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觀察消息,3月3日,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和英飛騰(上海)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投資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英飛騰中國總部將設立在南海區,雙方將共同推進英飛騰總部及氫能物料搬運產業項目,并聯手推廣千臺級別的氫能叉車示范應用。
據了解,氫能物料搬運產業項目選址在丹灶鎮,計劃總投資7億元,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計劃投資2億元,建設周期為9個月,建成總產能5000套/年物料搬運氫動力系統總成;二期計劃投資5億元,用于對一期物料搬運氫動力系統總成產能的擴建至10000套/年,以及建成總產能5000套/年大功率氫動力系統。
“目前國內氫能叉車還沒有大規模推廣,南海項目有望形成非常好的示范作用。”英飛騰(上海)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泉表示。為加速推動氫能叉車的商業化,英飛騰將與南海區政府聯手推廣千臺級別的氫能叉車示范應用,建立氫能物料搬運大數據平臺,并納入南海新能源汽車(氫能)監管平臺,作為氫能物料搬運的權威數據分析及發布渠道。
作為我國國內較早涉足氫能產業的地區,佛山南海已經深耕該領域超過十年,已集聚超50家氫能重點企業,目前仍在持續壯大:
2020年10月舉行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會上進行了四大氫能項目的投產儀式,并集中簽約了16個氫能產業項目。
2021年2月1日,佛山南海中日韓智慧能源產業基地項目簽約落地,投資80億元建設全國首個“氫能進萬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區。
2021年2月2日,與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仙湖實驗室簽署協議,合作成立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示范運營車隊。
此次項目的簽約對南海氫能產業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南海區委常委、副區長蔡漢全表示,英飛騰的進駐,將使得南海挺進氫能叉車這個細分領域,完善氫能發展生態。南海區區長顧耀輝表示,南海區將進一步強化招商、健全政策、強鏈補鏈,著力構建多元化氫能商業應用體系,全面打造氫能產業商業化創新發展引領區,努力開創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佛山南海的氫能產業體系建設和氫能道路車輛示范推廣位居全國前列。在此基礎上,率先進入國際上最為成熟的叉車應用領域,對進一步夯實南海氫能產業基礎,提升南海氫能產業水平,實現氫能可持續全面發展大有脾益,具體包括:
1、豐富氫能應用場景、提升氫能經濟規模效益
叉車是物料搬運領域應用最廣泛的工業車輛,以1臺氫能叉車日均耗氫量2公斤,每年300天工作強度計算,1000臺叉車1年氫耗量可達600噸,占到四部委要求示范城市群年耗氫量5000噸標準的12%。佛山南海在制氫、儲氫、加氫方面投入的基礎設施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有助于降低其使用成本,提高氫能經濟效益。
2、清潔叉車應用場景廣泛、需求潛力巨大
佛山作為華南重要的生產制造及物流基地,叉車應用廣泛、規模巨大,僅南海區內叉車總數達6600臺以上,且適合部署氫能叉車的高強度作業場景也非常普遍,比如:汽車生產制造、陶瓷生產、冷鏈物流、港口等。放眼華南地區及珠三角區域,清潔叉車的市場需求將更加龐大。
3、投入小收益大、規模效益明顯、形成規模效益快
與重卡、物流、公交等道路車輛單臺補貼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相比,氫能叉車前期單臺需要補貼低,以市場需求量最大的3噸平衡重氫能叉車來看,需求補貼不超過8萬元/臺,即可啟動規模市場,且在千臺級別銷量后即可無補貼獨立運營,具備市場競爭力。叉車作為場內車輛使用集中度高,且場內集中供氫和加氫相對容易解決,找對關鍵客戶可以快速形成規模。
4、氫能商業應用成功案例、后補貼時代氫能應用翹楚
叉車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唯一已經成功實現商業化運行的氫動力應用。美國是全球氫能叉車應用最為成熟、廣泛的國家,至今氫能叉車保有量逾30,000臺。其規模化推廣,源于無補貼仍能實現綜合使用成本低于鉛酸電動叉車。普拉格公司目前是全球該領域的領導者,2021年1月13日,其市值已超過300億美金,中國的市場規模、要素成本以及產業支持力度均優于美國,也完全可以做到。
5、環保效益突出、碳中和貢獻標兵、碳交易收益可期
作為生產工具,叉車的使用強度高,應用規模大,排放問題突出。不僅僅內燃叉車,蓄電池叉車在全生命周期也有較高碳排放。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數據表明,同樣做功1千瓦,綠氫叉車比普通蓄電池叉車碳排放少約1公斤。以1輛綠氫叉車一天工作10小時,平均輸出功率3千瓦,一天可減少約30公斤碳排放,1000臺氫能叉車1年可減少碳排放約1萬噸,以廣州碳交易價格30元/噸計算,一年可創收約30萬元。
據了解,英飛騰氫燃料電池系統公司成立于2007年,總部位于美國南卡羅納州,是全球領先的物料搬運氫動力系統供應商。2018年,英飛騰被上海德邇集團全資收購,成為旗下新能源產業重要一員。2019年,英飛騰(上海)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成立,致力于成熟產品的國產化降成本、以中國市場為導向的新產品開發以及國內市場的開發拓展。
目前,英飛騰在燃料電池叉車領域已推出20多款不同電壓平臺和尺寸的燃料電池產品,可以匹配現有大多數電動叉車,并將“自適應控制系統”引入到其燃料電池管理系統中,實現了對燃料電池的全面管理。已獲得戴姆勒集團、寶馬集團、福特、米其林輪胎、萊德物流等世界500強制造及物流企業的批量采購,2020年8月與頭部叉車主機廠簽訂5年長期供貨協議。
上海德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毅參加簽約儀式。他表示,在此前的溝通中感受到,南海區政府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對氫能項目、技術、產品研究深入,產業思路發展十分清晰。“接下來我們將把美國、德國等地區的產業資源向南海集聚,有信心在世界氫能叉車細分領域綻放出耀眼光芒。”李毅說。

據了解,氫能物料搬運產業項目選址在丹灶鎮,計劃總投資7億元,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計劃投資2億元,建設周期為9個月,建成總產能5000套/年物料搬運氫動力系統總成;二期計劃投資5億元,用于對一期物料搬運氫動力系統總成產能的擴建至10000套/年,以及建成總產能5000套/年大功率氫動力系統。
“目前國內氫能叉車還沒有大規模推廣,南海項目有望形成非常好的示范作用。”英飛騰(上海)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泉表示。為加速推動氫能叉車的商業化,英飛騰將與南海區政府聯手推廣千臺級別的氫能叉車示范應用,建立氫能物料搬運大數據平臺,并納入南海新能源汽車(氫能)監管平臺,作為氫能物料搬運的權威數據分析及發布渠道。
作為我國國內較早涉足氫能產業的地區,佛山南海已經深耕該領域超過十年,已集聚超50家氫能重點企業,目前仍在持續壯大:
2020年10月舉行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會上進行了四大氫能項目的投產儀式,并集中簽約了16個氫能產業項目。
2021年2月1日,佛山南海中日韓智慧能源產業基地項目簽約落地,投資80億元建設全國首個“氫能進萬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區。
2021年2月2日,與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仙湖實驗室簽署協議,合作成立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示范運營車隊。
此次項目的簽約對南海氫能產業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南海區委常委、副區長蔡漢全表示,英飛騰的進駐,將使得南海挺進氫能叉車這個細分領域,完善氫能發展生態。南海區區長顧耀輝表示,南海區將進一步強化招商、健全政策、強鏈補鏈,著力構建多元化氫能商業應用體系,全面打造氫能產業商業化創新發展引領區,努力開創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佛山南海的氫能產業體系建設和氫能道路車輛示范推廣位居全國前列。在此基礎上,率先進入國際上最為成熟的叉車應用領域,對進一步夯實南海氫能產業基礎,提升南海氫能產業水平,實現氫能可持續全面發展大有脾益,具體包括:
1、豐富氫能應用場景、提升氫能經濟規模效益
叉車是物料搬運領域應用最廣泛的工業車輛,以1臺氫能叉車日均耗氫量2公斤,每年300天工作強度計算,1000臺叉車1年氫耗量可達600噸,占到四部委要求示范城市群年耗氫量5000噸標準的12%。佛山南海在制氫、儲氫、加氫方面投入的基礎設施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有助于降低其使用成本,提高氫能經濟效益。
2、清潔叉車應用場景廣泛、需求潛力巨大
佛山作為華南重要的生產制造及物流基地,叉車應用廣泛、規模巨大,僅南海區內叉車總數達6600臺以上,且適合部署氫能叉車的高強度作業場景也非常普遍,比如:汽車生產制造、陶瓷生產、冷鏈物流、港口等。放眼華南地區及珠三角區域,清潔叉車的市場需求將更加龐大。
3、投入小收益大、規模效益明顯、形成規模效益快
與重卡、物流、公交等道路車輛單臺補貼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相比,氫能叉車前期單臺需要補貼低,以市場需求量最大的3噸平衡重氫能叉車來看,需求補貼不超過8萬元/臺,即可啟動規模市場,且在千臺級別銷量后即可無補貼獨立運營,具備市場競爭力。叉車作為場內車輛使用集中度高,且場內集中供氫和加氫相對容易解決,找對關鍵客戶可以快速形成規模。
4、氫能商業應用成功案例、后補貼時代氫能應用翹楚
叉車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唯一已經成功實現商業化運行的氫動力應用。美國是全球氫能叉車應用最為成熟、廣泛的國家,至今氫能叉車保有量逾30,000臺。其規模化推廣,源于無補貼仍能實現綜合使用成本低于鉛酸電動叉車。普拉格公司目前是全球該領域的領導者,2021年1月13日,其市值已超過300億美金,中國的市場規模、要素成本以及產業支持力度均優于美國,也完全可以做到。
5、環保效益突出、碳中和貢獻標兵、碳交易收益可期
作為生產工具,叉車的使用強度高,應用規模大,排放問題突出。不僅僅內燃叉車,蓄電池叉車在全生命周期也有較高碳排放。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數據表明,同樣做功1千瓦,綠氫叉車比普通蓄電池叉車碳排放少約1公斤。以1輛綠氫叉車一天工作10小時,平均輸出功率3千瓦,一天可減少約30公斤碳排放,1000臺氫能叉車1年可減少碳排放約1萬噸,以廣州碳交易價格30元/噸計算,一年可創收約30萬元。
據了解,英飛騰氫燃料電池系統公司成立于2007年,總部位于美國南卡羅納州,是全球領先的物料搬運氫動力系統供應商。2018年,英飛騰被上海德邇集團全資收購,成為旗下新能源產業重要一員。2019年,英飛騰(上海)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成立,致力于成熟產品的國產化降成本、以中國市場為導向的新產品開發以及國內市場的開發拓展。

目前,英飛騰在燃料電池叉車領域已推出20多款不同電壓平臺和尺寸的燃料電池產品,可以匹配現有大多數電動叉車,并將“自適應控制系統”引入到其燃料電池管理系統中,實現了對燃料電池的全面管理。已獲得戴姆勒集團、寶馬集團、福特、米其林輪胎、萊德物流等世界500強制造及物流企業的批量采購,2020年8月與頭部叉車主機廠簽訂5年長期供貨協議。
上海德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毅參加簽約儀式。他表示,在此前的溝通中感受到,南海區政府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對氫能項目、技術、產品研究深入,產業思路發展十分清晰。“接下來我們將把美國、德國等地區的產業資源向南海集聚,有信心在世界氫能叉車細分領域綻放出耀眼光芒。”李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