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多晶硅報價續漲,多晶硅均價已站穩每公斤14美元以上水準,推動硅芯片價格也持續上升,對下游的電池及模塊廠商也造成成本上漲的壓力,太陽能模塊企業除了與客戶溝通盼可反應成本之外,也預估價格可在第二季至第三季回穩,整體太陽能內需市場在能源轉型政策大前提下,今年安裝量看好,隨著企業擬大力搶攻太陽能電站安裝的標案下,也盼價格可在第二季至第三季回穩,保有電站投資的內部報酬率維持一定水準。
多晶硅目前全球的供給主要集中在中國,約有十家硅材大廠,代表廠商包括協鑫、通威及大全新能源,目前以純度較高的單晶硅材價格漲幅較高,也連帶拉高多晶硅材價格走高,海外運菲戈漲之下,非中國區的硅材料也持續上漲;受多晶硅價格上漲,同樣掌握全球主要產能的中國硅芯片,報價仍持續往上,主要廠商為中環、隆基。
臺灣目前太陽能生產主要以中下游為主,電池的生產商包括中美晶、茂迪、聯合再生、元晶等,但電池生產主要交給自家模塊生產所需,以符合太陽能申請政府批量購買費率可享有“made in Taiwan”產品的額外加乘補貼。
隨著報價持續上漲,加上大型電站陸續進入拉貨期,太陽能模塊企業一方面在新訂單希望反應成本上漲,已簽約模塊訂單能盼能與太陽能系統工程廠商重新議價,聯合再生董事長洪傳獻認為,上游硅材料價格有望第二季止穩,部分較保守的企業,看上漲趨勢回穩恐怕要待第三季。
今年預估添加的電站安裝量可達2.5G,不只政府政策支持,民營企業認同裝設太陽能自給自足用電的氛圍也有上升趨勢,大型半導體企業、臺商回流的新建廠房、廠區也擬往綠建筑方向設計,太陽能企業一方面擬增加力道搶太陽能內需市場大餅,包括聯合再生、元晶、茂迪今年都會有新產能加入,但另一方面也盼上游成本上漲趨勢可于第二季后持穩,以鎖定下游模塊、電站利潤,維持獲利表現。
多晶硅目前全球的供給主要集中在中國,約有十家硅材大廠,代表廠商包括協鑫、通威及大全新能源,目前以純度較高的單晶硅材價格漲幅較高,也連帶拉高多晶硅材價格走高,海外運菲戈漲之下,非中國區的硅材料也持續上漲;受多晶硅價格上漲,同樣掌握全球主要產能的中國硅芯片,報價仍持續往上,主要廠商為中環、隆基。
臺灣目前太陽能生產主要以中下游為主,電池的生產商包括中美晶、茂迪、聯合再生、元晶等,但電池生產主要交給自家模塊生產所需,以符合太陽能申請政府批量購買費率可享有“made in Taiwan”產品的額外加乘補貼。
隨著報價持續上漲,加上大型電站陸續進入拉貨期,太陽能模塊企業一方面在新訂單希望反應成本上漲,已簽約模塊訂單能盼能與太陽能系統工程廠商重新議價,聯合再生董事長洪傳獻認為,上游硅材料價格有望第二季止穩,部分較保守的企業,看上漲趨勢回穩恐怕要待第三季。
今年預估添加的電站安裝量可達2.5G,不只政府政策支持,民營企業認同裝設太陽能自給自足用電的氛圍也有上升趨勢,大型半導體企業、臺商回流的新建廠房、廠區也擬往綠建筑方向設計,太陽能企業一方面擬增加力道搶太陽能內需市場大餅,包括聯合再生、元晶、茂迪今年都會有新產能加入,但另一方面也盼上游成本上漲趨勢可于第二季后持穩,以鎖定下游模塊、電站利潤,維持獲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