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年汽車集團旗下的主體造車實體——金華青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華青年汽車”)臨時管理人發布了《金華青年汽車破產清算案債權申報說明》,正式對外宣告公司已經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如果你對青年汽車沒什么印象,那你應該聽過青年蓮花汽車(雖然跟蓮花也沒太大的關系);如果青年蓮花也沒聽過,“加水就能跑”的水氫車總聽過吧?
2019年的青年汽車突然宣布“水氫發動機”下線,一度登上南陽日報,大有專心搞事業的行頭。但不久之后,就被打臉,并傳出“騙補”嫌疑。同年,杭州青年汽車被裁定破產。
青年汽車雖然一直不溫不火,但在客車領域也算得上是順風順水。不過,隨著市場變革,汽車產品缺乏競爭力而逐漸被市場邊緣化,2013年就開始傳出其出現拖欠員工工資、生產基地停產等負面新聞。
作為青年汽車的主體造車實體,金華青年汽車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76次,公司涉法訴訟423條,金華青年汽車與龐青年先后被出限制消費令147次(截至2月28日)。
今年1月份中旬,金華青年汽車有限公司1000余名員工統一收到了解約通知書,并在春節前全部解除了勞動合同。至此,吹破泡沫的青年汽車集團走向了消亡。
“水氫汽車”事件
本來就名不見經傳的青年汽車,在2019年突然宣布"水氫發動機"下線,該消息一出引發了巨大關注。2019年5月23日,南陽日報發布《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贊》一文,稱南陽水氫發動機下線,可實現通過車載水實時制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外界瞬間一片嘩然,并譴責其是一場騙局。甚至網上很多群嘲性質的圖片迅速走紅,如下圖,可見這件事情的多么火熱。人民群眾的智商又一次被愚弄。
事實上,在水氫車走紅網絡之前,青年汽車還曾被工信部因新能源汽車騙補而開具罰單,但因騙補被處罰后,金華青年汽車卻仍然在申請補貼。由此可見,2017年時企業已經陷入資金困境。
而在更早的2009年,龐青年曾公開表示,要在全國建立10大生產基地,使青年汽車的總產能達到146.3萬輛,投資地涉及石嘴山、濟南、連云港、泰安、鄂爾多斯、六盤水、海寧等地,總投資計劃444億元。不過,這些項目最后不是爛尾,就是走上司法程序,留下糾紛不斷。
截至到目前,該公司涉法律訴訟422條,76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金華青年汽車和龐青年本人也先后被出具限制消費令147次。
可以說,當前的青年汽車無論是本體還是控制人早就已經搖搖欲墜了,其控股的多家公司經營危機多發,難有起色,這個所謂清潔能源的"永動機"項目實體公司"金華青年汽車"最終宣布進入破產清算。
水氫燃料車≠氫燃料電池車
南陽日報的報道顯示,青年汽車實現了車載水實時制取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即氫燃料電池,產生電能,然后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從而使車輛行駛。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秘密,就是一種特殊催化劑,在這種特殊催化劑的作用下,才能將水轉換成氫氣,最終實現“青年水氫燃料車”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狀態下,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轎車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
青年公司研發的“水氫車”
從理論上說,水氫發動機的技術路線是可行的,但目前的技術條件下,用“催化劑+水”反應產生氫氣的效率還比較低,所以通常情況下需要大量的催化劑,還沒有用在車上的。目前燃料電池汽車是大多是純氫氣或者甲醇類燃料,沒有用水的。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內燃機研究所管斌副教授也表示,所謂“水氫發動機”只是個噱頭,“氫燃料電池”是以氫氣作為動力的,并不是說加水就可以行駛的,其中涉及到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青年水氫燃料車”實則是偷換了概念。
還原真相
龐青年不用說,他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到處招搖撞騙?如下圖所示,他真的在全國各地都已經劣跡斑斑,但為啥南陽又選了他呢?
還有市委書記,真的跟網上說的那樣,愚弄全國人們嗎?當然不會這么簡單。畢竟全國的公務員系統籠絡了全中國最聰明的腦袋,而且能走上市委書記的位置,一定非一般人物,他真的就那么容易被騙嗎?
工信部已經發文說明了這件事情,那就是這樣的汽車不允許上路,如下圖。
那么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大家都知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我們從參與這件事情的三個利益相關方來看看到底真相是什么。
南陽政府方面
前面其實就已經說了,政府里邊集合的幾乎是全中國最聰明的腦袋,哪里那么容易就會被騙。尤其是像龐青年這種劣跡斑斑的“有為青年”,政府招商引資的時候肯定是慎之又慎的。那為什么南陽愿意引進龐青年呢?其實這件事情還是要回到各級政府目前最大的KPI--“招商引資額”上面。這個其實挺難為他們的,但這種KPI壓到頭上,只有帶來項目才能GDP增長,尤其是汽車制造這種產業鏈長的項目,給當地政府帶來的稅收以及就業不可估量,這才是各級政府到處招商引資的原因,也是各地在重要城市設立辦事處的原因。
再回到招商引資,現在汽車產業過剩,上級政府部門哪里那么容易就審批一個傳統的汽車項目,那正好新能源汽車來了,南陽市政府也正好抓住了這次機會,以“超新能源”的名義引進了“水氫汽車”,市委書記親自去站臺,那一定是當地最重要的項目了。
市委書記當然不傻,他清楚的很,這樣的項目能夠為南陽帶來重大的產業機會。而且他是工學碩士,肯定清楚其中的貓膩,“水氫汽車”只是一個名頭而已,后續的產業布局才是目的。一旦龐青年的汽車產業落戶當地,那直接帶來的政績肯定是非常可觀。
當然,政府肯定是不傻,雖然簽約是40億,占比49%,但政府才是真正的不見兔子不撒鷹,相信這件事情政府出資并不多,大家都在觀察龐青年最終的作為。這是高手博弈啊,哪里那么容易被騙。
“有志青年”龐青年
有一種專門把騙政府當成商業模式的玩法。這種玩法,跟龐青年的玩法其實一樣,那就是通過一些項目的包裝,先把政府支持的重大項目包裝出來,然后以這個名義去忽悠政府,政府當然也不傻,一定會去研究,而且會要求對方實質性落地,包括建廠、固定資產投資等等,而對方的套路是,我肯定是要落地的,你看,我已經投入了幾百上千萬,這些錢是實實在在的落地在本地的,然后以這些本地資產去當地銀行貸款。
當然,當地銀行也不傻就去調研,調研后發現,這是政府支持的重大項目,當地政府也配套支持了很多錢,那既然這樣,銀行看到有政府背書,自然也就迅速的搶著貸款。拿到這些錢,龐青年們拿一部分繼續投資,其他的都該干嘛干嘛去了,既然錢揮霍掉或者去了其他地方,自然場子就玩不下去了,就要申請破產,于是一個爛尾工程就在當地政府形成。龐青年們就再跑去另外一個地方搞同樣一個套路。這就是龐青年們最大的秘密,但好像基本上又是公開的秘密。
在南陽這個例子中,龐青年其實真的投資建廠,只是也是高手過招要眼睜睜的看著政府到底作為不作為,其中一個指標,自然是拉書記來背書。大家看看,書記都來看我的“水氫汽車”發動機下線,那肯定沒問題。這樣,龐青年肯定是又合影,又宣傳,又造勢,于是這件事情就這么光明正大走向了公眾視野。
當然,龐青年跟前面講的那些“空手套白狼”的套路有一些區別,還是要區別對待,畢竟青年汽車也不是空殼,還是有實體有運營的。當然,前面的套路,正是龐青年自己這么多年叱咤各地政府的最重要的原因所在。

如果你對青年汽車沒什么印象,那你應該聽過青年蓮花汽車(雖然跟蓮花也沒太大的關系);如果青年蓮花也沒聽過,“加水就能跑”的水氫車總聽過吧?

2019年的青年汽車突然宣布“水氫發動機”下線,一度登上南陽日報,大有專心搞事業的行頭。但不久之后,就被打臉,并傳出“騙補”嫌疑。同年,杭州青年汽車被裁定破產。

青年汽車雖然一直不溫不火,但在客車領域也算得上是順風順水。不過,隨著市場變革,汽車產品缺乏競爭力而逐漸被市場邊緣化,2013年就開始傳出其出現拖欠員工工資、生產基地停產等負面新聞。

作為青年汽車的主體造車實體,金華青年汽車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76次,公司涉法訴訟423條,金華青年汽車與龐青年先后被出限制消費令147次(截至2月28日)。
今年1月份中旬,金華青年汽車有限公司1000余名員工統一收到了解約通知書,并在春節前全部解除了勞動合同。至此,吹破泡沫的青年汽車集團走向了消亡。
“水氫汽車”事件
本來就名不見經傳的青年汽車,在2019年突然宣布"水氫發動機"下線,該消息一出引發了巨大關注。2019年5月23日,南陽日報發布《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贊》一文,稱南陽水氫發動機下線,可實現通過車載水實時制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外界瞬間一片嘩然,并譴責其是一場騙局。甚至網上很多群嘲性質的圖片迅速走紅,如下圖,可見這件事情的多么火熱。人民群眾的智商又一次被愚弄。


事實上,在水氫車走紅網絡之前,青年汽車還曾被工信部因新能源汽車騙補而開具罰單,但因騙補被處罰后,金華青年汽車卻仍然在申請補貼。由此可見,2017年時企業已經陷入資金困境。
而在更早的2009年,龐青年曾公開表示,要在全國建立10大生產基地,使青年汽車的總產能達到146.3萬輛,投資地涉及石嘴山、濟南、連云港、泰安、鄂爾多斯、六盤水、海寧等地,總投資計劃444億元。不過,這些項目最后不是爛尾,就是走上司法程序,留下糾紛不斷。
截至到目前,該公司涉法律訴訟422條,76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金華青年汽車和龐青年本人也先后被出具限制消費令147次。
可以說,當前的青年汽車無論是本體還是控制人早就已經搖搖欲墜了,其控股的多家公司經營危機多發,難有起色,這個所謂清潔能源的"永動機"項目實體公司"金華青年汽車"最終宣布進入破產清算。
水氫燃料車≠氫燃料電池車
南陽日報的報道顯示,青年汽車實現了車載水實時制取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即氫燃料電池,產生電能,然后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從而使車輛行駛。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秘密,就是一種特殊催化劑,在這種特殊催化劑的作用下,才能將水轉換成氫氣,最終實現“青年水氫燃料車”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狀態下,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轎車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

從理論上說,水氫發動機的技術路線是可行的,但目前的技術條件下,用“催化劑+水”反應產生氫氣的效率還比較低,所以通常情況下需要大量的催化劑,還沒有用在車上的。目前燃料電池汽車是大多是純氫氣或者甲醇類燃料,沒有用水的。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內燃機研究所管斌副教授也表示,所謂“水氫發動機”只是個噱頭,“氫燃料電池”是以氫氣作為動力的,并不是說加水就可以行駛的,其中涉及到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青年水氫燃料車”實則是偷換了概念。
還原真相
龐青年不用說,他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到處招搖撞騙?如下圖所示,他真的在全國各地都已經劣跡斑斑,但為啥南陽又選了他呢?

還有市委書記,真的跟網上說的那樣,愚弄全國人們嗎?當然不會這么簡單。畢竟全國的公務員系統籠絡了全中國最聰明的腦袋,而且能走上市委書記的位置,一定非一般人物,他真的就那么容易被騙嗎?
工信部已經發文說明了這件事情,那就是這樣的汽車不允許上路,如下圖。

那么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大家都知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我們從參與這件事情的三個利益相關方來看看到底真相是什么。
南陽政府方面
前面其實就已經說了,政府里邊集合的幾乎是全中國最聰明的腦袋,哪里那么容易就會被騙。尤其是像龐青年這種劣跡斑斑的“有為青年”,政府招商引資的時候肯定是慎之又慎的。那為什么南陽愿意引進龐青年呢?其實這件事情還是要回到各級政府目前最大的KPI--“招商引資額”上面。這個其實挺難為他們的,但這種KPI壓到頭上,只有帶來項目才能GDP增長,尤其是汽車制造這種產業鏈長的項目,給當地政府帶來的稅收以及就業不可估量,這才是各級政府到處招商引資的原因,也是各地在重要城市設立辦事處的原因。

再回到招商引資,現在汽車產業過剩,上級政府部門哪里那么容易就審批一個傳統的汽車項目,那正好新能源汽車來了,南陽市政府也正好抓住了這次機會,以“超新能源”的名義引進了“水氫汽車”,市委書記親自去站臺,那一定是當地最重要的項目了。
市委書記當然不傻,他清楚的很,這樣的項目能夠為南陽帶來重大的產業機會。而且他是工學碩士,肯定清楚其中的貓膩,“水氫汽車”只是一個名頭而已,后續的產業布局才是目的。一旦龐青年的汽車產業落戶當地,那直接帶來的政績肯定是非常可觀。

當然,政府肯定是不傻,雖然簽約是40億,占比49%,但政府才是真正的不見兔子不撒鷹,相信這件事情政府出資并不多,大家都在觀察龐青年最終的作為。這是高手博弈啊,哪里那么容易被騙。
“有志青年”龐青年
有一種專門把騙政府當成商業模式的玩法。這種玩法,跟龐青年的玩法其實一樣,那就是通過一些項目的包裝,先把政府支持的重大項目包裝出來,然后以這個名義去忽悠政府,政府當然也不傻,一定會去研究,而且會要求對方實質性落地,包括建廠、固定資產投資等等,而對方的套路是,我肯定是要落地的,你看,我已經投入了幾百上千萬,這些錢是實實在在的落地在本地的,然后以這些本地資產去當地銀行貸款。
當然,當地銀行也不傻就去調研,調研后發現,這是政府支持的重大項目,當地政府也配套支持了很多錢,那既然這樣,銀行看到有政府背書,自然也就迅速的搶著貸款。拿到這些錢,龐青年們拿一部分繼續投資,其他的都該干嘛干嘛去了,既然錢揮霍掉或者去了其他地方,自然場子就玩不下去了,就要申請破產,于是一個爛尾工程就在當地政府形成。龐青年們就再跑去另外一個地方搞同樣一個套路。這就是龐青年們最大的秘密,但好像基本上又是公開的秘密。

在南陽這個例子中,龐青年其實真的投資建廠,只是也是高手過招要眼睜睜的看著政府到底作為不作為,其中一個指標,自然是拉書記來背書。大家看看,書記都來看我的“水氫汽車”發動機下線,那肯定沒問題。這樣,龐青年肯定是又合影,又宣傳,又造勢,于是這件事情就這么光明正大走向了公眾視野。
當然,龐青年跟前面講的那些“空手套白狼”的套路有一些區別,還是要區別對待,畢竟青年汽車也不是空殼,還是有實體有運營的。當然,前面的套路,正是龐青年自己這么多年叱咤各地政府的最重要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