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在江蘇蘇州高鐵新城的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啟動區能源站,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員工正在做能源站投運前的調試準備工作,為春節后即將入住的首個客戶——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供能。
1月14日,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啟動區能源站通過驗收,具備投運條件。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參與能源站投資建設。至此,能源站集中供能模式將逐步在蘇州試點落地。
據了解,與傳統供暖方式不同,能源站采用集中供能模式,綜合使用蒸汽、電力、燃氣等多種能源,替代傳統的空調系統,能夠提升區域綜合能效,減少化石燃料使用量,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能源站可為區域內辦公樓宇、商業綜合體、醫院及住宅72.4萬平方米的建筑群集中供能,其中一期供能面積24.83萬平方米。目前,能源站已接入電力、熱力、蒸汽和供水管網,采用高效冷水機組集中供冷、市政蒸汽集中供熱的方式。
作為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實施的第一個客戶側園區能源站項目,能源站采用節能量保證型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投資定制兩臺制冷量為15.351千瓦的高效離心冷水機組。機組建成投運后,能效比(COP)將不低于4.5,遠高于行業標準。
“我們充分考慮不同業態能源站接入客戶后同時段用能負荷的差異性,降低能源站自身的設備負荷,進而節省設備投資和運維成本。”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大區業務經理馬研介紹,這座能源站全運營周期可達30年,綜合考慮各種業態,客戶投資和運營費用可節約20%以上。
據了解,蘇州高鐵新城計劃打造長三角能源綜合利用低碳示范區,遠期共規劃能源站23座,為272.53萬平方米建筑集中供能,全部建成后預計年節約用電量1.4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減少標準煤燃燒5.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7萬噸。
1月14日,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啟動區能源站通過驗收,具備投運條件。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參與能源站投資建設。至此,能源站集中供能模式將逐步在蘇州試點落地。
據了解,與傳統供暖方式不同,能源站采用集中供能模式,綜合使用蒸汽、電力、燃氣等多種能源,替代傳統的空調系統,能夠提升區域綜合能效,減少化石燃料使用量,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能源站可為區域內辦公樓宇、商業綜合體、醫院及住宅72.4萬平方米的建筑群集中供能,其中一期供能面積24.83萬平方米。目前,能源站已接入電力、熱力、蒸汽和供水管網,采用高效冷水機組集中供冷、市政蒸汽集中供熱的方式。
作為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實施的第一個客戶側園區能源站項目,能源站采用節能量保證型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投資定制兩臺制冷量為15.351千瓦的高效離心冷水機組。機組建成投運后,能效比(COP)將不低于4.5,遠高于行業標準。
“我們充分考慮不同業態能源站接入客戶后同時段用能負荷的差異性,降低能源站自身的設備負荷,進而節省設備投資和運維成本。”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大區業務經理馬研介紹,這座能源站全運營周期可達30年,綜合考慮各種業態,客戶投資和運營費用可節約20%以上。
據了解,蘇州高鐵新城計劃打造長三角能源綜合利用低碳示范區,遠期共規劃能源站23座,為272.53萬平方米建筑集中供能,全部建成后預計年節約用電量1.4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減少標準煤燃燒5.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