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可離網型風/光/氫燃料電池直流互聯與穩定控制技術”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暨啟動會在杭州召開,這是國家電網公司牽頭承擔的首個氫能相關的國家重點項目。
該項目由浙江電科院技術推進,浙江寧波供電公司落地實施,將在寧波建成“氫電耦合直流微網示范工程”。浙江寧波供電公司加強項目團隊與地方政府的溝通互動,積極開展項目攻關,打造“綠電”造“綠氫”、“綠氫”再發電的能源互補體系,加快推動寧波“雙碳”政策落地。
何謂“綠氫”?當前,我國商用氫氣96%以上從化石燃料中制取,制氫過程中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一定的環境污染,這類氫氣被稱為“灰氫”。而通過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將水電解制成氫氣和氧氣,并將氫氣儲存起來,當電網需要時,再將儲存的氫氣通過不同方式轉換為電能輸送上網,這便是“綠電”造“綠氫”,“綠氫”再發電。
此前,國家電網公司正式發布“雙碳”行動方案,推動電力綠色轉型勢必要在能源供給側和消費側深度脫碳。供給側方面,以電網為平臺,通過氫能和可再生能源耦合運行,促進可再生能源就地或并網消納;消費側方面,氫在交通、化工、鋼鐵、半導體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實現氫能替代和能效提升將成為必然之勢。
慈溪氫電耦合直流微網示范工程所要實現的目標即是如此。該工程突破氫電耦合直流微網在安全、穩定、經濟運行方面關鍵技術,自主研發高效電解制氫系統、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氫能與電池混合儲能、多端口直流換流器等核心裝備,將電、氫、熱等能源網絡中的生產、存儲、消費等環節互聯互通,實現綠電制氫、電熱氫高效聯供、車網靈活互動、離網長周期運行等多功能協同轉化與調配,形成以電為中心的電氫熱耦合能源互聯網示范。
據悉,該工程每日制氫規模可超100千克、供熱能力超120千瓦,滿足10輛氫能燃料電池汽車加氫、50輛純電動汽車直流快充對電網的沖擊需求,在制氫、儲氫、用氫等環節的規模均位于省內氫能示范工程首位,裝備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且是完完全全的中國“智”造。
目前,該工程落戶在慈溪濱海經濟開發區氫能產業園,并計劃在2022年6月前建設成為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氫能直流微網示范基地,提供氫能關鍵設備國產化的技術驗證。
未來,該工程將與寧波氫能上下游產業布局高度契合,形成集科研、制取、儲運、交易、應用一體化的“零碳”氫能產業體系,為寧波加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基地貢獻來自寧波電力的綠色能量。
該項目由浙江電科院技術推進,浙江寧波供電公司落地實施,將在寧波建成“氫電耦合直流微網示范工程”。浙江寧波供電公司加強項目團隊與地方政府的溝通互動,積極開展項目攻關,打造“綠電”造“綠氫”、“綠氫”再發電的能源互補體系,加快推動寧波“雙碳”政策落地。
何謂“綠氫”?當前,我國商用氫氣96%以上從化石燃料中制取,制氫過程中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一定的環境污染,這類氫氣被稱為“灰氫”。而通過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將水電解制成氫氣和氧氣,并將氫氣儲存起來,當電網需要時,再將儲存的氫氣通過不同方式轉換為電能輸送上網,這便是“綠電”造“綠氫”,“綠氫”再發電。
此前,國家電網公司正式發布“雙碳”行動方案,推動電力綠色轉型勢必要在能源供給側和消費側深度脫碳。供給側方面,以電網為平臺,通過氫能和可再生能源耦合運行,促進可再生能源就地或并網消納;消費側方面,氫在交通、化工、鋼鐵、半導體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實現氫能替代和能效提升將成為必然之勢。
慈溪氫電耦合直流微網示范工程所要實現的目標即是如此。該工程突破氫電耦合直流微網在安全、穩定、經濟運行方面關鍵技術,自主研發高效電解制氫系統、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氫能與電池混合儲能、多端口直流換流器等核心裝備,將電、氫、熱等能源網絡中的生產、存儲、消費等環節互聯互通,實現綠電制氫、電熱氫高效聯供、車網靈活互動、離網長周期運行等多功能協同轉化與調配,形成以電為中心的電氫熱耦合能源互聯網示范。
據悉,該工程每日制氫規模可超100千克、供熱能力超120千瓦,滿足10輛氫能燃料電池汽車加氫、50輛純電動汽車直流快充對電網的沖擊需求,在制氫、儲氫、用氫等環節的規模均位于省內氫能示范工程首位,裝備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且是完完全全的中國“智”造。
目前,該工程落戶在慈溪濱海經濟開發區氫能產業園,并計劃在2022年6月前建設成為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氫能直流微網示范基地,提供氫能關鍵設備國產化的技術驗證。
未來,該工程將與寧波氫能上下游產業布局高度契合,形成集科研、制取、儲運、交易、應用一體化的“零碳”氫能產業體系,為寧波加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基地貢獻來自寧波電力的綠色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