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换脸,又黄又大又爽a片三年片,毛茸茸的撤尿,麻豆短视频传媒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能源轉型的影響:阻礙抑或促進?

   2021-03-18 中國電力企業管理張 銳19350
核心提示: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人類遭遇的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各國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國際格局和人類社會面貌發生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人類遭遇的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各國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國際格局和人類社會面貌發生著快速變化。截至2020年8月底,全球能源系統展現出抗壓的韌性,各國的能源服務基本維持正常運行,但能源系統的未來面臨一個更加復雜多元、充滿不確定性的局面。無論從學術研究還是產業實務的角度,都有必要及時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能源轉型造成了怎樣的影響,這場危機是否或將如何改變既有的轉型態勢,以及不同門類的能源產業能否在這場危機中找到快速復蘇的路徑。

當前的不少分析呈現“兩極化”的傾向:一類觀點可能過于樂觀,認為此次疫情是各國能源轉型的“催化劑”,促使全球的化石能源需求已經達峰或將很快達峰,清潔能源對煤炭、石油的替代將大幅提速,全球碳排放的規模至少將不再增長;另一類觀點強調能源轉型無法幸免于疫情的破壞性影響,很多國家無力推進轉型進程,仍將繼續依賴甚至加大開發化石能源,全球能源轉型可能會被推遲數年乃至更長的時間。上述觀點盡管基于部分事實或趨勢,但其可信度在全球疫情尚未平息的當下仍顯得比較單薄。新冠肺炎疫情對能源轉型的影響需要長時間持續的觀察,應避免倉促給出一個方向性的結論,同時也要考慮不同區域、國家的受災情況及各自的能源利用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的阻礙作用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能源轉型帶來以下較為直接的挑戰:

全球投資放緩

持續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全球經濟,直接削弱整個能源領域的短期投資前景。國際能源署在2020年5月下旬曾預測,2020年全球能源投資規模將下降20%,相當于損失近4000億美元,出現有歷史記錄以來最大的投資降幅。這一預測被廣泛引用,但到9月已經顯得比較保守,因為當時的分析并未充分預見到疫情在全球(尤其是在發達國家)的擴散程度和持續時間。從實際發生的情況看,一些清潔能源門類的投資出現顯著下滑。根據彭博社新能源財經的統計,2020年上半年,盡管全球非水清潔能源的投資仍保持了5%的同比增長,但全球陸上風電投資同比下滑21%,至375億美元,太陽能發電投資下滑12%,至547億美元,生物質和廢棄物發電的投資下降了34%,至37億美元。

各類投資主體的投資能力勢必受到影響。首先,一些國家提供財政支持的能力下降。原本用于發展基礎設施的公共資金大幅轉移到了醫療衛生、社會福利領域來應對燃眉之急。例如,非洲每年面臨1000億美元左右的基礎設施投資缺口,隨著疫情在非洲的蔓延,一些財政本已吃緊的國家只能縮減包括清潔能源項目在內的基建投資。石油價格暴跌重創中東產油國的財政收入,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等國家面對入不敷出的國庫,已經延緩多個政府投資的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在美國的俄亥俄州、密蘇里州,一些民眾要求州政府停止正在執行的能效提升計劃,將相關預算直接補貼居民電費,緩解困難民眾的生活壓力。其次,電力領域的一些公用事業企業由于電費收入或財政補貼的減少,面臨較為艱難的經營困境,只能推遲或暫停建設清潔能源設施的計劃,這種情況在拉美、非洲國家尤為突出。再次,經濟下行的情況會限制部分消費者的“綠色消費”能力,使他們只能推遲采購清潔能源產品(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太陽能熱水器)的計劃。例如,美國的家用光伏市場已出現類似2008年經濟危機之后的消費退潮,第二季度的產品安裝量預計下降48%。

清潔能源裝備的供應鏈承受較大壓力

不少國家受制于全球普遍的“鎖國”“封關”等措施,清潔能源裝備的供應鏈出現了停產斷供、到貨不足、價格震蕩等情況,進而阻礙能源項目的落地。2020年3月下旬,由于美國本土多個清潔能源裝備工廠停產,包括逆變器在內的安裝組件嚴重短缺,導致組件的價格上漲15%。同時,土耳其的地熱開發遭遇到設備進口中斷的困境,原計劃年內完工的項目面臨逾期交付的風險。在尼日利亞,從4月起,由于貨運港口的關閉和陸上交通的阻隔,從中、德、美等國家進口的設備(主要為太陽能電池板、逆變器、智能電表)無法按時運抵目的地,嚴重影響當地離網能源開發商的業務開展。2020年第一季度,印度由于供應短缺和物流問題,其光伏產品的進口額同比暴跌77%至1.51億美元,直接導致該國一季度新增光伏裝機下降了43%。8月底,歐盟委員會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由于疫情的諸多影響,用于制造電池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的原材料(尤其鋰和鈷)出現供應短缺風險,有可能威脅歐盟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政治目標。

一些國家加大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一些國家的政府、化石能源利益集團以國家能源安全、經濟下行壓力、基礎設施建設存在健康風險等為由,繼續加強對化石能源產業的扶持,有意無意地拖延能源轉型的部署。例如,2020年3月,波蘭高級官員提出,歐盟應廢除其碳排放交易體系,或將波蘭暫時排除在外,以便讓自己的國家騰出資金抗擊疫情;4月,波蘭政府向歐盟遞交了一份文件,強調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破壞能源安全性,降低清潔能源轉型的速度”。作為歐洲能源轉型最為懈怠的國家,波蘭的上述言論無疑是抓住疫情這個契機為本國開脫,試圖繼續抗拒歐盟對其施加的壓力,維護尾大不掉的煤炭產業。再如,5月,南非國家電力公司以現有發電能力不足、疫情阻礙新能源開發為由,將三座大型煤電廠的關停時間推遲到2030年,按之前的計劃,這三座電廠應在2020~2026年期間關停。有些國家對化石能源寄托了復蘇經濟的希望。秘魯政府于2020年8月通過了促進石油勘探和開采的新政策,旨在進一步吸引外國投資。從秘魯執政者看來,擴大本土石油開發就是短期內開源節流的便捷手段,他們目前無法顧及能源轉型、低碳發展方面的議題。

相關國際合作難以開展

當今世界的能源轉型離不開緊密的國際合作,各國都需要通過積極的對外行動,或引進外部資金與技術,或加強技術聯合研發與新標準制定,或開拓自身產品及工程服務的海外市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了各種合作的延宕或中斷,尤其阻礙一些發展中國家爭取投資、援助。例如,2020年5月,緬甸面向外國投資者推出了30個光伏電站的招標計劃,旨在大幅提升該國太陽能發電能力。但是,由于現有的管制措施,有意愿的外國競標者和供應商難以進入緬甸或勘測地塊,緬甸能源部只能將原定的投標截止日期從2020年6月18日推遲到2020年7月17日。另外,相關的國際治理活動也被弱化。據筆者觀察與工作來往,自疫情在全球擴散以來,國際能源署、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等組織只能通過線上論壇、發布研究報告等“非接觸”形式維持業務開展,難以推進一些具有較強實質影響的活動,如對發展中國家的能力培養、促進清潔能源項目融資、協助項目策劃等。


新冠肺炎疫情的促進作用

從目前情況看,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大多是暫時的、局部的、可逆的,并未改變全球能源轉型的升級態勢;相反,這場疫情創造了一些難得的、不在產業規劃范疇內的機遇,促進了能源結構的變革。

促進多國發電結構的清潔化

在疫情流行期間,由于大量工商業活動的暫停,各國的電力消費出現了持續的“星期天模式”,即以規模較小的居民用電為主,全社會用電量普遍下降兩成以上。在電力供過于求的情況下,電網運營商自然轉向最便宜的能源類型。不少國家(尤其歐洲國家)風能、太陽能的發電成本已經低于常規電力邊際成本,加之得到政府補貼的支持,其經濟性遠勝于化石燃料的發電機組。因此,清潔能源迎來了一次超常規的發展機遇,2020年上半年,全球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占到全球總發電量的9.8%,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14%,是2015年上半年水平(4.6%)的兩倍。具體到不同區域和國家,2020年上半年,歐盟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其發電總量的40%,而化石燃料的占比縮減到34%,清潔能源的發電占比在該區域首次超過化石燃料。同期,在意大利、德國、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家,清潔能源的發電份額都創下新紀錄,德國的比例更是高達55.8%。英國在4~6月期間創造了全國67天無煤電消費的記錄,清潔能源在一季度發電量中的占比增至新高位——47%。2020年前5個月,清潔能源占到美國總發電量的25.3%,實現新突破;預計清潔能源的發電占比將從2019年的17%上升到2020年的20%,而煤電的占比從24%下降到18%,該國煤炭產量跌到57年來的最低點。盡管中國整體的發電結構并未出現明顯變化,但一些能源轉型條件較好的省份進行著積極嘗試:2020年上半年,新疆消納清潔能源366億千瓦時,占全部售電量的57%,創歷史最好水平;同期,青海清潔能源發電量占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的84%,該省7月份連續31天全清潔能源供電。

低油價加速石油產業轉型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石油行業的打壓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地緣政治事件或突發威脅,一舉削弱主要產油國、國際石油巨頭對國際市場的操控能力。從2020年1月起,國際原油價格步入了一路暴跌的軌道,4月21日出現了史上首次原油期貨價格跌成負數的情況。即使“OPEC+”達成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產協議,但受制于疫情的持續惡化,全球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內將難以改變,低油價在較長一段時間或成常態。在疫情前,BP公司對2021~2050年的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的預期為70美元/桶,而現在已將這一價格修訂為55美元/桶??鐕凸久媾R嚴峻的經營壓力,2020年上半年,荷蘭皇家殼牌、BP、??松梨?、道達爾、雪佛龍和康菲石油六家跨國石油公司共虧損545.72億美元,這是現代石油公司有史以來最差的一次半年報。

面對疫情引發的變局,全球石油巨頭紛紛調整核心業務的布局,尤其歐洲三大國際石油公司去油氣化、剝離高碳油氣資產的趨勢十分顯著。2020年4月,法國道達爾公司提出“大能源公司”戰略,將業務重心從石油板塊轉移,打造全球領先的天然氣發電和新能源公司,預計2030年擁有20%的清潔能源資產。同月,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宣布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計劃,開始籌建一個專注于清潔能源的業務部門。殼牌公司還暫停了墨西哥灣和北海兩個大型油氣開發,表示兩個項目在目前油價的狀態下毫無經濟性可言。BP公司的轉型決心更加堅決,于8月宣布未來不再新增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目的國;預計2030年石油和天然氣日產量較2019年減少40%;持續擴大清潔能源的開發規模,到2025年公司兩成以上的資本將用于低碳轉型業務。該公司另一項指標性的行動是將其全球化工業務以50億美元出售給英力士公司,終結自身“石化一體化”的產業鏈條,從下游環節減少對石油業務的依賴。在此次疫情中,一些公司已經收獲業務轉型的好處,如道達爾2020年上半年的石油零售業務下降了四成,但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板塊業務收入卻同比增長了21%,貢獻了整體營業收入的40%。公司轉型的步伐也并非全球一致,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兩家北美公司暫無業務重塑的計劃,仍把增加股息和提高石油產量作為投資重點。

多國追求疫情后的經濟綠色復蘇

不少區域組織和國家已經提出后疫情時代的經濟刺激計劃,并將促進能源轉型作為重點,有望為全球轉型注入了更多動能。

歐盟及其多數成員國在綠色復蘇方面最為積極。2020年7月27日,歐盟通過了數額高達7500億歐元的“下一代歐盟”經濟刺激方案,這一由歐盟領導層和法德等大國竭力促成的方案,其核心在于保證歐盟轉型速度不減緩,能源技術上的全球優勢不削弱,歐盟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不因疫情而動搖。該方案中1/4的資金已明確用于歐盟的“綠色復蘇計劃”和公平過渡基金。“綠色復蘇計劃”早在2019年底開始啟動,在疫情后仍被歐盟委員會列為“按原計劃實施”的優先事項,主要促進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筑翻新,在近期優先對成員國公共建筑進行節能改造;二是清潔能源及氫能,具體包括提供一項為期2年、裝機容量15吉瓦的清潔能源招標項目,對氫能研究與技術創新投資6.5億歐元;三是清潔交通,提出了清潔能源汽車采購計劃、清潔能源汽車投資基金和擴建電動車充電樁計劃,預計需投入1000億歐元左右。公平過渡基金主要用于支持高度依賴化石燃料產業的地區發展低碳產業,目前批準的投資金額為174億歐元。在成員國層面,德國于6月3日推出了一項1300億歐元的刺激方案,包括氫能領域投入90億歐元、購買電動汽車的補貼力度翻一倍、擴大海上風電裝機等實施要點,旨在把應對經濟衰退與發展低碳經濟做緊密結合;法國于9月3日宣布了10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三大復蘇任務之一為“推動實現法國綠色經濟的領先地位”,計劃拿出300億歐元用于更環保的能源政策。

綠色復蘇的趨勢在世界其他經濟體十分普遍。盡管特朗普政府一貫對清潔能源開發持消極態度,但在5月初,美國內政部以較高效率批準了該國最大的太陽能項目——“雙子座太陽能項目”,內政部長戴維·伯恩哈特表示“項目的批準是特朗普向重啟經濟邁進和過渡的又一步”。在美國參議院,70多位共和黨、民主黨議員正在聯合推動“美國能源創新法案”,該法案希望爭取到超過240億美元的財政授權,以推動清潔能源、能源儲存、電網等關鍵技術的發展,兩黨議員也試圖將法案中的內容盡速添加到聯邦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韓國政府于7月中旬推出投資規模達160萬億韓元(合946億美元)的“綠色新政”,十大重點領域中有四個涉及能源轉型,能源領域的具體目標包括到2025年清潔能源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270萬千瓦;電動汽車及氫能汽車保有量分別達到113萬及20萬輛;投資24.3萬億韓元(合203億美元)建設智能電網等。在非洲,低油價正在促使尼日利亞、塞內加爾、蘇丹、尼日爾、貝寧等國結束或減少燃油補貼,如尼日利亞在拖延多年后,終于在2020年7月宣布徹底取消本國的燃油補貼,此項能為聯邦政府每年節省超過4億美元。這樣的動向將有利于這些國家增強能源來源的多元化,使清潔能源產業在一個更平等的市場環境下謀求發展。同時,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布基納法索等國在疫情后都對本國清潔能源公司提供了紓困資金,幫助他們克服疫情所造成的供應鏈斷裂或項目推進受阻的現實困難。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中國“綠色復蘇”的重要選擇。在新基建的七大領域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和特高壓都與能源轉型直接相關。充電樁首次被寫進國務院的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表示“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預計未來十年,我國充電樁建設存在6300萬個的缺口,形成一個萬億元級的市場規模,充電樁的普及又會促進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加速我國交通領域的能源轉型。作為世界先進的輸電技術,特高壓是我國能源革命順利開展的關鍵,尤其服務清潔能源的遠距離消納,支撐我國西南水電基地、“三北”新能源基地開發建設。為了響應國家戰略,國家電網公司及時調整2020年特高壓建設計劃,將投資規模增加至1811億元,可帶動社會投資3600億元。

提升國際社會對能源轉型的認同與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個威脅的放大器,凸顯了人類社會在面對生存環境惡化時的脆弱與局限,也提醒著各國執政者和公眾增強抵御能力、防范系統性風險的緊迫性。目前,主流國際組織都在強調人類應正視目前所面臨的各類環境危機(尤其日益失控的氣候危機),呼吁各國執政者加大能源轉型步伐。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8月、9月的多個談話中都提到“一個快速升溫的世界可能會帶來更多破壞,并進一步暴露出世界的破壞性失衡”,他號召各國應把復蘇資金用于變革性的而非“小打小鬧”的能源轉型,建議發達國家應率先放棄新建燃煤電廠。世界衛生組織在5月發表了“健康綠色復蘇宣言”,建議各國政府的疫情復蘇戰略應“確??焖俳】档哪茉崔D型”,“停止用納稅人的錢資助化石燃料補貼”,這些舉措旨在減少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從源頭上減少未來災難的風險。國際能源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提出了“3年3萬億美元”的綠色復蘇計劃,建議各國應建立更具彈性且更清潔的能源系統,在2023年前減排45億噸與能源相關的全球溫室氣體,促使過去的2019年成為全球碳排放的達峰年。能源轉型本身也是一場觀念革命,這些跨國治理網絡的倡導不見得會立即轉化為各國的自覺行動,有些方案的理想性超過了現實性,但是有力的呼吁仍能促進各國決策者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夯實共識、加強協作,促進能源轉型真正成為一場全球的集體行動。同時,新冠肺炎疫情有助于讓廣大公眾更加重視科學界的聲音,“在目睹疫情大流行之后,人們更容易接受科學家的警告,尤其是關于氣候變化的警告,‘社會需要更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觀點正在成為主流”。

另外,缺電、少電的發展中國家更加意識到清潔能源普及的重要性。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仍有5.7億無電人口,僅有28%的醫療機構擁有穩定可靠的電力,1/4的小型診所甚至完全沒有電力接入。面對上述情況,分布式清潔能源技術能夠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快速提升一些國家的醫療條件,尤其是在疫情時期保障呼吸機和醫用冰箱的運作。目前,不少非洲國家積極推動清潔技術的普及,非盟成員國能源部長會議明確指出“能源轉型在應對疫情和大流行后的復蘇中居于核心地位”,聯合國下設“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組織,正在為非洲一些國家醫院建設光伏系統提供技術支持。

結 語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能源轉型的影響具有兩面性,但從目前情況看,機遇面仍然大于挑戰面,尤其發達國家迎來一波轉型加速的機遇期,發展中國家對能源轉型的需求也持續增強。各國決策者、能源產業界有必要主動應對疫情造成的消極影響,完善全球清潔能源裝備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確保投資繼續流向清潔能源和其他綠色產業。同時,也應科學謀劃下一輪能源產業的發展戰略,不斷增強清潔電力高占比場景下能源系統的穩定性與靈活性,并為能源轉型、全球氣候行動建立更加有力的國際合作框架。

對我國而言,關鍵在于避免制定自相矛盾、不符合轉型目標的能源政策,避免一方面加大對綠色產業的投資,另一方面又謀劃新建一批大型煤電項目,尋求對經濟的短期刺激。在光伏發電成本已經降至平價臨界點的當前,抑制煤電擴張應該成為不可或缺的政策方向,為清潔能源的消納提供充足空間,為后疫情時代中國的能源革命創造一個清潔主導的發展路徑。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強榜單全面開啟【申報入口】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里县| 博湖县| 日土县| 林甸县| 扎赉特旗| 策勒县| 广昌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安龙县| 固镇县| 平江县| 小金县| 桦南县| 泉州市| 神农架林区| 中方县| 错那县| 祁连县| 呼伦贝尔市| 宜良县| 泽普县| 潼南县| 安龙县| 麻城市| 南江县| 高陵县| 鹤庆县| 汉中市| 郁南县| 仁化县| 华容县| 湖州市| 翁牛特旗| 青田县| 霸州市| 台北市| 绥江县| 射洪县| 莱西市| 新河县| 静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