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剪刀差”下,電子行業漲價已不再是新聞。其中“電子產品之母”PCB產業首當其沖。作為PCB材料成本占比最重的覆銅板,也擋不住上游漲勢,其直接材料中市況最為火熱的就屬銅箔。
據《電子時報》最新報道,覆銅板供應鏈直言,現在銅箔處于嚴重供不應求的狀態,交期不斷拉長之馀,價格漲幅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業內人士表示,以一向對市場供需最敏感的中國大陸地區銅箔供應鏈為例,一日三價不夸張。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標準銅箔漲幅僅限于一般應用,尚未蔓延至高頻高速相關的低表面粗糙度銅箔(VLP)、極低表面粗糙度銅箔(HVLP)內,且不論是電子銅箔、鋰電銅箔加工費,都還未及2017年高點。
若5G基地臺、交換器、伺服器等相關運用爆發,相對合格供應商家數更少、產能更稀缺的高頻高速材料加入戰場,勢必加劇下游覆銅板、PCB廠已經相當緊張市場情緒。在新設的銅箔產能還沒到位前,供不應求有望成2-3年內的常態。
銅價+加工費雙重驅動 銅箔廠漲價各憑本事
據了解,依照制程來論,銅箔可分為“電解銅箔”及“壓延銅箔”,而電解銅箔又可依應用分為鋰電池用的鋰電銅箔,以及用于PCB產業的電子銅箔。
銅箔定價主要由銅價和加工費組成,其中銅因應用廣泛,價格受到全球經濟和貨幣政策的影響較大,而加工費是銅箔廠商和覆銅板廠商根據市場供需情況磋商的價格,下游覆銅板、PCB、電池芯廠家所感受到的漲幅有加乘效應。
銅價方面,國際銅價,從2020年3月探底達每公噸約4600美元后,在2021年2月創高突破每公噸9300美元,目前約在每公噸8700-9150美元的區間徘迴,單位漲幅超過85%。
加工費方面,一般而言多以大宗規格品報價,電子銅箔多數以1盎司(35)的銅箔加工費作為基礎來討論漲幅,而鋰電銅箔則會參考8、6的報價。
綜合供應鏈消息,若單論加工費,鋰電銅箔從2020年低點截至2021年3月,漲幅約有30-40%;電子銅箔相對鋰電銅箔漲勢更兇,主要因為宅經濟動能強勁,加上車市回溫帶動銅箔用量更高的車用PCB。
另外廠商報價方面,今年一季度“隨行就市”氛圍漸濃,例如公司每天會公布35的加工費基準,再根據客戶需求,針對18、15、12等不同規格做價格商議,銅箔廠不會輕易亮出加工費底牌。
根據業內人士觀察,從現階段銅箔市況來看,已經沒有什么所謂龍頭廠商漲價多少才可以跟進,眾廠家現在就是各憑本事,至于價格談得漂不漂亮,關鍵在業務能力,最終還是回到自己的產銷分配、實質庫存。
銅箔價格維持高位 需求新動能已現
展望后市,國金證券樊志遠團隊3月24日報告指出,綜合銅價和加工費的判斷,認為今年銅箔價格仍然會維持在高位:
銅價當前價格已經突破歷史高位,疫情負面影響減弱后價格有望松動;加工費尚未超過2017年高點,且根據產業鏈調研,產業內電子銅箔新產能要等到第三季度開出、第四季度完全釋放,因此認為銅箔加工費上漲趨勢會持續至至少第四季度。
同時,電動車、高頻高速應用也已蓄勢待發,銅箔需求端動能十足。調研機構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預測,2021-2031年全球電解銅箔的年符合增長率將達9.6%,主要動能便來自PCB中的銅箔用量增加與電動車滲透率提升所帶動的鋰電池成長。
數據顯示,在汽車產業受疫情影響呈現雙位數年衰退時,全球電動車市場卻逆勢繳出年增43%的成績,市場解讀這是一個關鍵轉折。另據IHS預估,2021年電動車電池市場規模約235GWh,較2020年增加80%,自然也帶動鋰電銅箔需求。
據了解,鋰電銅箔約占鋰電池總質量和總成本的13%和8%,據東方證券分析師劉洋1月31日報告預測,2020-2022年全球鋰電銅箔需求量將分別達17.1、22.3、26.1萬噸,年復合增速為23%。
供給方面,2020年底全球鋰電銅箔總產能約40萬噸,2020-2022年全球鋰電銅箔總產能年復合增速約為18%,行業供需格局中長期將持續向好。其中中國大陸、韓國產能合計占比高達87%,2021-2022年新增產能也主要來自這兩個地區。
此外,隨著電動汽車和儲能行業快速發展以及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需求提升,鋰電銅箔,特別是4.5微米等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行業或將具備中長期的成長性,而產品高端、具備擴張潛力的行業龍頭將具備中長期的投資機會。
據《電子時報》最新報道,覆銅板供應鏈直言,現在銅箔處于嚴重供不應求的狀態,交期不斷拉長之馀,價格漲幅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業內人士表示,以一向對市場供需最敏感的中國大陸地區銅箔供應鏈為例,一日三價不夸張。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標準銅箔漲幅僅限于一般應用,尚未蔓延至高頻高速相關的低表面粗糙度銅箔(VLP)、極低表面粗糙度銅箔(HVLP)內,且不論是電子銅箔、鋰電銅箔加工費,都還未及2017年高點。
若5G基地臺、交換器、伺服器等相關運用爆發,相對合格供應商家數更少、產能更稀缺的高頻高速材料加入戰場,勢必加劇下游覆銅板、PCB廠已經相當緊張市場情緒。在新設的銅箔產能還沒到位前,供不應求有望成2-3年內的常態。
銅價+加工費雙重驅動 銅箔廠漲價各憑本事
據了解,依照制程來論,銅箔可分為“電解銅箔”及“壓延銅箔”,而電解銅箔又可依應用分為鋰電池用的鋰電銅箔,以及用于PCB產業的電子銅箔。
銅箔定價主要由銅價和加工費組成,其中銅因應用廣泛,價格受到全球經濟和貨幣政策的影響較大,而加工費是銅箔廠商和覆銅板廠商根據市場供需情況磋商的價格,下游覆銅板、PCB、電池芯廠家所感受到的漲幅有加乘效應。
銅價方面,國際銅價,從2020年3月探底達每公噸約4600美元后,在2021年2月創高突破每公噸9300美元,目前約在每公噸8700-9150美元的區間徘迴,單位漲幅超過85%。
加工費方面,一般而言多以大宗規格品報價,電子銅箔多數以1盎司(35)的銅箔加工費作為基礎來討論漲幅,而鋰電銅箔則會參考8、6的報價。
綜合供應鏈消息,若單論加工費,鋰電銅箔從2020年低點截至2021年3月,漲幅約有30-40%;電子銅箔相對鋰電銅箔漲勢更兇,主要因為宅經濟動能強勁,加上車市回溫帶動銅箔用量更高的車用PCB。
另外廠商報價方面,今年一季度“隨行就市”氛圍漸濃,例如公司每天會公布35的加工費基準,再根據客戶需求,針對18、15、12等不同規格做價格商議,銅箔廠不會輕易亮出加工費底牌。
根據業內人士觀察,從現階段銅箔市況來看,已經沒有什么所謂龍頭廠商漲價多少才可以跟進,眾廠家現在就是各憑本事,至于價格談得漂不漂亮,關鍵在業務能力,最終還是回到自己的產銷分配、實質庫存。
銅箔價格維持高位 需求新動能已現
展望后市,國金證券樊志遠團隊3月24日報告指出,綜合銅價和加工費的判斷,認為今年銅箔價格仍然會維持在高位:
銅價當前價格已經突破歷史高位,疫情負面影響減弱后價格有望松動;加工費尚未超過2017年高點,且根據產業鏈調研,產業內電子銅箔新產能要等到第三季度開出、第四季度完全釋放,因此認為銅箔加工費上漲趨勢會持續至至少第四季度。
同時,電動車、高頻高速應用也已蓄勢待發,銅箔需求端動能十足。調研機構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預測,2021-2031年全球電解銅箔的年符合增長率將達9.6%,主要動能便來自PCB中的銅箔用量增加與電動車滲透率提升所帶動的鋰電池成長。
數據顯示,在汽車產業受疫情影響呈現雙位數年衰退時,全球電動車市場卻逆勢繳出年增43%的成績,市場解讀這是一個關鍵轉折。另據IHS預估,2021年電動車電池市場規模約235GWh,較2020年增加80%,自然也帶動鋰電銅箔需求。
據了解,鋰電銅箔約占鋰電池總質量和總成本的13%和8%,據東方證券分析師劉洋1月31日報告預測,2020-2022年全球鋰電銅箔需求量將分別達17.1、22.3、26.1萬噸,年復合增速為23%。
供給方面,2020年底全球鋰電銅箔總產能約40萬噸,2020-2022年全球鋰電銅箔總產能年復合增速約為18%,行業供需格局中長期將持續向好。其中中國大陸、韓國產能合計占比高達87%,2021-2022年新增產能也主要來自這兩個地區。
此外,隨著電動汽車和儲能行業快速發展以及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需求提升,鋰電銅箔,特別是4.5微米等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行業或將具備中長期的成長性,而產品高端、具備擴張潛力的行業龍頭將具備中長期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