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許多汽車公司都在投資開發電動汽車,這將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電動汽車需要使用具有高性能、耐用性和能效的大型可充電電池。然而,近年來由于原材料供不應求,尤其是作為主要正極成分的鈷(Co),電池成本不斷上漲。工程師和化學家一直在尋找替代材料,以取代普通正極中的鈷,用于可充電電池。為了有效替代鈷,這些材料應具有類似性能,但成本更低或更易獲得。
據外媒報道,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和中國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以更好地了解鈷在可充電電池中所起的作用,為設計新的無鈷正極提供信息。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探討鈷在專門設計的系統中起到的作用,如富鈷正極和用錳替代的無鈷正極。”
目前提出的許多無鈷正極中都含有大量鋰或鎂,其中一些很有希望取代鈷基正極,但因容量和穩定性不足,往往不適合大規模投入商用。因此,大多數探索無鈷替代材料的研究都集中在層狀氧化物正極上,例如富鎳層狀氧化物正極。通常情況下,富鎳層狀氧化物正極具有高容量和高能量密度。但是,直接用鎳取代鈷已證實不可行,因為這會導致電池的性能和熱穩定性大幅下降。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希望深入了解,為什么鈷能在電池正極中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找到可以實現類似性能的可替代性富鎳成分,為可充電電池設計更好的無鈷正極。
研究人員通過最先進的方法來識別鈷的內在屬性,并將相關過程與富鎳無鈷正極中發生的過程進行比較。以往研究表明,正極中含有大量鎳,可能導致電池容量衰減得更快。然而,本次研究發現,在高電壓下,鈷實際上比鎳更具破壞性。研究人員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鈷在快速容量和/或結構退化方面起到了不可否認的作用,并且鈷在高電壓下比鎳更具破壞性。”此外,用錳替代鈷,可以有效減輕破壞性影響,并實現更好的高電壓性能。
總體而言,該團隊發現一系列形態和結構降解機制,可以解釋為什么富鈷正極的容量隨著時間推移迅速衰減。這項研究對于設計高性能、低成本的無鈷電池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這些發現的基礎上,研究人員提出一系列無鈷正極材料,并驗證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將來有望應用于可充電電池,并大規模投入商用。

(圖片來源:pkusz)
據外媒報道,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和中國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以更好地了解鈷在可充電電池中所起的作用,為設計新的無鈷正極提供信息。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探討鈷在專門設計的系統中起到的作用,如富鈷正極和用錳替代的無鈷正極。”
目前提出的許多無鈷正極中都含有大量鋰或鎂,其中一些很有希望取代鈷基正極,但因容量和穩定性不足,往往不適合大規模投入商用。因此,大多數探索無鈷替代材料的研究都集中在層狀氧化物正極上,例如富鎳層狀氧化物正極。通常情況下,富鎳層狀氧化物正極具有高容量和高能量密度。但是,直接用鎳取代鈷已證實不可行,因為這會導致電池的性能和熱穩定性大幅下降。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希望深入了解,為什么鈷能在電池正極中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找到可以實現類似性能的可替代性富鎳成分,為可充電電池設計更好的無鈷正極。
研究人員通過最先進的方法來識別鈷的內在屬性,并將相關過程與富鎳無鈷正極中發生的過程進行比較。以往研究表明,正極中含有大量鎳,可能導致電池容量衰減得更快。然而,本次研究發現,在高電壓下,鈷實際上比鎳更具破壞性。研究人員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鈷在快速容量和/或結構退化方面起到了不可否認的作用,并且鈷在高電壓下比鎳更具破壞性。”此外,用錳替代鈷,可以有效減輕破壞性影響,并實現更好的高電壓性能。
總體而言,該團隊發現一系列形態和結構降解機制,可以解釋為什么富鈷正極的容量隨著時間推移迅速衰減。這項研究對于設計高性能、低成本的無鈷電池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這些發現的基礎上,研究人員提出一系列無鈷正極材料,并驗證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將來有望應用于可充電電池,并大規模投入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