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公司與宜春經開區管委會達成投資協議,擬在宜春市投建年產7000噸金屬鋰及鋰材項目。此前,公司已在宜春建有全球最大的金屬鋰生產基地,本次擴產將進一步生產規模和市場份額。
投建年產7000噸金屬鋰及鋰材項目
按照協議約定,上述項目實施主體為全資子公司宜春贛鋒鋰業有限公司,采取分期建設方式,新建金屬鋰熔鹽電解、金屬鋰低溫真空蒸餾提純、鋰系列合金、固態鋰電池負極材料等生產線。
據悉,項目擬總用地約500畝,宜春經開區管委會將根據項目的進展和需要逐步供地,并成立項目服務領導小組,為贛鋒鋰業協調項目建設中的周邊關系,為項目提供優惠和獎勵政策。
作為鋰系列產品供應最齊全的制造商之一,贛鋒鋰業金屬鋰產能為1600噸,排名全球第一。2020年,公司金屬鋰產能利用率十分充足,高達98.58%,擴產需求強烈。隨著前述年產7000噸金屬鋰及鋰材項目的建設及投產,公司金屬鋰產能或將實現質的飛躍。
目前,公司金屬鋰相關產品主要用于鋰電池負極材料、醫藥反應催化劑、合金及其他工業品材料,客戶包括電池制造商及醫藥企業。
在本次金屬鋰項目的建設內容中,“固態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項頗為顯眼。一直以來,固態電池被業內認為是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國軒高科等鋰電企業競相布局。今年年初,蔚來表示新款車型ET7將配備半固態電池更是將相關概念推上風口。
在年度報告中,贛鋒鋰業表示,固態鋰電池業務是公司動力電池業務板塊未來發展的重點,2019年已投資建成了年產億瓦時級的第一代固態鋰電池研發中試生產線。不過鋰電池業務所用的負極材料、正極材料及電解液生產主要來自于外購,本次公司提出建設固態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上述材料的自給。
全產業鏈布局釋放紅利
電動汽車電池及儲能電池需求的迅猛增長為全球鋰化合物及金屬鋰市場提供了大量機會,而贛鋒鋰業基于鋰生態的全產業鏈布局正逐步迎來紅利釋放期。
2020年,公司實現營收55.24億元,同比增長3.41%;歸母凈利潤為10.25億元,同比上升186.16%。其中,公司鋰電池業務營收12.68億元,同比增長110.3%,毛利率也上浮1.57個百分點至15.36%。
資料顯示,公司擁有五大類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能力,業務貫穿上游鋰資源開發、中游鋰鹽深加工及金屬鋰冶煉、下游鋰電池制造及退役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等多個領域,特斯拉、寶馬、德國大眾等均與公司達成了長期戰略合作。
目前,公司在全球擁有9大生產基地,分布于江西、廣東、江蘇、阿根廷等多地,客戶近年來,為滿足鋰產品快速增長的需求,公司通過新建生產線和現有生產線技術改造等方式,持續擴產產能。截至2020年末,贛鋒鋰業碳酸鋰年設計產能為4.05萬噸;氫氧化鋰年設計產能為8.1萬噸;金屬鋰為1600噸。
不僅如此,在上游鋰資源供應領域,贛鋒鋰業分別在澳大利亞、阿根廷、愛爾蘭、墨西哥和我國青海、江西等地,掌控多塊優質鋰礦資源,形成了穩定的原材料供應體系。
需要關注的是,本次項目的落戶地宜春,被譽為“亞洲鋰都”,正致力于將鋰電新能源發展為首位產業。今年3月,國軒高科與宜春市經開區管委會達成投資協議,擬在當地建設鋰電產業園及供應鏈區域總部,實現全產業鏈及供應鏈本土化,同時與宜春國資旗下的宜春礦業成立合資公司,專注鋰礦資源開發等業務。
投建年產7000噸金屬鋰及鋰材項目
按照協議約定,上述項目實施主體為全資子公司宜春贛鋒鋰業有限公司,采取分期建設方式,新建金屬鋰熔鹽電解、金屬鋰低溫真空蒸餾提純、鋰系列合金、固態鋰電池負極材料等生產線。
據悉,項目擬總用地約500畝,宜春經開區管委會將根據項目的進展和需要逐步供地,并成立項目服務領導小組,為贛鋒鋰業協調項目建設中的周邊關系,為項目提供優惠和獎勵政策。
作為鋰系列產品供應最齊全的制造商之一,贛鋒鋰業金屬鋰產能為1600噸,排名全球第一。2020年,公司金屬鋰產能利用率十分充足,高達98.58%,擴產需求強烈。隨著前述年產7000噸金屬鋰及鋰材項目的建設及投產,公司金屬鋰產能或將實現質的飛躍。
目前,公司金屬鋰相關產品主要用于鋰電池負極材料、醫藥反應催化劑、合金及其他工業品材料,客戶包括電池制造商及醫藥企業。
在本次金屬鋰項目的建設內容中,“固態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項頗為顯眼。一直以來,固態電池被業內認為是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國軒高科等鋰電企業競相布局。今年年初,蔚來表示新款車型ET7將配備半固態電池更是將相關概念推上風口。
在年度報告中,贛鋒鋰業表示,固態鋰電池業務是公司動力電池業務板塊未來發展的重點,2019年已投資建成了年產億瓦時級的第一代固態鋰電池研發中試生產線。不過鋰電池業務所用的負極材料、正極材料及電解液生產主要來自于外購,本次公司提出建設固態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上述材料的自給。
全產業鏈布局釋放紅利
電動汽車電池及儲能電池需求的迅猛增長為全球鋰化合物及金屬鋰市場提供了大量機會,而贛鋒鋰業基于鋰生態的全產業鏈布局正逐步迎來紅利釋放期。
2020年,公司實現營收55.24億元,同比增長3.41%;歸母凈利潤為10.25億元,同比上升186.16%。其中,公司鋰電池業務營收12.68億元,同比增長110.3%,毛利率也上浮1.57個百分點至15.36%。
資料顯示,公司擁有五大類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能力,業務貫穿上游鋰資源開發、中游鋰鹽深加工及金屬鋰冶煉、下游鋰電池制造及退役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等多個領域,特斯拉、寶馬、德國大眾等均與公司達成了長期戰略合作。
目前,公司在全球擁有9大生產基地,分布于江西、廣東、江蘇、阿根廷等多地,客戶近年來,為滿足鋰產品快速增長的需求,公司通過新建生產線和現有生產線技術改造等方式,持續擴產產能。截至2020年末,贛鋒鋰業碳酸鋰年設計產能為4.05萬噸;氫氧化鋰年設計產能為8.1萬噸;金屬鋰為1600噸。
不僅如此,在上游鋰資源供應領域,贛鋒鋰業分別在澳大利亞、阿根廷、愛爾蘭、墨西哥和我國青海、江西等地,掌控多塊優質鋰礦資源,形成了穩定的原材料供應體系。
需要關注的是,本次項目的落戶地宜春,被譽為“亞洲鋰都”,正致力于將鋰電新能源發展為首位產業。今年3月,國軒高科與宜春市經開區管委會達成投資協議,擬在當地建設鋰電產業園及供應鏈區域總部,實現全產業鏈及供應鏈本土化,同時與宜春國資旗下的宜春礦業成立合資公司,專注鋰礦資源開發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