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包頭正在成為光伏企業的投資熱土。雙良節能(600481)擬斥資70億元,在包頭建40GW單晶硅一期項目。
記者注意到,自去年以來,隨著光伏市場需求的極速增長,以單晶硅為代表光伏產業鏈,國內A股光伏企業正在掀起了一輪投資熱潮。
40GW單晶硅項目落子包頭
3月14日晚,雙良節能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對外投資并擬簽署包頭單晶硅項目合作協議的議案》,與包頭市人民政府、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擬簽署《雙良節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包頭40GW 單晶硅一期項目(20GW)合作協議書》,公司在包頭市稀土高新區分兩期建設共40GW單晶硅項目。一期項目總投資70億元,建成年產20GW拉晶、20GW切片項目,投資運營主體為當地項目公司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
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分析,本項目建設期兩年,自開工之日起計算,項目建設期第1年開始實現部分產能,第3年為達產年,預計達產后平均年營業收入為108億元。
2月7日晚間,雙良節能發布一紙關于控股子公司對外投資設立孫公司的公告,公司擬投資設立包頭雙良單晶硅科技有限公司(暫定名),該公司注冊資本為9億元,2021年底前出資全部到位,由雙良節能全資子公司江蘇雙良節能投資有限公司以現金方式出資,出資比例100%。擬設立公司主營業務范圍為太陽能單晶硅棒(錠)和硅片的制造、銷售和技術研發及技術服務(暫定)。
雙良節能認為,公司此次對外投資,旨在憑借豐富的行業經驗、技術積累和客戶資源,進一步擴大和完善公司在光伏一體產業鏈的布局。此次對外投資落實了公司在節能減排和光伏新能源的整體戰略規劃,為公司光伏新能源業務快速發展奠定基礎,有利于公司打造新的盈利增長點。不過,雙良節能在公告中指出,上述投資概算、產值等如因市場變化與概算不一致,不作為實際投資承諾值,最終以滿足年產20GW 拉晶、20GW切片產能為準。同時風險提醒,本次項目建設投資較大,會對公司現金流、償債能力造成壓力,公司需要統籌資金安排,把控投資節奏。
項目落地的權利與義務
此次投資預算和產值,對于雙良股份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雙良節能實現營業收入25.27億元,凈利潤為2.07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2.24億元,凈利潤為5519萬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資產總計為37.78億元,其中賬上的貨幣資金為8.33億元;負債總計為16.32億元,其中短期借款為4.71億元。
項目的建設資金從何而來?此次協議合同顯示,包頭市人民政府、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支持將本項目列為自治區級、市級重點項目,積極協助雙良節能及項目公司爭取國家、自治區各項扶持政策和資金,積極配合雙能節能爭取金融機構為雙能節能項目進行貸款,幫助項目快速建成、投產、達效。
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內蒙古發改委、工信廳發文,對部分行業電價政策和電力市場交易政策進行調整。其中提到,符合產業政策的大數據中心、光伏新材料及應用(單晶硅、多晶硅、晶體切片、組件等)、稀土新材料及應用、半導體材料(電子級晶體材料、碳化硅等)行業生產用電及新能源汽車充電站、5G基站(包括配套機房、核心樞紐機房)、電供熱等設施用電列入優先交易范圍。
同時,合同還約定,雙能節能承諾在項目具備開工條件10日內開工建設,并在2022年底前建成 24萬平方米廠房,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支持包頭市人民政府、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雙方完善光伏上下游產業鏈,協助引進裝備制造等相關配套項目,爭取在2023年底前,在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轄區內投資建設雙良節能節水裝備制造項目。
另外,雙良節能須建設切片生產線,可根據包頭市人民政府、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雙方提供的條件,逐步實施屬于高耗水的切片工藝段的產能建設;5年內如遇電價政策調整,雙良節能可根據實際情況相應調整項目投資規模;
雙良節能保證本項目的工藝技術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家先進標準。嚴格執行國家環保、安全生產、職業衛生、節能減排等法律法規的要求。
光伏產業“賣鏟人”
雙良節能正式進入單晶硅產業,與公司現有的產業基礎不無關系。
對于單晶硅產業來說,雙良節能就是一個賣鏟人。目前,雙良節能主要業務分為節能節水系統包括:溴化鋰制冷機(熱泵)、電制冷機組、換熱器、空冷器系統等;新能源系統,包括多晶硅還原爐等。
2020年上半年,雙良節能新能源裝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573.72萬元。雙良節能表示,2020年上半年,隨著光伏行業加速邁進平價上網進程,下游裝機需求回暖,產能擴張需求逐漸恢復增長,進而會提升公司多晶硅還原爐業務的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受益于光伏產業鏈的擴產需求,雙良節能頻頻宣布收獲相關訂單。
2020年10月,雙良節能公告,中標《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硅材料制造技改項目(二期4.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多對棒還原爐》招標項目,中標金額為1.56億元。該項目是通威股份旗下的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樂山高純晶硅二期項目計劃總投資約35億元,項目預計2021年底前竣工。
2021年1月,雙良節能宣布中標2個新能源設備項目,確認中標《云南通威高純晶硅有限公司一期4萬噸高純晶硅項目還原爐》招標項目,目前預計中標總額為1.77億元。此外還包括中標《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5GW光伏組件及配套項目(B階段)還原爐及撬塊》招標項目。預計中標金額2.92億元。
2021年2月,雙良節能最新公告顯示,公司與大全新能源簽訂5200萬元再沸器、冷卻器等換熱器設備訂單,具備為多晶硅企業提供還原爐、換熱器等綜合服務的能力。
在上述簽約公告中,雙良節能指出,多晶硅作為光伏產品制造的基礎原材料,由于光伏市場近年來的需求急速增大,從而導致全球多晶硅產量也隨之爆發。公司具有近三十年的換熱設備生產經驗,本次合同的簽訂,也表明了公司除還原爐之外,其他如溴冷機、換熱器、閉式循環水等產品或系統可以協同切入光伏產業,目前公司與通威、大全、特變等知名晶硅生產企業建立了大客戶合作關系,預計公司系列裝備在光伏行業的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雖說雙良節能對光伏產業鏈不陌生,但切入該行業也面臨風險。對于此次在包頭落地多晶硅項目,雙良節能在經營風險中指出,雖然公司在光伏多晶硅還原爐及單晶爐技術方面有一定的技術積累和人才儲備,但新公司所從事的一期20GW單晶硅棒、硅片生產業務,是新開展的大規模生產性業務,在團隊經營管理、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方面存在不確定性。未來光伏行業整體由規模和成本競爭轉向綜合實力競爭,公司還可能面臨光伏行業政策及市場環境變化、大尺寸硅片需求增長緩慢、單晶硅片行業競爭加劇等風險。
單晶硅擴建潮
記者注意到,自去年以來,隨著光伏市場的需求的極速增長,以單晶硅為代表光伏產業鏈,國內A股光伏企業掀起了一輪擴建朝。
表現最為搶眼的莫過于光伏新勢力上機數控(603185),今年2月公司公告,為進一步加強公司在單晶硅領域的市場競爭力,公司擬由全資子公司弘元新材在包頭投資建設年產10GW單晶硅拉晶及配套生產項目,項目擬總投資約35億元。
此前,上機數控曾于2020年6月公告,擬發行可轉債募資6.65億元用于5GW單晶硅拉晶生產線項目(二期)建設。2020年7月份,公司又推出定增方案,擬募資30億元,其中21億元用于年產8GW單晶硅拉晶生產項目建設。
2020年9月22日,光伏龍頭隆基股份(601012)發布公告,擬投資40億元(不含流動資金)建設曲靖(二期)年產20GW單晶硅棒和硅片項目,而就在此前一天,公司剛剛宣布,擬投資25億元(含流動資金)建設麗江(三期)年產10GW單晶硅棒項目。
2020年9月,天合光能(688599)公告稱,公司已與常州高新區簽訂投資協議,擬在常州高新區建設年產15GW的大功率高效組件項目,投資總額不超過30億元。
2020年11月,京運通(601908)發布公告稱,與四川省樂山市人民政府、樂山市五通橋區人民政府簽署投資協議,就在樂山市五通橋區建設24GW單晶拉棒、切方項目及相關配套設施達成合作意向。該項目總投資預計為70億元,將分兩期實施。
2021年2月,中環股份(002129)公告,公司分別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就共同在銀川市投資建設50GW(G12)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能工廠及相關配套產業達成合作事宜,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和《項目投資協議書》,項目總投資額預計120億元。
記者注意到,自去年以來,隨著光伏市場需求的極速增長,以單晶硅為代表光伏產業鏈,國內A股光伏企業正在掀起了一輪投資熱潮。
40GW單晶硅項目落子包頭
3月14日晚,雙良節能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對外投資并擬簽署包頭單晶硅項目合作協議的議案》,與包頭市人民政府、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擬簽署《雙良節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包頭40GW 單晶硅一期項目(20GW)合作協議書》,公司在包頭市稀土高新區分兩期建設共40GW單晶硅項目。一期項目總投資70億元,建成年產20GW拉晶、20GW切片項目,投資運營主體為當地項目公司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
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分析,本項目建設期兩年,自開工之日起計算,項目建設期第1年開始實現部分產能,第3年為達產年,預計達產后平均年營業收入為108億元。
2月7日晚間,雙良節能發布一紙關于控股子公司對外投資設立孫公司的公告,公司擬投資設立包頭雙良單晶硅科技有限公司(暫定名),該公司注冊資本為9億元,2021年底前出資全部到位,由雙良節能全資子公司江蘇雙良節能投資有限公司以現金方式出資,出資比例100%。擬設立公司主營業務范圍為太陽能單晶硅棒(錠)和硅片的制造、銷售和技術研發及技術服務(暫定)。
雙良節能認為,公司此次對外投資,旨在憑借豐富的行業經驗、技術積累和客戶資源,進一步擴大和完善公司在光伏一體產業鏈的布局。此次對外投資落實了公司在節能減排和光伏新能源的整體戰略規劃,為公司光伏新能源業務快速發展奠定基礎,有利于公司打造新的盈利增長點。不過,雙良節能在公告中指出,上述投資概算、產值等如因市場變化與概算不一致,不作為實際投資承諾值,最終以滿足年產20GW 拉晶、20GW切片產能為準。同時風險提醒,本次項目建設投資較大,會對公司現金流、償債能力造成壓力,公司需要統籌資金安排,把控投資節奏。
項目落地的權利與義務
此次投資預算和產值,對于雙良股份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雙良節能實現營業收入25.27億元,凈利潤為2.07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2.24億元,凈利潤為5519萬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資產總計為37.78億元,其中賬上的貨幣資金為8.33億元;負債總計為16.32億元,其中短期借款為4.71億元。
項目的建設資金從何而來?此次協議合同顯示,包頭市人民政府、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支持將本項目列為自治區級、市級重點項目,積極協助雙良節能及項目公司爭取國家、自治區各項扶持政策和資金,積極配合雙能節能爭取金融機構為雙能節能項目進行貸款,幫助項目快速建成、投產、達效。
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內蒙古發改委、工信廳發文,對部分行業電價政策和電力市場交易政策進行調整。其中提到,符合產業政策的大數據中心、光伏新材料及應用(單晶硅、多晶硅、晶體切片、組件等)、稀土新材料及應用、半導體材料(電子級晶體材料、碳化硅等)行業生產用電及新能源汽車充電站、5G基站(包括配套機房、核心樞紐機房)、電供熱等設施用電列入優先交易范圍。
同時,合同還約定,雙能節能承諾在項目具備開工條件10日內開工建設,并在2022年底前建成 24萬平方米廠房,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支持包頭市人民政府、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雙方完善光伏上下游產業鏈,協助引進裝備制造等相關配套項目,爭取在2023年底前,在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轄區內投資建設雙良節能節水裝備制造項目。
另外,雙良節能須建設切片生產線,可根據包頭市人民政府、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雙方提供的條件,逐步實施屬于高耗水的切片工藝段的產能建設;5年內如遇電價政策調整,雙良節能可根據實際情況相應調整項目投資規模;
雙良節能保證本項目的工藝技術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家先進標準。嚴格執行國家環保、安全生產、職業衛生、節能減排等法律法規的要求。
光伏產業“賣鏟人”
雙良節能正式進入單晶硅產業,與公司現有的產業基礎不無關系。
對于單晶硅產業來說,雙良節能就是一個賣鏟人。目前,雙良節能主要業務分為節能節水系統包括:溴化鋰制冷機(熱泵)、電制冷機組、換熱器、空冷器系統等;新能源系統,包括多晶硅還原爐等。
2020年上半年,雙良節能新能源裝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573.72萬元。雙良節能表示,2020年上半年,隨著光伏行業加速邁進平價上網進程,下游裝機需求回暖,產能擴張需求逐漸恢復增長,進而會提升公司多晶硅還原爐業務的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受益于光伏產業鏈的擴產需求,雙良節能頻頻宣布收獲相關訂單。
2020年10月,雙良節能公告,中標《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硅材料制造技改項目(二期4.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多對棒還原爐》招標項目,中標金額為1.56億元。該項目是通威股份旗下的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樂山高純晶硅二期項目計劃總投資約35億元,項目預計2021年底前竣工。
2021年1月,雙良節能宣布中標2個新能源設備項目,確認中標《云南通威高純晶硅有限公司一期4萬噸高純晶硅項目還原爐》招標項目,目前預計中標總額為1.77億元。此外還包括中標《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5GW光伏組件及配套項目(B階段)還原爐及撬塊》招標項目。預計中標金額2.92億元。
2021年2月,雙良節能最新公告顯示,公司與大全新能源簽訂5200萬元再沸器、冷卻器等換熱器設備訂單,具備為多晶硅企業提供還原爐、換熱器等綜合服務的能力。
在上述簽約公告中,雙良節能指出,多晶硅作為光伏產品制造的基礎原材料,由于光伏市場近年來的需求急速增大,從而導致全球多晶硅產量也隨之爆發。公司具有近三十年的換熱設備生產經驗,本次合同的簽訂,也表明了公司除還原爐之外,其他如溴冷機、換熱器、閉式循環水等產品或系統可以協同切入光伏產業,目前公司與通威、大全、特變等知名晶硅生產企業建立了大客戶合作關系,預計公司系列裝備在光伏行業的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雖說雙良節能對光伏產業鏈不陌生,但切入該行業也面臨風險。對于此次在包頭落地多晶硅項目,雙良節能在經營風險中指出,雖然公司在光伏多晶硅還原爐及單晶爐技術方面有一定的技術積累和人才儲備,但新公司所從事的一期20GW單晶硅棒、硅片生產業務,是新開展的大規模生產性業務,在團隊經營管理、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方面存在不確定性。未來光伏行業整體由規模和成本競爭轉向綜合實力競爭,公司還可能面臨光伏行業政策及市場環境變化、大尺寸硅片需求增長緩慢、單晶硅片行業競爭加劇等風險。
單晶硅擴建潮
記者注意到,自去年以來,隨著光伏市場的需求的極速增長,以單晶硅為代表光伏產業鏈,國內A股光伏企業掀起了一輪擴建朝。
表現最為搶眼的莫過于光伏新勢力上機數控(603185),今年2月公司公告,為進一步加強公司在單晶硅領域的市場競爭力,公司擬由全資子公司弘元新材在包頭投資建設年產10GW單晶硅拉晶及配套生產項目,項目擬總投資約35億元。
此前,上機數控曾于2020年6月公告,擬發行可轉債募資6.65億元用于5GW單晶硅拉晶生產線項目(二期)建設。2020年7月份,公司又推出定增方案,擬募資30億元,其中21億元用于年產8GW單晶硅拉晶生產項目建設。
2020年9月22日,光伏龍頭隆基股份(601012)發布公告,擬投資40億元(不含流動資金)建設曲靖(二期)年產20GW單晶硅棒和硅片項目,而就在此前一天,公司剛剛宣布,擬投資25億元(含流動資金)建設麗江(三期)年產10GW單晶硅棒項目。
2020年9月,天合光能(688599)公告稱,公司已與常州高新區簽訂投資協議,擬在常州高新區建設年產15GW的大功率高效組件項目,投資總額不超過30億元。
2020年11月,京運通(601908)發布公告稱,與四川省樂山市人民政府、樂山市五通橋區人民政府簽署投資協議,就在樂山市五通橋區建設24GW單晶拉棒、切方項目及相關配套設施達成合作意向。該項目總投資預計為70億元,將分兩期實施。
2021年2月,中環股份(002129)公告,公司分別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就共同在銀川市投資建設50GW(G12)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能工廠及相關配套產業達成合作事宜,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和《項目投資協議書》,項目總投資額預計1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