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觀察消息:4月12日,內蒙古賽思普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0.9億元,歷時16個月建設,國內首條氫基熔融還原高純生鐵生產線正式建成,并且試運行投產。
烏海市政府副市長孫昊及海勃灣區主要領導出席試運行投產儀式及座談會。此項目的投產標志著國內傳統的“碳冶金”向新型的“氫冶金”轉變的關鍵前沿技術已經被突破。
據了解,該項目響應“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滿足“超低排放”的要求,實施氫基熔融還原冶煉技術,是世界鋼鐵工業發展的前沿技術之一,是世界首創,該工藝與傳統高爐相比具有大幅度降低碳排放、節能、環保等優勢,是國家發改委《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版》中鼓勵類產業,其產品超高純鑄造生鐵是國家工信部發布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9版)》中的第35項,是國家重點發展的金屬材料,同時熔融還原冶煉技術也是國家科技部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中重點支持的領域。
內蒙古賽思普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06月17日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5000萬人民幣元,是全國知名企業北京建龍重工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建龍集團")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單位,全聯冶金商會會長單位。據該集團公布的數據顯示,該集團產業涵蓋多種資源勘探、開采、選礦、冶煉、加工、機電產品制造等完整產業鏈條,目前擁有1800萬噸礦石(鐵、銅、鉬、釩、磷礦等)的開采和選礦能力、3200萬噸粗鋼冶煉和軋材能力、200萬載重噸造船能力、1500萬千瓦防爆電機和風力電機制造能力,以及1.5萬噸五氧化二釩的冶煉能力、360萬噸焦炭生產能力等。
烏海市政府副市長孫昊及海勃灣區主要領導出席試運行投產儀式及座談會。此項目的投產標志著國內傳統的“碳冶金”向新型的“氫冶金”轉變的關鍵前沿技術已經被突破。

據了解,該項目響應“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滿足“超低排放”的要求,實施氫基熔融還原冶煉技術,是世界鋼鐵工業發展的前沿技術之一,是世界首創,該工藝與傳統高爐相比具有大幅度降低碳排放、節能、環保等優勢,是國家發改委《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版》中鼓勵類產業,其產品超高純鑄造生鐵是國家工信部發布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9版)》中的第35項,是國家重點發展的金屬材料,同時熔融還原冶煉技術也是國家科技部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中重點支持的領域。
內蒙古賽思普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06月17日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5000萬人民幣元,是全國知名企業北京建龍重工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建龍集團")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單位,全聯冶金商會會長單位。據該集團公布的數據顯示,該集團產業涵蓋多種資源勘探、開采、選礦、冶煉、加工、機電產品制造等完整產業鏈條,目前擁有1800萬噸礦石(鐵、銅、鉬、釩、磷礦等)的開采和選礦能力、3200萬噸粗鋼冶煉和軋材能力、200萬載重噸造船能力、1500萬千瓦防爆電機和風力電機制造能力,以及1.5萬噸五氧化二釩的冶煉能力、360萬噸焦炭生產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