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光伏產業協會(EPIA)董事會主席Murray Cameron博士,在本屆SNEC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工程展覽會暨論壇上,發布調研報告《釋放陽光地帶國家光伏潛力》,該報告以中國和印度為例證,分析認為位于陽光地帶(赤道南北緯35度之間)的多個國家光伏產業發展潛力巨大。這些地區雖然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輻射資源,但目前光伏發電裝機量僅占全球的9%,因此擁有極大提升空間。
一,陽光地帶的電力需求增長卻遠大于非陽光地帶國家
成本與價格的劇減和一些關鍵市場的政策支持促成了近年來光伏產業的迅猛增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增長最為迅速的卻是意大利、西班牙等太陽能輻射相對較弱的地區。與此同時,陽光地帶的電力需求增長卻遠大于非陽光地帶國家。根據國際能源署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在未來20年內,全球近80%的電力需求都將來自于陽光地帶國家。
二,中國、印度、澳大利亞和墨西哥等國光伏能源吸引力和國家投資吸引力較高
涉及到燃油價格補貼、服務于市場的能力有限、及能源公司的知識有限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在很多陽光地帶國家全面實現地區光伏資源優勢仍面臨著許多障礙。圖中顯示了對66個國家基于國家整體投資吸引力和指定國家光伏能源吸引力2個變量的調查結果:
資料來源:美國宇航局(NASA),國際能源署(IEA)-技術發展分析,歐洲光伏產業協會(EPIA)-2014年全球光伏市場展望,科尼爾咨詢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多數陽光地帶國家的光伏吸引力都很高。潛力最大的一組包含了幾個全球主要經濟體,即中國、印度、澳大利亞和墨西哥。第二和第三組主要由經濟發展迅速的中型經濟體組成,包括土耳其、阿根廷、南非、沙特阿拉伯、埃及和泰國。
三,三種模式下陽光地帶光伏發展機遇比較
資料來源:綠色和平組織太陽能報告,國際能源署(IEA)-太陽能光伏技術發展分析,科尼爾咨詢分析
(基礎/加速發展情景分別基于其穩健/先進模式。非陽光地帶國家范式轉型中所用數據與加速發展情景相同。)
在加速情景中,至2030年,陽光地帶這些國家的光伏裝機容量將達405 GW,屆時能為近3億人口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約占陽光地帶總發電量的2.5% - 6%。在大膽的范式轉型情景中,這些國家的光伏裝機容量甚至可達1100 GW,也就是該地域發電總量的12%。。
四,光伏系統的裝機價格不斷降低
資料來源:可再生能源研究所(NREL),美國電子工業協會(EIA)-2010年太陽能光伏技術發展分析,綠色和平組織太陽能報告,歐洲光伏產業協會(EPIA)-2020展望,國際能源署(IEA)-技術發展分析,科尼爾咨詢分析
如圖,與2010年相比,至2020年光伏系統價格有望下降41-53%,至2030年則有望下降56-66%(該曲線涵蓋了目前市場上所有1MW級的光伏系統)。
技術進步和容量效應是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圖中可以看出2009年帶來的大幅度價格調整。 當然,價值鏈中的任何一部分遭遇瓶頸都會影響到某地區/某年限的價格發展,但是該價格曲線基本能代表真實、可靠的長期趨勢。
因此,陽光地帶大型光伏系統的平準發電成本(LCOE)到2020年將下降至5-12歐分/kWh,到2030年降至4-8歐分/kWh。目前,光伏發電成本為20歐分/kWh,不需要政府補貼就能與峰荷柴油發電相抗衡。但是,只要比大多數并聯發電系統貴,就符合過渡性補貼政策,從而允許光伏發展繼續沿經驗曲線前進,至2020年就能與所有峰荷發電能源競爭。
五,中國掌握著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制造能力,而其裝機基數微不足道
2010年,中國的光伏平均發電成本在15.3-16.5歐分/kWh之間。這個數字略低于峰荷柴油發電成本(約16-18歐分/kWh),但高于燃油發電峰荷成本(10-11歐分/kWh)。
中國掌握著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制造能力,其國內市場更在2010年增長逾一倍(新容量增加400MW - 600MW),而相比之下,其裝機基數仍顯得微不足道。中國是近年來實行“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后才出現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的,該項目由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支持,為西部偏遠地區的光伏發電系統提供補助。不過,金太陽工程的項目補助每個省都有上限,其總限額至2013年已增至1GW,目前其2020年的整體目標是20GW。
六,中國和印度光伏發電潛力巨大
加速發展情景假設中國低調發展,至2030年光伏裝機容量僅達160GW,也就是2020年目標20GW的8倍,同時,印度2030年裝機容量將達到68GW,其是2022年太陽能計劃目標的3倍多。兩國加起來一共是228GW,也就是加速情景中整個陽光地帶發展潛力的56%。
然而在范式轉型情景中,我們假設中國調轉車頭,全面開發其光伏潛力。這樣至2030年,裝機容量將達640GW,占該地域發電總量的12% 。而印度在范式轉型中也將實現130GW的裝機容量,這就意味著兩個國家加起來占據整個陽光地帶潛力的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