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廣闊市場,永遠不乏新進入者。
作為全球鋰資源、鋰鹽巨頭,早在2011年贛鋒鋰業就曾涉足動力電池制造領域。企查查數據顯示,成立于2011年的江西贛鋒鋰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贛鋒鋰電),其大股東即為贛鋒鋰業。贛鋒鋰業擁有贛鋒鋰電54.62%的股權,是贛鋒鋰電的控股股東。
不過,贛鋒鋰電并不經常出現在動力電池產業界的視野。一方面可能與其裝機量和市場配套鮮有數據統計有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贛鋒鋰業的鋰資源、鋰鹽業績過于光芒,讓人們忽略了贛鋒鋰業還有這么一個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贛鋒鋰電的電池也開始對外配套了。
日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的第345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顯示,奇瑞集團與奇魯汽車合作開發申報的奇魯汽車costin EC1轎車,電池來自贛鋒鋰電。據悉,costin EC1轎車配套電池類型為磷酸鐵鋰,但電池包容量和續航里程均未公布。
鑒于costin EC1是一款定位為兩門四座的A00級小型車輛,預計該車輛的電池整體帶電量不會太高。
不過,這也表明贛鋒鋰業旗下的動力電池業務已經從幕后走向了大眾視野。
鋰電池業務“偷偷發育” 營收占比已超20%
贛鋒鋰業目前擁有碳酸鋰產能4萬噸,氫氧化鋰產能8萬噸,鋰金屬產能2000噸,持有的權益鋰鋰資源總量占全球前列,很多人可能認為贛鋒鋰業就是一家鋰礦資源、鋰鹽生產公司。實際上,鋰電池業務在贛鋒鋰業也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按照贛鋒鋰業的介紹,鋰離子電池是公司鋰電生態系統布局中的重要一環,是公司重要業務板塊,與上游鋰資源、鋰化合物、金屬鋰和鋰電池回收共同構成五大業務板塊的贛鋒鋰生態系統。
事實上,從贛鋒鋰業2020年的年報中也可以看出,鋰電池業務在其營收中的比重已經不容小覷了。
贛鋒鋰業2020年鋰電池系列產品營收
數據顯示,2020年贛鋒鋰業鋰電池系列產品營收約為12.68億元,同比增長了110.33%,在其總營收占比中已達22.96%。
據電池中國了解,目前贛鋒鋰業旗下鋰電池業務主要為消費類電池、TWS電池、動力/儲能電池和前沿的固態電池。
基于電池業務類型不同,贛鋒鋰業旗下的贛鋒鋰電又成立了6家子公司,分別為惠州贛鋒鋰電、東莞贛鋒電子、浙江鋒鋰新能源、新余贛鋒電子、江蘇贛鋒動力和江西贛鋒新能源。
基于上述六家子公司,目前贛鋒鋰業在全國形成了六大鋰電池生產基地布局。
贛鋒鋰業旗下鋰電池生產基地
從電池應用領域和產能來看,目前贛鋒鋰業旗下消費類電池,主要由東莞贛鋒負責生產,目前已形成年產3000萬支的產能;
TWS電池主要由新余贛鋒電子負責生產,截至2020年年底,新余贛鋒TWS電池全自動化生產線日產達30萬支;
動力/儲能電池方面,截至2020年年底,贛鋒鋰電磷酸鐵鋰電池產能為1GWh,并計劃擴產到3 GWh。
盡管贛鋒鋰業并未透露各種類型電池營收比例,但從其此前的一些訂單信息可以看出,目前鋰電池營收主要由消費類電池和TWS電池貢獻。
最大潛在爆發點或在其固態電池
事實上,贛鋒鋰業的電池布局最早引發業界關注是其在固態電池領域的布局。固態電池因其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在幾年前就被業界公認為是動力電池下一代主流技術路線之一。贛鋒鋰業也正是瞄準了這一趨勢,并結合自身在電池產業鏈的優勢和市場格局判斷,提早就進行了固態電池技術的布局。
據電池中國了解,贛鋒鋰業的固態電池,是由贛鋒鋰電全資子公司浙江鋒鋰負責。浙江鋒鋰2017年就已經在寧波成立,公司注冊資本2.5億元人民幣,成立之初就聚焦于自主產權的下一代動力鋰電池——固態電池的研發。
“固態鋰電池業務是贛鋒鋰電動力電池業務板塊未來發展的重點,”贛鋒鋰業在2020年年報中表示,2019年已投資建成了年產億瓦時級的第一代固態鋰電池研發中試生產線,加速了固態鋰電池技術的商業化進程。
據贛鋒鋰業介紹,浙江鋒鋰第一代混合固液電解質電池產品已通過多項第三方安全測試和多家客戶送樣測試,能量密度達235~280Wh/kg;第二代固態鋰電池基于高鎳三元正極、含金屬鋰負極材料,目前該產品能量密度超過350Wh/kg,循環壽命接近400次;而能量密度超過420Wh/kg的金屬鋰負極的固態電芯已在特殊領域開始應用。
今年3月,浙江鋒鋰總經理許曉雄出席“第二屆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CIBF深圳)國際交流會”時,曾就浙江鋒鋰在固態電池領域的研發進行了介紹。據其介紹,目前浙江鋒鋰的第一代、第二代固態電池為固液混合電池技術,也即半固態電池產品。
“(混合態)對現有的鋰離子電池產線沒有特別大的顛覆,混合固液也適合采用軟包疊片的路線,而且裝配上與現在的軟包液態有極大的兼容性,不需要大的顛覆就能實現規模化、自動化和高效量產。”許曉雄判斷,在未來幾年,這種固液混合的半固態電池將是主要趨勢之一。
“浙江鋒鋰2GWh固液混合的半固態電池產線計劃今年量產投用,并力爭實現裝車應用。”許曉雄還透露,浙江鋒鋰研制的混合固液鋰離子動力鋰電池在成本上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達GWh級別的規模化生產后,在綜合成本上將較現有的液態鋰離子電池有一定優勢。
從贛鋒鋰業在鋰電池本身的布局來看,2011年就成立了贛鋒鋰電,但過去多年產品重點依然在消費電池、TWS電池等領域,而動力電池鮮有裝車或外供;2017年斥巨資提前進行固態電池布局,隨后其在固態電池領域的研發和布局不斷加碼,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但同時,也可以看出贛鋒鋰電在傳統液態電池技術領域的布局和研發也一直未曾中斷,小編推測,這一方面可能是為其固態電池進行探路,構建完整的鋰電池產業鏈和客戶渠道;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備戰儲能及經濟性新能源汽車市場而做準備。但放眼未來,其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重拳發力”的應該還是在其固態電池產品上。
作為全球鋰資源、鋰鹽巨頭,早在2011年贛鋒鋰業就曾涉足動力電池制造領域。企查查數據顯示,成立于2011年的江西贛鋒鋰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贛鋒鋰電),其大股東即為贛鋒鋰業。贛鋒鋰業擁有贛鋒鋰電54.62%的股權,是贛鋒鋰電的控股股東。
不過,贛鋒鋰電并不經常出現在動力電池產業界的視野。一方面可能與其裝機量和市場配套鮮有數據統計有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贛鋒鋰業的鋰資源、鋰鹽業績過于光芒,讓人們忽略了贛鋒鋰業還有這么一個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贛鋒鋰電的電池也開始對外配套了。
日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的第345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顯示,奇瑞集團與奇魯汽車合作開發申報的奇魯汽車costin EC1轎車,電池來自贛鋒鋰電。據悉,costin EC1轎車配套電池類型為磷酸鐵鋰,但電池包容量和續航里程均未公布。
鑒于costin EC1是一款定位為兩門四座的A00級小型車輛,預計該車輛的電池整體帶電量不會太高。
不過,這也表明贛鋒鋰業旗下的動力電池業務已經從幕后走向了大眾視野。
鋰電池業務“偷偷發育” 營收占比已超20%
贛鋒鋰業目前擁有碳酸鋰產能4萬噸,氫氧化鋰產能8萬噸,鋰金屬產能2000噸,持有的權益鋰鋰資源總量占全球前列,很多人可能認為贛鋒鋰業就是一家鋰礦資源、鋰鹽生產公司。實際上,鋰電池業務在贛鋒鋰業也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按照贛鋒鋰業的介紹,鋰離子電池是公司鋰電生態系統布局中的重要一環,是公司重要業務板塊,與上游鋰資源、鋰化合物、金屬鋰和鋰電池回收共同構成五大業務板塊的贛鋒鋰生態系統。
事實上,從贛鋒鋰業2020年的年報中也可以看出,鋰電池業務在其營收中的比重已經不容小覷了。
贛鋒鋰業2020年鋰電池系列產品營收

圖片來源:贛鋒鋰業2020年年報
數據顯示,2020年贛鋒鋰業鋰電池系列產品營收約為12.68億元,同比增長了110.33%,在其總營收占比中已達22.96%。
據電池中國了解,目前贛鋒鋰業旗下鋰電池業務主要為消費類電池、TWS電池、動力/儲能電池和前沿的固態電池。

圖片來源:企查查
基于電池業務類型不同,贛鋒鋰業旗下的贛鋒鋰電又成立了6家子公司,分別為惠州贛鋒鋰電、東莞贛鋒電子、浙江鋒鋰新能源、新余贛鋒電子、江蘇贛鋒動力和江西贛鋒新能源。
基于上述六家子公司,目前贛鋒鋰業在全國形成了六大鋰電池生產基地布局。
贛鋒鋰業旗下鋰電池生產基地

圖片來源:贛鋒鋰業2020年年報
從電池應用領域和產能來看,目前贛鋒鋰業旗下消費類電池,主要由東莞贛鋒負責生產,目前已形成年產3000萬支的產能;
TWS電池主要由新余贛鋒電子負責生產,截至2020年年底,新余贛鋒TWS電池全自動化生產線日產達30萬支;
動力/儲能電池方面,截至2020年年底,贛鋒鋰電磷酸鐵鋰電池產能為1GWh,并計劃擴產到3 GWh。
盡管贛鋒鋰業并未透露各種類型電池營收比例,但從其此前的一些訂單信息可以看出,目前鋰電池營收主要由消費類電池和TWS電池貢獻。
最大潛在爆發點或在其固態電池
事實上,贛鋒鋰業的電池布局最早引發業界關注是其在固態電池領域的布局。固態電池因其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在幾年前就被業界公認為是動力電池下一代主流技術路線之一。贛鋒鋰業也正是瞄準了這一趨勢,并結合自身在電池產業鏈的優勢和市場格局判斷,提早就進行了固態電池技術的布局。
據電池中國了解,贛鋒鋰業的固態電池,是由贛鋒鋰電全資子公司浙江鋒鋰負責。浙江鋒鋰2017年就已經在寧波成立,公司注冊資本2.5億元人民幣,成立之初就聚焦于自主產權的下一代動力鋰電池——固態電池的研發。
“固態鋰電池業務是贛鋒鋰電動力電池業務板塊未來發展的重點,”贛鋒鋰業在2020年年報中表示,2019年已投資建成了年產億瓦時級的第一代固態鋰電池研發中試生產線,加速了固態鋰電池技術的商業化進程。
據贛鋒鋰業介紹,浙江鋒鋰第一代混合固液電解質電池產品已通過多項第三方安全測試和多家客戶送樣測試,能量密度達235~280Wh/kg;第二代固態鋰電池基于高鎳三元正極、含金屬鋰負極材料,目前該產品能量密度超過350Wh/kg,循環壽命接近400次;而能量密度超過420Wh/kg的金屬鋰負極的固態電芯已在特殊領域開始應用。
今年3月,浙江鋒鋰總經理許曉雄出席“第二屆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CIBF深圳)國際交流會”時,曾就浙江鋒鋰在固態電池領域的研發進行了介紹。據其介紹,目前浙江鋒鋰的第一代、第二代固態電池為固液混合電池技術,也即半固態電池產品。
“(混合態)對現有的鋰離子電池產線沒有特別大的顛覆,混合固液也適合采用軟包疊片的路線,而且裝配上與現在的軟包液態有極大的兼容性,不需要大的顛覆就能實現規模化、自動化和高效量產。”許曉雄判斷,在未來幾年,這種固液混合的半固態電池將是主要趨勢之一。
“浙江鋒鋰2GWh固液混合的半固態電池產線計劃今年量產投用,并力爭實現裝車應用。”許曉雄還透露,浙江鋒鋰研制的混合固液鋰離子動力鋰電池在成本上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達GWh級別的規模化生產后,在綜合成本上將較現有的液態鋰離子電池有一定優勢。
從贛鋒鋰業在鋰電池本身的布局來看,2011年就成立了贛鋒鋰電,但過去多年產品重點依然在消費電池、TWS電池等領域,而動力電池鮮有裝車或外供;2017年斥巨資提前進行固態電池布局,隨后其在固態電池領域的研發和布局不斷加碼,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但同時,也可以看出贛鋒鋰電在傳統液態電池技術領域的布局和研發也一直未曾中斷,小編推測,這一方面可能是為其固態電池進行探路,構建完整的鋰電池產業鏈和客戶渠道;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備戰儲能及經濟性新能源汽車市場而做準備。但放眼未來,其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重拳發力”的應該還是在其固態電池產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