县| 锦屏县| 苏尼特右旗| 兰坪| 冕宁县| 伊宁市| 武定县| 剑川县| 鄯善县| 台东县| 泸州市| 定陶县| 涿州市| 南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