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新能源網編輯團隊,每日呈現光伏、風電、儲能、氫能重要新聞速覽!更多相關新聞請登錄世紀新能源網(www.isoboards.com),投稿郵箱news@ne21.com。
光伏
5月25日,特變電工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公司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將建設佛子山一期100MW項目、凈潭100MW項目、張北一期100MW風電項目、張北二期100MW風電項目、潛江漁洋100MW項目,總投資約28.41億元。具體來看,佛子山一期100MW項目總投資42,201.14萬元;凈潭100MW項目總投資43,101.23萬元;張北一期100MW風電項目總投資80,176.56萬元;張北二期100MW風電項目總投資76,510.37萬元;潛江漁洋100MW項目總投資42,107.30萬元。
隆基股份5月24日盤后公告,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1年5月21日晚和5月22日凌晨,云南大理州漾濞縣和青海果洛州瑪多縣分別發生最高震級6.4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和7.4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鑒于公司單晶硅棒、硅片生產基地主要集中于寧夏(銀川、中寧)和云南(麗江、保山、曲靖、楚雄),此次地震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了一定影響,預計影響公司5月單晶硅片產量1.2億片,約占公司當月單晶硅片產量的10%,目前未有人員傷亡。
5月24日上機數據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公開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24.7億元,將用于包頭年產10GW單晶硅拉晶及配套生產項目。公告顯示,此包頭年產10GW單晶硅拉晶及配套生產項目將采用高拉速、超大投料直拉單晶工藝等技術,并選用國內技術領先的全自動單晶爐、數控金剛線切片機等光伏制造和加工設備進行生產,結合蒙西地區電力資源以及產業集群效應,形成10GW單晶硅片產能目標。
5月23日,中環股份發布關于云南、青海地震對公司生產制造影響的公告,公告稱,5月21日云南地震未對公司生產制造產生影響。5月22日青海地震對公司生產制造產生了影響,地震導致公司內蒙古光伏產業園光伏單晶硅生產基地生產中的部分單晶爐臺發生斷苞、燜堝等異常情況。經排查,此次地震預計影響公司五月份產量約0.13GW。同時,公告指出,地震后,中環股份已經及時啟動《生產處理應急方案》逐步恢復產能設備。公司購買了財產保險等相關保險,已第一時間向保險公司提交損失理賠申請。
5月20日,廣州市人民政府發布《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 廣州高新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辦法》,文件指出,對納入監管的重點用能單位實施節能降耗,最高補貼1000萬元。文件還指出,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應用方(屋頂方)按照項目裝機容量給予一次性補貼,補貼標準為0.2元/瓦。單個項目最高補貼200萬元。由應用方(屋頂方)于項目并網后在線持續運行6個月以上后提出申請。
風電
5月23日,越南寧順正勝50MW風電項目首臺機組通過越南國家電網調測驗收,成功并網發電。項目由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總承包建設,采用運達股份13臺WD147-3000 機型和3臺WD147-3600機型。
5月20日,維斯塔斯在天津機艙工廠成功下線了第一臺EnVentus機艙。EnVentus平臺代表了維斯塔斯下一代創新技術,建立在維斯塔斯2MW、4MW平臺基礎之上,EnVentus平臺可以通過先進的模塊化設計更高效地滿足客戶的定制化需求。一臺機組每年可減少7500噸二氧化碳排向大氣,相當于減少了5000輛客車每年的排放量。
近日,節能風電決定投資建設中節能甘肅天水秦州華岐 25MW 分散式風電項目和中節能山東平原二期 50MW 風電項目,總投資額為 56,722.12 萬元。
近日,長嶺縣委常委、縣政府黨組成員姜云祥與明陽智慧能源集團監事長兼北京潔源公司副董事長劉連玉在上海簽訂長嶺縣新能源產業項目投資協議。按照協議約定,明陽智能將投資近160億元建設風電制造業產業基地、同步開發150萬千瓦新能源發電項目;同時根據長嶺縣化工園區建設進度,另匹配規劃開發50萬千瓦風光儲氫燃一體化綠電項目,打造明陽集團北方產業基地。
儲能
5月24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億緯亞洲與永瑞、Glaucous、華友國際鈷業、LINDO簽署《印尼華宇鎳鈷紅土鎳礦濕法冶煉項目合資協議》。該項目規模為年產約12萬噸鎳金屬量的產品和約1.5萬噸鈷金屬量的產品。
5月23日,華友鈷業發布公告稱,擬向杭州鴻源購買其持有的天津巴莫科技38.6175%的股權,交易價格約為13.51億元。公告指出,巴莫科技 38.6175%的股權對應的注冊資本為7642.18萬元,華友控股同意將持有的巴莫科技26.4047%股權代表的表決權等權利委托給華友鈷業行使。
5月23日,山東省最大加氫站——山東泰山鋼鐵集團加氫母站在山東濟南萊蕪區投產運行。該加氫母站項目投資6000萬元,采取前站后廠業務模式,在原有的99.999%高純氫基礎上再設置PSA純化系統,建有1000Nm³/h氫氣純化裝置1套、氫氣檢測實驗室(檢測中心)1座和2臺加氫機、4臺壓縮機、2套儲氫瓶組等多臺(套)設備。該站12小時加注能力達1200公斤,充裝能力945公斤,能夠輻射周邊150公里范圍的近百輛氫能車輛需求。
日前,蔚藍鋰芯在接受投資者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現有電池年產能近4億顆,產線處于滿產狀態。張家港工廠二期新建產能約3億顆,年底投產后,合計將達到7億顆左右。淮安工廠一期6億顆目標將于明年年底逐步投產。
日前,新日股份相關負責人向廣東省電動車商會調研組透露,爭取三年內公司旗下電動自行車全部切換成鋰電池。“2021年鋰電兩輪車(的份額)會提升至50%,2022年會提升至80%”。
光伏
5月25日,特變電工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公司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將建設佛子山一期100MW項目、凈潭100MW項目、張北一期100MW風電項目、張北二期100MW風電項目、潛江漁洋100MW項目,總投資約28.41億元。具體來看,佛子山一期100MW項目總投資42,201.14萬元;凈潭100MW項目總投資43,101.23萬元;張北一期100MW風電項目總投資80,176.56萬元;張北二期100MW風電項目總投資76,510.37萬元;潛江漁洋100MW項目總投資42,107.30萬元。
隆基股份5月24日盤后公告,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1年5月21日晚和5月22日凌晨,云南大理州漾濞縣和青海果洛州瑪多縣分別發生最高震級6.4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和7.4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鑒于公司單晶硅棒、硅片生產基地主要集中于寧夏(銀川、中寧)和云南(麗江、保山、曲靖、楚雄),此次地震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了一定影響,預計影響公司5月單晶硅片產量1.2億片,約占公司當月單晶硅片產量的10%,目前未有人員傷亡。
5月24日上機數據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公開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24.7億元,將用于包頭年產10GW單晶硅拉晶及配套生產項目。公告顯示,此包頭年產10GW單晶硅拉晶及配套生產項目將采用高拉速、超大投料直拉單晶工藝等技術,并選用國內技術領先的全自動單晶爐、數控金剛線切片機等光伏制造和加工設備進行生產,結合蒙西地區電力資源以及產業集群效應,形成10GW單晶硅片產能目標。
5月23日,中環股份發布關于云南、青海地震對公司生產制造影響的公告,公告稱,5月21日云南地震未對公司生產制造產生影響。5月22日青海地震對公司生產制造產生了影響,地震導致公司內蒙古光伏產業園光伏單晶硅生產基地生產中的部分單晶爐臺發生斷苞、燜堝等異常情況。經排查,此次地震預計影響公司五月份產量約0.13GW。同時,公告指出,地震后,中環股份已經及時啟動《生產處理應急方案》逐步恢復產能設備。公司購買了財產保險等相關保險,已第一時間向保險公司提交損失理賠申請。
5月20日,廣州市人民政府發布《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 廣州高新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辦法》,文件指出,對納入監管的重點用能單位實施節能降耗,最高補貼1000萬元。文件還指出,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應用方(屋頂方)按照項目裝機容量給予一次性補貼,補貼標準為0.2元/瓦。單個項目最高補貼200萬元。由應用方(屋頂方)于項目并網后在線持續運行6個月以上后提出申請。
風電
5月23日,越南寧順正勝50MW風電項目首臺機組通過越南國家電網調測驗收,成功并網發電。項目由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總承包建設,采用運達股份13臺WD147-3000 機型和3臺WD147-3600機型。
5月20日,維斯塔斯在天津機艙工廠成功下線了第一臺EnVentus機艙。EnVentus平臺代表了維斯塔斯下一代創新技術,建立在維斯塔斯2MW、4MW平臺基礎之上,EnVentus平臺可以通過先進的模塊化設計更高效地滿足客戶的定制化需求。一臺機組每年可減少7500噸二氧化碳排向大氣,相當于減少了5000輛客車每年的排放量。
近日,節能風電決定投資建設中節能甘肅天水秦州華岐 25MW 分散式風電項目和中節能山東平原二期 50MW 風電項目,總投資額為 56,722.12 萬元。
近日,長嶺縣委常委、縣政府黨組成員姜云祥與明陽智慧能源集團監事長兼北京潔源公司副董事長劉連玉在上海簽訂長嶺縣新能源產業項目投資協議。按照協議約定,明陽智能將投資近160億元建設風電制造業產業基地、同步開發150萬千瓦新能源發電項目;同時根據長嶺縣化工園區建設進度,另匹配規劃開發50萬千瓦風光儲氫燃一體化綠電項目,打造明陽集團北方產業基地。
儲能
5月24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億緯亞洲與永瑞、Glaucous、華友國際鈷業、LINDO簽署《印尼華宇鎳鈷紅土鎳礦濕法冶煉項目合資協議》。該項目規模為年產約12萬噸鎳金屬量的產品和約1.5萬噸鈷金屬量的產品。
5月23日,華友鈷業發布公告稱,擬向杭州鴻源購買其持有的天津巴莫科技38.6175%的股權,交易價格約為13.51億元。公告指出,巴莫科技 38.6175%的股權對應的注冊資本為7642.18萬元,華友控股同意將持有的巴莫科技26.4047%股權代表的表決權等權利委托給華友鈷業行使。
5月23日,山東省最大加氫站——山東泰山鋼鐵集團加氫母站在山東濟南萊蕪區投產運行。該加氫母站項目投資6000萬元,采取前站后廠業務模式,在原有的99.999%高純氫基礎上再設置PSA純化系統,建有1000Nm³/h氫氣純化裝置1套、氫氣檢測實驗室(檢測中心)1座和2臺加氫機、4臺壓縮機、2套儲氫瓶組等多臺(套)設備。該站12小時加注能力達1200公斤,充裝能力945公斤,能夠輻射周邊150公里范圍的近百輛氫能車輛需求。
日前,蔚藍鋰芯在接受投資者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現有電池年產能近4億顆,產線處于滿產狀態。張家港工廠二期新建產能約3億顆,年底投產后,合計將達到7億顆左右。淮安工廠一期6億顆目標將于明年年底逐步投產。
日前,新日股份相關負責人向廣東省電動車商會調研組透露,爭取三年內公司旗下電動自行車全部切換成鋰電池。“2021年鋰電兩輪車(的份額)會提升至50%,2022年會提升至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