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時節,走進永壽縣常寧鎮光伏扶貧產業園,一排排藍色的光伏板組成了巨大的陣列,板上發電將渭北高原上充沛的陽光轉換成源源不斷的電能,板下種植的中藥材、食用菌、牧草等經濟作物長勢喜人。這是永壽縣發展光伏產業,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永壽縣搶抓中省政策機遇,大力發展光伏清潔能源產業,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助力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該縣全力建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投資1.19億元,在全縣建成分布式村級聯村光伏扶貧電站9個。目前,9個光伏扶貧電站累計發電量約4080.5萬度,累計產生收益約3468.3萬元。在扣除稅費、土地流轉費、運維管理費和保險等費用后,為87個村完成7次收益分配2594.6604萬元,主要用于各村發展小型公益事業、獎勵補助、光伏公益崗位勞務支出等。
同時,“聯姻”央企發展商業光伏電站,引進了中廣核、大唐等大型央企,采取“政府授權、企業實施”的合作模式,積極發展商業光伏電站。其中,投資9億元的中廣核永壽2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是目前全省平價光伏電站單體規模最大項目;投資5.59億元大唐永壽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并網,陜投集團投資建設的永壽2X20MW分散式風電項目預計年內建成。
“農光互補”提高土地利用率。永壽縣制定了《永壽縣光伏產業“農光互補”土地復合利用規劃方案》,推動光伏發電與農業種植相互融合。在建成的光伏組件空隙及下方采用間種、套種的方式,發展規模化中藥材、食用菌、飼草等經濟作物,有效增加單位面積土地收益和綜合利用率。
目前,全縣光伏扶貧電站累計種植板藍根、柴胡等中藥材600余畝,發展平菇、靈芝等食用菌大棚69座,可實現產值200余萬元。商業光伏電站總占地面積約為9700畝,種植板荊芥、南瓜等作物,可實現產值1100余萬元。

近年來,永壽縣搶抓中省政策機遇,大力發展光伏清潔能源產業,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助力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該縣全力建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投資1.19億元,在全縣建成分布式村級聯村光伏扶貧電站9個。目前,9個光伏扶貧電站累計發電量約4080.5萬度,累計產生收益約3468.3萬元。在扣除稅費、土地流轉費、運維管理費和保險等費用后,為87個村完成7次收益分配2594.6604萬元,主要用于各村發展小型公益事業、獎勵補助、光伏公益崗位勞務支出等。

同時,“聯姻”央企發展商業光伏電站,引進了中廣核、大唐等大型央企,采取“政府授權、企業實施”的合作模式,積極發展商業光伏電站。其中,投資9億元的中廣核永壽2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是目前全省平價光伏電站單體規模最大項目;投資5.59億元大唐永壽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并網,陜投集團投資建設的永壽2X20MW分散式風電項目預計年內建成。
“農光互補”提高土地利用率。永壽縣制定了《永壽縣光伏產業“農光互補”土地復合利用規劃方案》,推動光伏發電與農業種植相互融合。在建成的光伏組件空隙及下方采用間種、套種的方式,發展規模化中藥材、食用菌、飼草等經濟作物,有效增加單位面積土地收益和綜合利用率。

目前,全縣光伏扶貧電站累計種植板藍根、柴胡等中藥材600余畝,發展平菇、靈芝等食用菌大棚69座,可實現產值200余萬元。商業光伏電站總占地面積約為9700畝,種植板荊芥、南瓜等作物,可實現產值11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