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下午3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孫光奇,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運輸服務司負責人蔡團結介紹《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情況,并答記者問。
工信部:《規劃》明確5項主要任務和“四個新”亮點
11月3日,國新辦舉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以下簡稱《規劃》)。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規劃》有5項主要任務:
第一項是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堅持整車和零部件并重,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提升動力電池、新一代車用電機等關鍵部件的產業基礎能力,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并行發展。還有整個產業鏈發展問題,在《規劃》里作了進一步明確。
第二項是構建新型產業生態。要以生態主導型企業為龍頭,加快車用操作系統的開發應用,建設動力電池高效循環利用體系,強化質量安全保障,推動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產業生態體系。
第三項是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訊深度融合,促進能源消費結構優化,交通體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構建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第四項是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推動充換電、加氫、信息通訊與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同時鼓勵“換電”等商業模式創新,營造良好的使用環境。
第五項是深化開放合作。進一步踐行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深化研發設計、貿易投資、標準法規等領域的開放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培育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發展新優勢。
《規劃》的主要亮點,可以歸納成“四個新”:
一是順應新形勢。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由《2012年規劃》的電動化為主拓展到網聯化和智能化,現在提倡“三化”。
二是適應新要求。相比《2012年規劃》,這次《規劃》進一步明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的主體地位,政府是要更好地發揮在完善標準法規、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明確發展新方向。《規劃》提出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占比要達到車輛總銷售的20%左右”的新目標,以及“203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要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的遠期目標。
四是提出發展新路徑。《規劃》從內容上充分體現了自主創新是根本,融合發展是關鍵,開放合作是途徑,延續并深化了《2012年規劃》的“三縱三橫”研發布局。“三縱”是指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動、燃料電池汽車,“三橫”是指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更加注重與國際接軌。
財政部:中央和地方協同推進 大力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11月3日,國新網舉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以下簡稱《規劃》)。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孫光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央財政從2009年開始對新能源汽車購置給予補貼,在此基礎上,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支持政策有以下兩方面:
一是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地方開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責任主體是地方和相關企業。為了支持地方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中央財政從2014年起對地方開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給予獎勵,獎勵資金由地方統籌安排使用。到目前,中央財政已累計下達獎勵資金45億元。
二是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協同推進的發展格局。新能源汽車相關支持政策現已逐步調整為中央財政支持購置,地方主要補貼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地方原來也有支持購置的相關資金,這些資金現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
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研究優化充電基礎設施的獎補政策,進一步調動地方和相關企業積極性,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創造良好的配套條件。
科技部:圍繞“三縱三橫”產業鏈加大創新力度
11月3日,國新網舉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以下簡稱《規劃》)。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將按照《規劃》部署,圍繞“三縱三橫”產業鏈(“三縱”指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三橫”指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加大創新鏈部署力度,目前考慮重點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針對動力電池這一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或者部件。圍繞此技術,在電池的新體系、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方面進行一些超前部署,進一步推動動力電池向高比能、高安全的方向發展。安全性是首要問題,電池既要向高比能方向發展,又要考慮高安全性。對燃料電池方面,重點支持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等核心材料以及與氫能相關核心技術攻關,在燃料電池的高性能、長壽命和低成本上下功夫。
二是圍繞智能化、網聯化以及輕量化,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著力推動車控操作系統及計算平臺、車規級芯片等自動駕駛技術和裝備研制;加強新材料技術的布局,大力支持碳化硅功率器件、輕量化材料、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等研發,來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三是加大對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的支持力度,著力打造國家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行業的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提供支撐。希望通過這些部署,為實現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工信部:《規劃》明確5項主要任務和“四個新”亮點
11月3日,國新辦舉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以下簡稱《規劃》)。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規劃》有5項主要任務:
第一項是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堅持整車和零部件并重,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提升動力電池、新一代車用電機等關鍵部件的產業基礎能力,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并行發展。還有整個產業鏈發展問題,在《規劃》里作了進一步明確。
第二項是構建新型產業生態。要以生態主導型企業為龍頭,加快車用操作系統的開發應用,建設動力電池高效循環利用體系,強化質量安全保障,推動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產業生態體系。
第三項是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訊深度融合,促進能源消費結構優化,交通體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構建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第四項是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推動充換電、加氫、信息通訊與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同時鼓勵“換電”等商業模式創新,營造良好的使用環境。
第五項是深化開放合作。進一步踐行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深化研發設計、貿易投資、標準法規等領域的開放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培育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發展新優勢。
《規劃》的主要亮點,可以歸納成“四個新”:
一是順應新形勢。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由《2012年規劃》的電動化為主拓展到網聯化和智能化,現在提倡“三化”。
二是適應新要求。相比《2012年規劃》,這次《規劃》進一步明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的主體地位,政府是要更好地發揮在完善標準法規、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明確發展新方向。《規劃》提出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占比要達到車輛總銷售的20%左右”的新目標,以及“203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要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的遠期目標。
四是提出發展新路徑。《規劃》從內容上充分體現了自主創新是根本,融合發展是關鍵,開放合作是途徑,延續并深化了《2012年規劃》的“三縱三橫”研發布局。“三縱”是指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動、燃料電池汽車,“三橫”是指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更加注重與國際接軌。
財政部:中央和地方協同推進 大力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11月3日,國新網舉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以下簡稱《規劃》)。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孫光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央財政從2009年開始對新能源汽車購置給予補貼,在此基礎上,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支持政策有以下兩方面:
一是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地方開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責任主體是地方和相關企業。為了支持地方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中央財政從2014年起對地方開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給予獎勵,獎勵資金由地方統籌安排使用。到目前,中央財政已累計下達獎勵資金45億元。
二是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協同推進的發展格局。新能源汽車相關支持政策現已逐步調整為中央財政支持購置,地方主要補貼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地方原來也有支持購置的相關資金,這些資金現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
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研究優化充電基礎設施的獎補政策,進一步調動地方和相關企業積極性,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創造良好的配套條件。
科技部:圍繞“三縱三橫”產業鏈加大創新力度
11月3日,國新網舉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以下簡稱《規劃》)。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將按照《規劃》部署,圍繞“三縱三橫”產業鏈(“三縱”指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三橫”指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加大創新鏈部署力度,目前考慮重點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針對動力電池這一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或者部件。圍繞此技術,在電池的新體系、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方面進行一些超前部署,進一步推動動力電池向高比能、高安全的方向發展。安全性是首要問題,電池既要向高比能方向發展,又要考慮高安全性。對燃料電池方面,重點支持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等核心材料以及與氫能相關核心技術攻關,在燃料電池的高性能、長壽命和低成本上下功夫。
二是圍繞智能化、網聯化以及輕量化,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著力推動車控操作系統及計算平臺、車規級芯片等自動駕駛技術和裝備研制;加強新材料技術的布局,大力支持碳化硅功率器件、輕量化材料、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等研發,來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三是加大對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的支持力度,著力打造國家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行業的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提供支撐。希望通過這些部署,為實現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目標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