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氫能觀察主辦的CHEC2021世紀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大會上,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副會長、法國液化空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路躍兵以《氫能——能源轉型的關鍵》為主題進行了演講。
在演講中,路躍兵重點申明氫能是未來能源轉型的核心,并就這一觀點進行了闡述。
大背景:發展氫能的必然趨勢
從國際大背景來看,我們首先面臨的是能源轉型的問題。全球能源結構未來要從高碳向低碳,甚至零碳進行轉型。同時,全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和各國布局未來能源產業革命的發展,以及世界各國在未來科技與產業中占據先機、取得競爭優勢的迫切需求,使得發展氫能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另一方面,國內的大背景也昭示了發展氫能的必要性。能源轉型對中國來說尤其重要,因為中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碳排放量極大,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也會造成能源安全方面的問題。
在以上因素的影響下,習近平總書記于去年9月22號第一次表態:中國要在“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而后這一目標被多次強調,并于2021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發布的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被列為八項重點任務之一。
大布局:國家與公司的氫能戰略
目前,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地區都在進行著氫能的布局。美國能源部發布《氫項目計劃》為氫研發與示范提供戰略框架,歐盟也發布了2020年《歐盟氫能戰略》為工業生產、交通運輸等領域實現去碳化。各國氫能布局也包括韓國的《氫經濟發展路線圖》,以及日本2017年發布的《氫能基本戰略》——其意在建立一個“氫能社會”,設立2019年底130座加氫站的目標。
中國在氫能戰略方面也進行了大布局。除了力爭實現“2030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之外,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2021-2025的“十四五”規劃也提出:在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路躍兵指出,近些時日中國的各個省、各個市甚至部分縣里面都已經開始做氫能戰略的規劃,這反映出中國正積極進行著氫能戰略的大布局。
法國液化空氣集團(Air Liquide)同樣在進行氫能的布局。2017年1月成立的“國際氫能委員會”(Hydrogen Council)是最早倡導發展氫能、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氫能組織,成立至今已經有超過40名成員,法國液化空氣集團是其發起者和首批成員之一。
液空集團將致力于自身氫能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同各個主要公司達成了戰略聯盟,和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全球的氫能生態系統。路躍兵表示,液空集團已與豐田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在中國也同中石化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于2019年簽署合作備忘錄,合資成立了氫能公司。
大趨勢:能源轉型中氫能的關鍵作用
把氫能作為未來產業和未來能源已成為全球能源發展的大趨勢。這是由于氫能本身具有巨大的潛力,其能量密度高、可儲存可反應、清潔零排,能靈活高效地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在長途運輸/化工鋼鐵等減排困難產業方面可作為其脫碳方法。此外,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具有不易儲存及不穩定的特征,氫能可以對其進行調節。
因此,氫能經濟發展十分迅速,據統計,截至2020年,全球約70億美金公共資金投入氫能發展相關領域。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制氫成本預計下降60%。
路躍兵表示,“國際氫能委員會”通過委托得到了一個關于未來大趨勢的研究報告。報告表明,到2050年,氫能在能源轉型中將起關鍵作用,要占到能源需求的18%,年度減排能達到60億噸左右,創造3000萬的就業,并且在氫氣和設備方面實現25,00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
大產業:氫能產業規模化
氫能發展的關鍵是規模化,基于氫能產業現在的發展趨勢,路躍兵有信心地認為,在未來,氫能市場的規模化將邁出扎實的一步。
路躍兵說:“氫能全產業鏈的示意圖就更顯示出來,未來它將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不管是從上游中游還是下游的交通、電力、電源和各種領域都能看出,氫能發展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趨勢非常清晰。”
然而,路躍兵又強調到,即便如此,現如今氫能的發展也依舊面臨著許多挑戰,這些挑戰必須通過創新來得到解決。
大創新:政策先行,氫能創新
氫能的創新包括政策創新、技術創新及市場創新,其中政策創新是最重要的創新。而商業模式要如何適應不同應用場景的問題也需要通過創新來解決。
要發展氫能,路躍兵認為有以下幾個關鍵的因素:第一,技術要通過科研工作持續地創新;第二,成本要大幅下降,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協同要加強;第三,則是最重要的政策,比如現在我們講的“以獎代補”。
為什么政策這么重要?首先氫能是一個未來產業,其次它兼顧了私有的商業的利益,也兼顧了公共的利益,所以它需要政策的巨大支持。譬如大家經常說的“有車沒站,有站沒車”這一雞和蛋的問題,這一僵局不能完全依賴于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私人資本來解決,而是需要政策的推動。
液化空氣集團:大力發展氫能業務,助力“雙碳”目標
“液化空氣集團作為世界500強的企業,從1902年開始到現在服務于工業、醫療、保健、電子、半導體等行業,能源轉化目前還是其中比較小的一個方面,但是我們未來會做得很大。這是我們已有的全球業務的布局。”路躍兵說。
現在液空集團全球氫能的業務是20億歐元,到2035年,要達到60億歐元,在低碳供應鏈方面要有80億歐元。目前來看,氫能將是能源發展方面一個巨大的領域,擁有巨大的商機。液空集團也期待著與各方進行合作,共同把氫能搭建好,為“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
(本文根據嘉賓演講內容整理,未經嘉賓審核)
在演講中,路躍兵重點申明氫能是未來能源轉型的核心,并就這一觀點進行了闡述。

大背景:發展氫能的必然趨勢
從國際大背景來看,我們首先面臨的是能源轉型的問題。全球能源結構未來要從高碳向低碳,甚至零碳進行轉型。同時,全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和各國布局未來能源產業革命的發展,以及世界各國在未來科技與產業中占據先機、取得競爭優勢的迫切需求,使得發展氫能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另一方面,國內的大背景也昭示了發展氫能的必要性。能源轉型對中國來說尤其重要,因為中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碳排放量極大,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也會造成能源安全方面的問題。

在以上因素的影響下,習近平總書記于去年9月22號第一次表態:中國要在“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而后這一目標被多次強調,并于2021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發布的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被列為八項重點任務之一。
大布局:國家與公司的氫能戰略
目前,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地區都在進行著氫能的布局。美國能源部發布《氫項目計劃》為氫研發與示范提供戰略框架,歐盟也發布了2020年《歐盟氫能戰略》為工業生產、交通運輸等領域實現去碳化。各國氫能布局也包括韓國的《氫經濟發展路線圖》,以及日本2017年發布的《氫能基本戰略》——其意在建立一個“氫能社會”,設立2019年底130座加氫站的目標。
中國在氫能戰略方面也進行了大布局。除了力爭實現“2030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之外,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2021-2025的“十四五”規劃也提出:在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路躍兵指出,近些時日中國的各個省、各個市甚至部分縣里面都已經開始做氫能戰略的規劃,這反映出中國正積極進行著氫能戰略的大布局。

法國液化空氣集團(Air Liquide)同樣在進行氫能的布局。2017年1月成立的“國際氫能委員會”(Hydrogen Council)是最早倡導發展氫能、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氫能組織,成立至今已經有超過40名成員,法國液化空氣集團是其發起者和首批成員之一。
液空集團將致力于自身氫能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同各個主要公司達成了戰略聯盟,和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全球的氫能生態系統。路躍兵表示,液空集團已與豐田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在中國也同中石化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于2019年簽署合作備忘錄,合資成立了氫能公司。
大趨勢:能源轉型中氫能的關鍵作用
把氫能作為未來產業和未來能源已成為全球能源發展的大趨勢。這是由于氫能本身具有巨大的潛力,其能量密度高、可儲存可反應、清潔零排,能靈活高效地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在長途運輸/化工鋼鐵等減排困難產業方面可作為其脫碳方法。此外,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具有不易儲存及不穩定的特征,氫能可以對其進行調節。
因此,氫能經濟發展十分迅速,據統計,截至2020年,全球約70億美金公共資金投入氫能發展相關領域。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制氫成本預計下降60%。
路躍兵表示,“國際氫能委員會”通過委托得到了一個關于未來大趨勢的研究報告。報告表明,到2050年,氫能在能源轉型中將起關鍵作用,要占到能源需求的18%,年度減排能達到60億噸左右,創造3000萬的就業,并且在氫氣和設備方面實現25,00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
大產業:氫能產業規模化
氫能發展的關鍵是規模化,基于氫能產業現在的發展趨勢,路躍兵有信心地認為,在未來,氫能市場的規模化將邁出扎實的一步。

路躍兵說:“氫能全產業鏈的示意圖就更顯示出來,未來它將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不管是從上游中游還是下游的交通、電力、電源和各種領域都能看出,氫能發展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趨勢非常清晰。”
然而,路躍兵又強調到,即便如此,現如今氫能的發展也依舊面臨著許多挑戰,這些挑戰必須通過創新來得到解決。
大創新:政策先行,氫能創新
氫能的創新包括政策創新、技術創新及市場創新,其中政策創新是最重要的創新。而商業模式要如何適應不同應用場景的問題也需要通過創新來解決。
要發展氫能,路躍兵認為有以下幾個關鍵的因素:第一,技術要通過科研工作持續地創新;第二,成本要大幅下降,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協同要加強;第三,則是最重要的政策,比如現在我們講的“以獎代補”。
為什么政策這么重要?首先氫能是一個未來產業,其次它兼顧了私有的商業的利益,也兼顧了公共的利益,所以它需要政策的巨大支持。譬如大家經常說的“有車沒站,有站沒車”這一雞和蛋的問題,這一僵局不能完全依賴于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私人資本來解決,而是需要政策的推動。
液化空氣集團:大力發展氫能業務,助力“雙碳”目標
“液化空氣集團作為世界500強的企業,從1902年開始到現在服務于工業、醫療、保健、電子、半導體等行業,能源轉化目前還是其中比較小的一個方面,但是我們未來會做得很大。這是我們已有的全球業務的布局。”路躍兵說。
現在液空集團全球氫能的業務是20億歐元,到2035年,要達到60億歐元,在低碳供應鏈方面要有80億歐元。目前來看,氫能將是能源發展方面一個巨大的領域,擁有巨大的商機。液空集團也期待著與各方進行合作,共同把氫能搭建好,為“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
(本文根據嘉賓演講內容整理,未經嘉賓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