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年,鈷價的變動令寒銳鈷業、華友鈷業等鈷業企業的業績大幅波動。在2019年業績大幅下滑后,隨著鈷價的回升兩家公司交出了較為滿意的2020年一季報。
但另一個危險信號已經發出。自特斯拉與寧德時代的無鈷電池幾無懸念,磷酸鐵鋰電池回潮一度引發上游鈷業企業震蕩,給曾依托鈷業大紅大紫的寒銳鈷業、華友鈷業未來發展之路是否還能一帆風順畫上了問號。
對于鈷的需求量是否會隨著“無鈷化”新浪潮而減少,從而影響公司發展,寒銳鈷業與華友鈷業相關人士均在回復《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所從事的行業前景以及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相信未來三元材料仍然是新能源汽車特別是中高端乘用車的主流技術路線。
一季報凈利止跌回溫
鈷作為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池正極材料的重要原料,價格的波動也決定著相關企業成績單的好壞。
2019年,寒銳鈷業實現營收為17.79億元,同比減少36.06%;歸母凈利潤為1386.57萬元,同比減少98.04 %。“2019年,公司主要產品鈷粉、氫氧化鈷、電解銅銷售量均保持增長,由于市場環境變化,鈷金屬價格同比大幅下跌,公司鈷產品毛利率降低。”寒銳鈷業表示。
華友鈷業也未能抹去鈷價下滑的陰霾,2019年營收為188.53 億元,同比增長30.46%,歸母凈利潤為1.20億元,同比下降92.18%。 “因公司鈷產品從原料采購及運輸、產品生產到產品銷售存在較長的時間間隔,而鈷產品價格2018年四季度至2019年二季度價格走低,隨后處于低位徘徊狀態,2019年公司鈷產品銷售價格下跌幅度大于成本下跌幅度,故公司鈷產品毛利額從2018年的33.28億元下降至2019年的6.38億元,導致公司2019年業績下滑。”華友鈷業披露。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2019年1月-7月鈷價延續2018年態勢繼續下跌,7月(倫敦金屬報)MB均價為12.61 美元/磅,鈷價基本探底,2019年8月,受嘉能可鈷礦關停的影響,鈷價開始上漲,至2019年四季度趨于穩定。
進入2020年,伴隨鈷價開始上行,寒銳鈷業、華友鈷業一季度盈利大幅改善。寒銳鈷業一季度營業收為5.11億元,同比下降1.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75.34萬元,同比增長141.13%;華友鈷業一季度實現營收44.24億元,同比增長0.53%,實現歸母凈利潤1.84億元,同比增長1385.10%。
“鈷產品成本下降、鈷金屬期末市場價格提高,本報告期無存貨跌價損失,上年同期存貨跌價損失6856.16萬元;子公司剛果邁特電解銅新生產線于2019年末投產,子公司安徽寒銳募投項目于2019年9月份投產,進一步完善了公司產業鏈布局,提高了鈷粉原料自給率,委外加工成本下降。電解銅產能提高、產銷量增長;公司加強采購與生產控制、改進工藝,產品成本下降,毛利率提高;”寒銳鈷業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將進一步控制源頭礦石采購成本,優化庫存結構,發揮銅鈷協同生產優勢,力爭成本最低化,從而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一季度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市場需求下滑,在此背景下,公司基于前期的海外高端客戶產業鏈布局,三元前驅體產品銷量逆勢增長,產業一體化優勢逐步發揮。”寒銳鈷業方面人士則向記者回復。
鈷價回歸理性
鈷價的起伏也令企業的股價過山車,這點在寒銳鈷業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成立于1997年的寒銳鈷業主要從事金屬鈷粉及其他鈷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鈷粉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電器、汽車等領域,鈷產品在2019年貢獻超過7成的收入;早在2017年3月寒銳鈷業登陸資本市場之時,恰逢新能源汽車正從磷酸鐵鋰時代向三元電池轉變,市場對鈷金屬需求猛增,鈷價大增帶動寒銳鈷業股價大漲。
2018年鈷金屬價格呈現先漲后跌的走勢,年初鈷價延續了2017年持續上漲的走勢,一季度鈷價一路上行,寒銳姑業的價格也從發行價12.45元/股上漲至2018年3月14日的343.48元/股,在次新股與資源類公司中可謂一騎絕塵,一度成為“深市第一高價股”。但隨著寒銳鈷業發布了股東股份減持計劃疊加6月以后,受到原料供應過剩預期等因素影響,鈷價開始回落,產業鏈各環節普遍開始降庫存,減少單筆采購量,同時部分貿易商及機構獲利拋盤加劇了價格下跌,特別是進入2018 年第四季度后,國內鈷產品價格加速下跌,寒銳鈷業的股價深度回調。
進入2020年,隨著鈷價繼續上行,但是寒銳鈷業、華友鈷業的股價并未共振上漲,全球突發的疫情攪動需求端的疲軟。
“海外疫情的爆發不可避免的對公司的經營帶來一定的影響。疫情期間,公司將積極采取各項防控措施保證公司安全穩定的運營,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對公司的影響。”上述寒銳鈷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寒銳鈷業相關人士認為,“對于整個行業來說,疫情超預期的蔓延會給行業帶來供需端不平衡的問題,需求端會在短期內有所下降,不過從中長期來看,隨著疫情緩解帶來需求端恢復性增長,鈷價也會隨著需求而回歸正常價格。另外,三元鋰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低溫性能好等優點,在可預見的未來三元鋰電池依然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流選項之一。鈷作為三元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未來需求量依然會保持穩定增長,鈷價也會隨著需求量穩定上漲。”
“價格的走勢最終由供求關系決定,從長周期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擾動,隨著疫情全球陸續得到控制,各國復工復產后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和消費類電子市場需求將陸續恢復。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5G技術普及為3C市場新的消費需求,鈷的消費需求仍有較大的增長潛力。”華友鈷業相關人士也告訴記者。
“去鈷化”沖擊
鈷價的漲跌輪回引發鈷企的業績隨之波動還能被接受,但如今面臨動力電池企業紛紛探索“去鈷化”釜底抽薪,需求消失又會讓鈷企面臨怎樣的沖擊?
今年2月,寧德時代就對外宣布已與特斯拉簽訂了量產供貨定價協議,特斯拉將向寧德時代采購鋰離子動力電池,且同時透露雙方將共同研發“無鈷電池”,由此也引發眾人對于“無鈷電池”的猜測;5月11日,寧德時代高層在2019年業績說明會透露,寧德時代供貨特斯拉不限于磷酸鐵鋰或者三元電池。
比亞迪也在3月表示,將在2020年推出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生產成本更低的磷酸鐵鋰回潮,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倒逼部分車型尋找更低成本的低鈷、無鈷的三元鋰電池,這些都令資源局限性大,更多依賴進口的高價鈷金屬逐漸失去優勢。
不過,寒銳鈷業相關人士認為:“三元材料電池已經過多年驗證并成功市場化應用在多種新能源電動車上,我們認為未來三元材料仍然是新能源汽車特別是中高端乘用車的主流技術路線,而鈷在三元正極材料中有著穩定材料層狀結構的作用,能夠提高材料的循環壽命和倍率性能。”
“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發展,在未來大量電動車急劇攀升的情況下也會面對不同的消費需求,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目前正處在不斷探索創新的過程,相信隨著市場的發展,不同的電池技術也會找到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我們相信未來三元材料仍然是新能源汽車特別是中高端乘用車的主流技術路線。”華友鈷業相關人士也向記者表示。
但另一個危險信號已經發出。自特斯拉與寧德時代的無鈷電池幾無懸念,磷酸鐵鋰電池回潮一度引發上游鈷業企業震蕩,給曾依托鈷業大紅大紫的寒銳鈷業、華友鈷業未來發展之路是否還能一帆風順畫上了問號。
對于鈷的需求量是否會隨著“無鈷化”新浪潮而減少,從而影響公司發展,寒銳鈷業與華友鈷業相關人士均在回復《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所從事的行業前景以及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相信未來三元材料仍然是新能源汽車特別是中高端乘用車的主流技術路線。
一季報凈利止跌回溫
鈷作為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池正極材料的重要原料,價格的波動也決定著相關企業成績單的好壞。
2019年,寒銳鈷業實現營收為17.79億元,同比減少36.06%;歸母凈利潤為1386.57萬元,同比減少98.04 %。“2019年,公司主要產品鈷粉、氫氧化鈷、電解銅銷售量均保持增長,由于市場環境變化,鈷金屬價格同比大幅下跌,公司鈷產品毛利率降低。”寒銳鈷業表示。
華友鈷業也未能抹去鈷價下滑的陰霾,2019年營收為188.53 億元,同比增長30.46%,歸母凈利潤為1.20億元,同比下降92.18%。 “因公司鈷產品從原料采購及運輸、產品生產到產品銷售存在較長的時間間隔,而鈷產品價格2018年四季度至2019年二季度價格走低,隨后處于低位徘徊狀態,2019年公司鈷產品銷售價格下跌幅度大于成本下跌幅度,故公司鈷產品毛利額從2018年的33.28億元下降至2019年的6.38億元,導致公司2019年業績下滑。”華友鈷業披露。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2019年1月-7月鈷價延續2018年態勢繼續下跌,7月(倫敦金屬報)MB均價為12.61 美元/磅,鈷價基本探底,2019年8月,受嘉能可鈷礦關停的影響,鈷價開始上漲,至2019年四季度趨于穩定。
進入2020年,伴隨鈷價開始上行,寒銳鈷業、華友鈷業一季度盈利大幅改善。寒銳鈷業一季度營業收為5.11億元,同比下降1.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75.34萬元,同比增長141.13%;華友鈷業一季度實現營收44.24億元,同比增長0.53%,實現歸母凈利潤1.84億元,同比增長1385.10%。
“鈷產品成本下降、鈷金屬期末市場價格提高,本報告期無存貨跌價損失,上年同期存貨跌價損失6856.16萬元;子公司剛果邁特電解銅新生產線于2019年末投產,子公司安徽寒銳募投項目于2019年9月份投產,進一步完善了公司產業鏈布局,提高了鈷粉原料自給率,委外加工成本下降。電解銅產能提高、產銷量增長;公司加強采購與生產控制、改進工藝,產品成本下降,毛利率提高;”寒銳鈷業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將進一步控制源頭礦石采購成本,優化庫存結構,發揮銅鈷協同生產優勢,力爭成本最低化,從而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一季度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市場需求下滑,在此背景下,公司基于前期的海外高端客戶產業鏈布局,三元前驅體產品銷量逆勢增長,產業一體化優勢逐步發揮。”寒銳鈷業方面人士則向記者回復。
鈷價回歸理性
鈷價的起伏也令企業的股價過山車,這點在寒銳鈷業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成立于1997年的寒銳鈷業主要從事金屬鈷粉及其他鈷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鈷粉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電器、汽車等領域,鈷產品在2019年貢獻超過7成的收入;早在2017年3月寒銳鈷業登陸資本市場之時,恰逢新能源汽車正從磷酸鐵鋰時代向三元電池轉變,市場對鈷金屬需求猛增,鈷價大增帶動寒銳鈷業股價大漲。
2018年鈷金屬價格呈現先漲后跌的走勢,年初鈷價延續了2017年持續上漲的走勢,一季度鈷價一路上行,寒銳姑業的價格也從發行價12.45元/股上漲至2018年3月14日的343.48元/股,在次新股與資源類公司中可謂一騎絕塵,一度成為“深市第一高價股”。但隨著寒銳鈷業發布了股東股份減持計劃疊加6月以后,受到原料供應過剩預期等因素影響,鈷價開始回落,產業鏈各環節普遍開始降庫存,減少單筆采購量,同時部分貿易商及機構獲利拋盤加劇了價格下跌,特別是進入2018 年第四季度后,國內鈷產品價格加速下跌,寒銳鈷業的股價深度回調。
進入2020年,隨著鈷價繼續上行,但是寒銳鈷業、華友鈷業的股價并未共振上漲,全球突發的疫情攪動需求端的疲軟。
“海外疫情的爆發不可避免的對公司的經營帶來一定的影響。疫情期間,公司將積極采取各項防控措施保證公司安全穩定的運營,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對公司的影響。”上述寒銳鈷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寒銳鈷業相關人士認為,“對于整個行業來說,疫情超預期的蔓延會給行業帶來供需端不平衡的問題,需求端會在短期內有所下降,不過從中長期來看,隨著疫情緩解帶來需求端恢復性增長,鈷價也會隨著需求而回歸正常價格。另外,三元鋰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低溫性能好等優點,在可預見的未來三元鋰電池依然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流選項之一。鈷作為三元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未來需求量依然會保持穩定增長,鈷價也會隨著需求量穩定上漲。”
“價格的走勢最終由供求關系決定,從長周期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擾動,隨著疫情全球陸續得到控制,各國復工復產后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和消費類電子市場需求將陸續恢復。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5G技術普及為3C市場新的消費需求,鈷的消費需求仍有較大的增長潛力。”華友鈷業相關人士也告訴記者。
“去鈷化”沖擊
鈷價的漲跌輪回引發鈷企的業績隨之波動還能被接受,但如今面臨動力電池企業紛紛探索“去鈷化”釜底抽薪,需求消失又會讓鈷企面臨怎樣的沖擊?
今年2月,寧德時代就對外宣布已與特斯拉簽訂了量產供貨定價協議,特斯拉將向寧德時代采購鋰離子動力電池,且同時透露雙方將共同研發“無鈷電池”,由此也引發眾人對于“無鈷電池”的猜測;5月11日,寧德時代高層在2019年業績說明會透露,寧德時代供貨特斯拉不限于磷酸鐵鋰或者三元電池。
比亞迪也在3月表示,將在2020年推出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生產成本更低的磷酸鐵鋰回潮,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倒逼部分車型尋找更低成本的低鈷、無鈷的三元鋰電池,這些都令資源局限性大,更多依賴進口的高價鈷金屬逐漸失去優勢。
不過,寒銳鈷業相關人士認為:“三元材料電池已經過多年驗證并成功市場化應用在多種新能源電動車上,我們認為未來三元材料仍然是新能源汽車特別是中高端乘用車的主流技術路線,而鈷在三元正極材料中有著穩定材料層狀結構的作用,能夠提高材料的循環壽命和倍率性能。”
“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發展,在未來大量電動車急劇攀升的情況下也會面對不同的消費需求,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目前正處在不斷探索創新的過程,相信隨著市場的發展,不同的電池技術也會找到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我們相信未來三元材料仍然是新能源汽車特別是中高端乘用車的主流技術路線。”華友鈷業相關人士也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