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煙臺蓬萊、威海乳山相繼提出打造北方海上風電母港之后,4月29日,山東省屬企業“雙招雙引”(北京)推介會在京舉行,山東港口與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意欲再造山東省海上風電母港。
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是國家能源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在清潔能源開發及運營、氫能開發及運營、投資管理、產業基金等方面經驗豐富,正全力打造“以新能源為核心,氫能、綜合智慧能源為兩極,投資平臺為新引擎”的國華投資公司特色發展模式,努力建設世界一流清潔能源投資運營商。
按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山東港口與國華能源將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引領,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為主線,貫徹落實新舊動能轉換關于發展新能源產業的要求,緊緊圍繞山東省能源發展規劃、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在山東海上風電項目開發、港區及周邊風電光伏項目開發、打造“碳達峰、碳中和”示范性港口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實現合作共贏。
——打造山東省海上風電母港。結合山東省海上風電規劃,依托山東港口碼頭、岸線、土地等資源優勢,規劃建設山東省海上風電母港,開發海上風電及陸上裝備產業園,配備庫房及裝配場地,提供海碼頭吊裝、海上安裝及運維等服務,助力山東省海上風電產業協同發展。
——開發建設港口及周邊區域風電和光伏項目。以山東港口渤海灣集團所轄濰坊港、東營港、濱州港為試點,合理規劃港區及周邊區域風電、光伏項目。充分結合地方新能源規劃及地方政府的經濟發展需求,開發集中式風電、光伏項目資源,助力合作雙方及地方政府高質量發展。
——打造“碳達峰、碳中和”綠色示范港口。雙方將以青島港為試點,根據“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規劃,結合國華投資在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綜合智慧能源管理、氫能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及開發經驗,構建綠色能源供給、綠色能源消費、綠色運輸等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智能管控系統,將青島港打造為清潔能源與港區融合發展的綜合智慧能源產業示范港、“碳達峰、碳中和”示范港,并在山東港口所屬其他港口復制推廣。
煙臺蓬萊是山東最早提出打造海上風電母港的城市。蓬萊依海而興,有天然深水良港,海洋資源稟賦突出。結合自身地域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特點,蓬萊規劃建設了“蓬萊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暨中國北方風電母港”項目產業園。
據介紹,項目產業園利用蓬萊港現有5個泊位和大金重工3個碼頭,建設15萬平方米的公用集港堆場;在大金重工西側區域,建設防波堤和高樁形式的滿堂式碼頭,兩港共規劃6個泊位(1個10萬噸、2個5萬噸、1個2萬噸和2個5000噸),直接連通深海水道。園區總體規劃布局分為風電設備裝配制造區、科研培訓運維區、辦公生活區和風電母港,致力于打造一座集新能源科研、裝備制造、檢測、運維、培訓等產業于一體的中國北方海上風電母港。
2020年9月,東方電氣風電(山東)有限公司生產制造的山東省海上風電首支葉片——7MW-B910A型葉片成功下線,成為國內首個開始批量產出此功率等級葉片的生產制造基地,標志著“蓬萊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項目產業園傾力打造的中國北方風電母港已進入新階段。
威海乳山是第二個提出打造海上風電母港的城市。乳山隸屬山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三大基地之一的半島南基地,海上風場風力條件好、資源豐富,風場離岸距離在30公里以上,均在中遠海海域范圍內。在資源優勢和優先發展的契機下,該項目致力打造以風電整機制造為龍頭的環海產業帶和集綜合性海上資源開發、海洋觀光等為一體的環海能源帶,建設大型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制造與裝配中心等9大“裝配制造中心”,形成以整機裝備為龍頭的產業集群,驅動產業鏈資源的快速集聚,并持續延伸打造相關海洋綜合能源產業。
乳山口港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擁有2萬噸級泊位2個,正在結合山東省港口一體化發展要求,對乳山港進行改造擴建,推進2個5萬噸級泊位建設,為未來大型海工裝備、海上風機設備下水,大型風機裝備堆放提供保障。日前,華能山東半島南4號海上風電項目10臺單機風電機組陸地存儲及預組裝中轉運輸項目落戶乳山口港,開創了乳山港大件貨物裝卸轉運的先河。
2021年4月23日,乳山市新能源產業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明陽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光伏發電等4個重點新能源項目順利簽約,為進一步推動乳山市海上風電資源開發和產業建設,打造千億級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建設北方海上風電母港,也再次吹響了號角。

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是國家能源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在清潔能源開發及運營、氫能開發及運營、投資管理、產業基金等方面經驗豐富,正全力打造“以新能源為核心,氫能、綜合智慧能源為兩極,投資平臺為新引擎”的國華投資公司特色發展模式,努力建設世界一流清潔能源投資運營商。
按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山東港口與國華能源將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引領,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為主線,貫徹落實新舊動能轉換關于發展新能源產業的要求,緊緊圍繞山東省能源發展規劃、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在山東海上風電項目開發、港區及周邊風電光伏項目開發、打造“碳達峰、碳中和”示范性港口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實現合作共贏。
——打造山東省海上風電母港。結合山東省海上風電規劃,依托山東港口碼頭、岸線、土地等資源優勢,規劃建設山東省海上風電母港,開發海上風電及陸上裝備產業園,配備庫房及裝配場地,提供海碼頭吊裝、海上安裝及運維等服務,助力山東省海上風電產業協同發展。
——開發建設港口及周邊區域風電和光伏項目。以山東港口渤海灣集團所轄濰坊港、東營港、濱州港為試點,合理規劃港區及周邊區域風電、光伏項目。充分結合地方新能源規劃及地方政府的經濟發展需求,開發集中式風電、光伏項目資源,助力合作雙方及地方政府高質量發展。
——打造“碳達峰、碳中和”綠色示范港口。雙方將以青島港為試點,根據“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規劃,結合國華投資在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綜合智慧能源管理、氫能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及開發經驗,構建綠色能源供給、綠色能源消費、綠色運輸等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智能管控系統,將青島港打造為清潔能源與港區融合發展的綜合智慧能源產業示范港、“碳達峰、碳中和”示范港,并在山東港口所屬其他港口復制推廣。
煙臺蓬萊是山東最早提出打造海上風電母港的城市。蓬萊依海而興,有天然深水良港,海洋資源稟賦突出。結合自身地域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特點,蓬萊規劃建設了“蓬萊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暨中國北方風電母港”項目產業園。

據介紹,項目產業園利用蓬萊港現有5個泊位和大金重工3個碼頭,建設15萬平方米的公用集港堆場;在大金重工西側區域,建設防波堤和高樁形式的滿堂式碼頭,兩港共規劃6個泊位(1個10萬噸、2個5萬噸、1個2萬噸和2個5000噸),直接連通深海水道。園區總體規劃布局分為風電設備裝配制造區、科研培訓運維區、辦公生活區和風電母港,致力于打造一座集新能源科研、裝備制造、檢測、運維、培訓等產業于一體的中國北方海上風電母港。

2020年9月,東方電氣風電(山東)有限公司生產制造的山東省海上風電首支葉片——7MW-B910A型葉片成功下線,成為國內首個開始批量產出此功率等級葉片的生產制造基地,標志著“蓬萊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項目產業園傾力打造的中國北方風電母港已進入新階段。

威海乳山是第二個提出打造海上風電母港的城市。乳山隸屬山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三大基地之一的半島南基地,海上風場風力條件好、資源豐富,風場離岸距離在30公里以上,均在中遠海海域范圍內。在資源優勢和優先發展的契機下,該項目致力打造以風電整機制造為龍頭的環海產業帶和集綜合性海上資源開發、海洋觀光等為一體的環海能源帶,建設大型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制造與裝配中心等9大“裝配制造中心”,形成以整機裝備為龍頭的產業集群,驅動產業鏈資源的快速集聚,并持續延伸打造相關海洋綜合能源產業。

乳山口港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擁有2萬噸級泊位2個,正在結合山東省港口一體化發展要求,對乳山港進行改造擴建,推進2個5萬噸級泊位建設,為未來大型海工裝備、海上風機設備下水,大型風機裝備堆放提供保障。日前,華能山東半島南4號海上風電項目10臺單機風電機組陸地存儲及預組裝中轉運輸項目落戶乳山口港,開創了乳山港大件貨物裝卸轉運的先河。

2021年4月23日,乳山市新能源產業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明陽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光伏發電等4個重點新能源項目順利簽約,為進一步推動乳山市海上風電資源開發和產業建設,打造千億級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建設北方海上風電母港,也再次吹響了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