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觀察消息:7月8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大連化物所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能源基礎樓舉行。大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志宏,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侯金龍、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張峰、中國區總裁周建軍,大連化物所所長劉中民、副所長李先鋒、李燦院士、科研及職能部門相關人員參加會議。張峰和李先鋒代表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簽約后,來賓一行還參觀了所展館、燃料電池研究部、太陽能研究部和儲能技術研究部。
華為數字能源總裁侯金龍表示,大連化物所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應用研究和技術轉化相結合的科技成果產業化模式值得華為借鑒與學習,“智能化”與“低碳化”是華為今后發展的重要方向,希望依托大連化物所先進技術,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多場景、多模式的“數字化+技術”服務,為我國數字能源領域高質量發展貢獻積極力量。與會人員還就產業發展、人才培養、合作模式等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
大連化物所的重點學科領域為:催化化學、工程化學、化學激光和分子反應動力學以及近代分析化學和生物技術。其中,參與簽約儀式的李燦院士主要從事催化材料、催化反應和催化光譜表征方面的研究,并致力于太陽能光催化制氫以及太陽能光伏電池材料研究。
李燦院士主導的太陽燃料合成,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和水,生產出清潔可再生的甲醇等液體燃料,也稱其為‘液態陽光’,這將是未來解決二氧化碳排放的根本途徑之一。
去年,李燦院士領銜的全球首套千噸級規模太陽燃料合成示范項目在蘭州新區試車成功,意味著邁出了將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轉化為液體燃料工業化生產的第一步。項目有兩大技術特點:一是利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后,通過大型水電解制氫設備制取綠氫。電解水制氫采用“新一代電催化技術”,使制氫電耗在傳統水平基礎上大幅下降,并可實現大規模化。為大規模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綠氫”提供了可行的技術。二是采用創新研發的催化劑將氫氣與二氧化碳一步法合成甲醇。主要是發展了廉價、高選擇性、高穩定性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催化技術,為今后規模化、資源化轉化利用二氧化碳、為用太陽燃料逐步替代傳統化石燃料趟出一條全新的技術路線。
光伏+氫能,華為又一新的戰略布局
2010年,華為組建了相關技術研發團隊,開始對光伏逆變器進行技術攻關。在2012年,華為在技術上逐漸追趕上德國SMA。至今,華為已經多年位居全球光伏逆變器出貨第一。眼見著同行與競爭對手大舉進入氫能行業,作為老大的華為也坐不住。
2020年華為在光伏逆變器領域老對手陽光電源在合肥建立了電解制氫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以PEM制氫裝備研究開發為核心,推進PEM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發展與產業化。今年的6月18日,陽光電源旗下合肥陽光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同樣在今年3月,光伏龍頭隆基股份與上海朱雀嬴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同出資3億元。隨后,晶科科技和保利協鑫等光伏企業也宣布進軍氫能,主要方向都是發展光伏制氫。
如今,越來越多的光伏制氫項目開始前期規劃,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進入制氫領域,我們期待華為進入該領域,將助推產業高速發展。
簽約后,來賓一行還參觀了所展館、燃料電池研究部、太陽能研究部和儲能技術研究部。

華為數字能源總裁侯金龍表示,大連化物所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應用研究和技術轉化相結合的科技成果產業化模式值得華為借鑒與學習,“智能化”與“低碳化”是華為今后發展的重要方向,希望依托大連化物所先進技術,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多場景、多模式的“數字化+技術”服務,為我國數字能源領域高質量發展貢獻積極力量。與會人員還就產業發展、人才培養、合作模式等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
大連化物所的重點學科領域為:催化化學、工程化學、化學激光和分子反應動力學以及近代分析化學和生物技術。其中,參與簽約儀式的李燦院士主要從事催化材料、催化反應和催化光譜表征方面的研究,并致力于太陽能光催化制氫以及太陽能光伏電池材料研究。
李燦院士主導的太陽燃料合成,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和水,生產出清潔可再生的甲醇等液體燃料,也稱其為‘液態陽光’,這將是未來解決二氧化碳排放的根本途徑之一。
去年,李燦院士領銜的全球首套千噸級規模太陽燃料合成示范項目在蘭州新區試車成功,意味著邁出了將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轉化為液體燃料工業化生產的第一步。項目有兩大技術特點:一是利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后,通過大型水電解制氫設備制取綠氫。電解水制氫采用“新一代電催化技術”,使制氫電耗在傳統水平基礎上大幅下降,并可實現大規模化。為大規模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綠氫”提供了可行的技術。二是采用創新研發的催化劑將氫氣與二氧化碳一步法合成甲醇。主要是發展了廉價、高選擇性、高穩定性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催化技術,為今后規模化、資源化轉化利用二氧化碳、為用太陽燃料逐步替代傳統化石燃料趟出一條全新的技術路線。
光伏+氫能,華為又一新的戰略布局
2010年,華為組建了相關技術研發團隊,開始對光伏逆變器進行技術攻關。在2012年,華為在技術上逐漸追趕上德國SMA。至今,華為已經多年位居全球光伏逆變器出貨第一。眼見著同行與競爭對手大舉進入氫能行業,作為老大的華為也坐不住。
2020年華為在光伏逆變器領域老對手陽光電源在合肥建立了電解制氫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以PEM制氫裝備研究開發為核心,推進PEM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發展與產業化。今年的6月18日,陽光電源旗下合肥陽光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同樣在今年3月,光伏龍頭隆基股份與上海朱雀嬴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同出資3億元。隨后,晶科科技和保利協鑫等光伏企業也宣布進軍氫能,主要方向都是發展光伏制氫。
如今,越來越多的光伏制氫項目開始前期規劃,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進入制氫領域,我們期待華為進入該領域,將助推產業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