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冠疫情時期的經濟低迷導致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普遍出現失業情況,但能源情報公司Rystad energy表示,再過十年,海上風電行業的就業需求將增加兩倍。
根據2020年海上風電行業提供了約29.7萬個全職工作崗位,Rystad energy預計,到2030年,海上風電行業將帶動約86.8萬名人員就業。
Rystad energy公司對就業崗位的估計是基于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預計到2030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50吉瓦(功率單位,符號為GW。1吉瓦=10億瓦=1000兆瓦=1百萬千瓦)。
該公司解釋:“這種高產的增長需要大量的技術員工支持。在我們的分析和預測中,我們是以全職當量工人的數量來計算的人員需求,即一個人全職工作一年的工作量,并且創造的就業崗位只包括全球海上風力發電部署所帶動的直接就業崗位和間接就業崗位。”
直接帶動就業的崗位涉及海上風電場的開發制造、建設、安裝以及運營和維護。而間接帶動的工作崗位則與消耗的材料和服務有關,如支持海上風機的鋼鐵廠工人、供應機艙部件的公司的電子工人以及可再生能源監管機構的工作人員。
Rystad energy的海上風電產品經理Alexander Fløtre說:“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工人也將從全球海上風電產業預期的就業增長中受益,因為他們具備的該產業相關聯的一些技能和基本的海上知識。海上風電領域的基礎制造、海上建設、項目開發和運維等,都與油氣業務高度相關。”
根據2020年海上風電行業提供了約29.7萬個全職工作崗位,Rystad energy預計,到2030年,海上風電行業將帶動約86.8萬名人員就業。
Rystad energy公司對就業崗位的估計是基于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預計到2030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50吉瓦(功率單位,符號為GW。1吉瓦=10億瓦=1000兆瓦=1百萬千瓦)。
該公司解釋:“這種高產的增長需要大量的技術員工支持。在我們的分析和預測中,我們是以全職當量工人的數量來計算的人員需求,即一個人全職工作一年的工作量,并且創造的就業崗位只包括全球海上風力發電部署所帶動的直接就業崗位和間接就業崗位。”
直接帶動就業的崗位涉及海上風電場的開發制造、建設、安裝以及運營和維護。而間接帶動的工作崗位則與消耗的材料和服務有關,如支持海上風機的鋼鐵廠工人、供應機艙部件的公司的電子工人以及可再生能源監管機構的工作人員。
Rystad energy的海上風電產品經理Alexander Fløtre說:“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工人也將從全球海上風電產業預期的就業增長中受益,因為他們具備的該產業相關聯的一些技能和基本的海上知識。海上風電領域的基礎制造、海上建設、項目開發和運維等,都與油氣業務高度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