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組件700W的時代還有多遠?
210聯盟又添生力軍。
6月3日,上海2021年SNEC展會上,中環股份子公司環晟光伏基于全球領先的“G12+疊瓦”技術平臺,向業內隆重推出了最高功率達到670W的疊瓦3.0組件系列。
據環晟光伏介紹,此次發布的疊瓦組件3.0系列產品針對大型地面電站推出了三款產品,包括針對平坦地形的640W-670W雙面雙玻G12 69P,重量減輕的長度減少10分之一的G12 63P(585W-605W)以及減少五分之一寬度的G12 57.5P(535W-565W);針對分布式電站推出了輕量組件G12 42.5P雙面雙玻(420W)和單玻(395W)兩種。
據環晟光伏介紹,該系列組件經過了6倍以上的IEC加嚴測試,全面兼容PERC、TOPCon、HJT等主流與前沿技術,量產效率達到21%以上,最高達到21.8%以上,高集結度電池排布,相比72片的530W組件可降低系統BOS成本4%以上,LCOE降低2%。
作為新的組件技術,環晟的疊瓦組件到20
20年12月末累計出貨超4GW,國內在領跑者項目和特高壓示范等大型項目中都有活躍表現,海外主要分布在歐洲、澳洲、韓國、日本等國家的高端市場。
環晟光伏表示,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和可靠性驗證,公司決定加速疊瓦組件產能擴張進程:目前投資30億元建設的3GW疊瓦組件智慧工廠已經投產,二期3GW正在規劃中;天津渤龍湖項目設計產能也是6GW,一期投資31億元,計劃2021年6月啟動,2021年底投產。未來環晟疊瓦組件產能將超過20GW。
210超大硅片“G12”技術平臺已經為業內所熟知,不到兩年里推動了產業的全面變革與技術進步,促進產業鏈上各環節企業的聯合創新,打破技術壁壘,通過210技術帶來的價值,反哺創新企業,實現普惠。
而高效疊瓦技術平臺則主要在“IBC等尖端技術、保護疊瓦知識產權,深化疊瓦合作渠道、拓展海外高端市場、高性價比硅片保障”等方面發力。
與引領行業升級的210技術平臺不同,從中環對于疊瓦知識產權的保護來看,該技術的定位,是實現差異化競爭,鞏固已確立的技術優勢,主打高端市場。
高功長效&生而智能:疊瓦組件優勢分析
疊瓦組件有哪些好處?筆者對其特點的概括是:高功長效,生而智能。即高功率、長壽命、智能化。
210超大硅片技術可以稱得上低開高走,從被外界質疑到現在普遍看好,而疊瓦的發展則略有一些差別。
半片組件之所以在極短時間橫掃組件市場,是因為小電流設計、發熱損失、減少遮擋等優勢,疊瓦組件的電流是半片組件的2/5,更能降低內部損耗和工作溫度,可以視作半片組件的加強版。
疊瓦技術剛出現時,業內多為整片組件,半片組件設計還并不流行,采用的也均為普通焊帶。疊瓦以其極高的電池密度和最小的陰影遮擋損失優勢巨大,給傳統廠商帶來不小的壓力。
但這也間接推動了半片組件、小間距及負間距等組件封裝設計和新型焊帶的出現。隨著傳統技術革新,疊瓦組件與常規組件的優勢略有縮小,但仍然可以稱作是目前最佳的組件版型。
所以,疊瓦3.0系列670W的功率優勢只是一方面,真正無可替代、優勢巨大的地方在于“長效”和“智能”兩方面。
疊瓦組件的“長效”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1、較小的光伏電池可優化電力,通過在部分陰影下保持較低的溫度延長組件壽命,降低衰減,提高發電能力;
2、柔性導電膠抗熱脹冷縮能力更出色;
3、傳統組件隱裂裂紋主要集中于焊帶及電池邊緣進行擴散,環晟疊瓦組件采用創新電池表面優化工藝,沒有焊帶帶來的應力,同時電池長度短,限制隱裂擴散,并通過導電膠聯結,保證即使出現隱裂,也能夠保證電流導通。
這也是為什么更注重長期價值而非單純看價格的高端市場,疊瓦組件受歡迎的原因。近年來疊瓦組件成本控制優異,大有以更高效率、具有優勢的終端價格對市場進行降維打擊,打通了高端市場與主流市場之間的臺階,以主流市場的產品價格,擁有高端市場的產品價值,未來可期。
疊瓦組件另外一個明顯優勢就是從結構本身就更加智能,可以有效減少遮擋損失和抗熱斑,起到組件優化器的功能:

1、當出現裂紋或電池片被遮擋時,疊瓦組件的工作溫度比即使具備一定抗熱斑能力的半片組件也要低40-50℃。
2、疊瓦組件相同安裝條件下,表現出更強的抗陰影性能和更優異的發電量。根據環晟的數據顯示,豎向安裝的組件在底部六分之一被遮擋時,完全喪失發電能力,而疊瓦組件還保持著67%的發電能力;當組件橫向排布時,疊瓦組件的陰影遮擋功率損失和陰影占比呈線性關系,而傳統組件遮擋了幾厘米后就導致了約33%的功率損耗(如圖)。


創新疊瓦電池表面優化工藝,另一個優勢是硅片可以進一步減薄而不用考慮電池與焊帶之間的應力。降本之余,也讓環晟目前保持著業內領先的電池串柔性。
隱形冠軍:疊瓦的未來
疊瓦組件在2018年前后小批量在中國光伏市場問世,2019年得到了眾多企業的青睞,但兩年后,做疊瓦的企業不是多了,反而是少了,已有好幾家布局疊瓦組件的企業退出這條賽道。
一方面是由于疊瓦技術難度較大,對導電膠、生產工藝都有很高要求。但這絕不是外界所謂的疊瓦工藝缺陷,因為疊瓦組件已經在國內外最高端的市場和最嚴苛的測試中證明了自己。難度高是因為需要更先進的材料和更智能的制造技術,環晟光伏規劃的2個組件工廠都是集合智能管理、智能物流、智能倉促及自動化生產線與設備與一體的智能化工廠,而且需要企業自行牽頭設計。
另一方面是疊瓦組件不斷提升的專利壁壘。原本SunPower就在疊瓦技術上獲得了百余項的專利,迫使其它廠家只能選擇非最優版型,提高成本或犧牲效率,環晟又在“G12+疊瓦”平臺的基礎上,新獲取了80余項專利授權,這讓疊瓦組件的護城河進一步加深。
所以,疊瓦的未來,將是走小眾而美的路線,高端組件市場的“隱形冠軍”。
210聯盟又添生力軍。
6月3日,上海2021年SNEC展會上,中環股份子公司環晟光伏基于全球領先的“G12+疊瓦”技術平臺,向業內隆重推出了最高功率達到670W的疊瓦3.0組件系列。
據環晟光伏介紹,此次發布的疊瓦組件3.0系列產品針對大型地面電站推出了三款產品,包括針對平坦地形的640W-670W雙面雙玻G12 69P,重量減輕的長度減少10分之一的G12 63P(585W-605W)以及減少五分之一寬度的G12 57.5P(535W-565W);針對分布式電站推出了輕量組件G12 42.5P雙面雙玻(420W)和單玻(395W)兩種。
據環晟光伏介紹,該系列組件經過了6倍以上的IEC加嚴測試,全面兼容PERC、TOPCon、HJT等主流與前沿技術,量產效率達到21%以上,最高達到21.8%以上,高集結度電池排布,相比72片的530W組件可降低系統BOS成本4%以上,LCOE降低2%。
作為新的組件技術,環晟的疊瓦組件到20
20年12月末累計出貨超4GW,國內在領跑者項目和特高壓示范等大型項目中都有活躍表現,海外主要分布在歐洲、澳洲、韓國、日本等國家的高端市場。
環晟光伏表示,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和可靠性驗證,公司決定加速疊瓦組件產能擴張進程:目前投資30億元建設的3GW疊瓦組件智慧工廠已經投產,二期3GW正在規劃中;天津渤龍湖項目設計產能也是6GW,一期投資31億元,計劃2021年6月啟動,2021年底投產。未來環晟疊瓦組件產能將超過20GW。
210超大硅片“G12”技術平臺已經為業內所熟知,不到兩年里推動了產業的全面變革與技術進步,促進產業鏈上各環節企業的聯合創新,打破技術壁壘,通過210技術帶來的價值,反哺創新企業,實現普惠。
而高效疊瓦技術平臺則主要在“IBC等尖端技術、保護疊瓦知識產權,深化疊瓦合作渠道、拓展海外高端市場、高性價比硅片保障”等方面發力。
與引領行業升級的210技術平臺不同,從中環對于疊瓦知識產權的保護來看,該技術的定位,是實現差異化競爭,鞏固已確立的技術優勢,主打高端市場。
高功長效&生而智能:疊瓦組件優勢分析
疊瓦組件有哪些好處?筆者對其特點的概括是:高功長效,生而智能。即高功率、長壽命、智能化。
210超大硅片技術可以稱得上低開高走,從被外界質疑到現在普遍看好,而疊瓦的發展則略有一些差別。
半片組件之所以在極短時間橫掃組件市場,是因為小電流設計、發熱損失、減少遮擋等優勢,疊瓦組件的電流是半片組件的2/5,更能降低內部損耗和工作溫度,可以視作半片組件的加強版。
疊瓦技術剛出現時,業內多為整片組件,半片組件設計還并不流行,采用的也均為普通焊帶。疊瓦以其極高的電池密度和最小的陰影遮擋損失優勢巨大,給傳統廠商帶來不小的壓力。
但這也間接推動了半片組件、小間距及負間距等組件封裝設計和新型焊帶的出現。隨著傳統技術革新,疊瓦組件與常規組件的優勢略有縮小,但仍然可以稱作是目前最佳的組件版型。
所以,疊瓦3.0系列670W的功率優勢只是一方面,真正無可替代、優勢巨大的地方在于“長效”和“智能”兩方面。
疊瓦組件的“長效”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1、較小的光伏電池可優化電力,通過在部分陰影下保持較低的溫度延長組件壽命,降低衰減,提高發電能力;
2、柔性導電膠抗熱脹冷縮能力更出色;
3、傳統組件隱裂裂紋主要集中于焊帶及電池邊緣進行擴散,環晟疊瓦組件采用創新電池表面優化工藝,沒有焊帶帶來的應力,同時電池長度短,限制隱裂擴散,并通過導電膠聯結,保證即使出現隱裂,也能夠保證電流導通。
這也是為什么更注重長期價值而非單純看價格的高端市場,疊瓦組件受歡迎的原因。近年來疊瓦組件成本控制優異,大有以更高效率、具有優勢的終端價格對市場進行降維打擊,打通了高端市場與主流市場之間的臺階,以主流市場的產品價格,擁有高端市場的產品價值,未來可期。
疊瓦組件另外一個明顯優勢就是從結構本身就更加智能,可以有效減少遮擋損失和抗熱斑,起到組件優化器的功能:

1、當出現裂紋或電池片被遮擋時,疊瓦組件的工作溫度比即使具備一定抗熱斑能力的半片組件也要低40-50℃。
2、疊瓦組件相同安裝條件下,表現出更強的抗陰影性能和更優異的發電量。根據環晟的數據顯示,豎向安裝的組件在底部六分之一被遮擋時,完全喪失發電能力,而疊瓦組件還保持著67%的發電能力;當組件橫向排布時,疊瓦組件的陰影遮擋功率損失和陰影占比呈線性關系,而傳統組件遮擋了幾厘米后就導致了約33%的功率損耗(如圖)。


3、在雨雪天氣及高緯度地帶,疊瓦組件更容易保持發電能力。
創新疊瓦電池表面優化工藝,另一個優勢是硅片可以進一步減薄而不用考慮電池與焊帶之間的應力。降本之余,也讓環晟目前保持著業內領先的電池串柔性。
隱形冠軍:疊瓦的未來
疊瓦組件在2018年前后小批量在中國光伏市場問世,2019年得到了眾多企業的青睞,但兩年后,做疊瓦的企業不是多了,反而是少了,已有好幾家布局疊瓦組件的企業退出這條賽道。
一方面是由于疊瓦技術難度較大,對導電膠、生產工藝都有很高要求。但這絕不是外界所謂的疊瓦工藝缺陷,因為疊瓦組件已經在國內外最高端的市場和最嚴苛的測試中證明了自己。難度高是因為需要更先進的材料和更智能的制造技術,環晟光伏規劃的2個組件工廠都是集合智能管理、智能物流、智能倉促及自動化生產線與設備與一體的智能化工廠,而且需要企業自行牽頭設計。
另一方面是疊瓦組件不斷提升的專利壁壘。原本SunPower就在疊瓦技術上獲得了百余項的專利,迫使其它廠家只能選擇非最優版型,提高成本或犧牲效率,環晟又在“G12+疊瓦”平臺的基礎上,新獲取了80余項專利授權,這讓疊瓦組件的護城河進一步加深。
所以,疊瓦的未來,將是走小眾而美的路線,高端組件市場的“隱形冠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