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預計全年投資100億元促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新基建,以促進能源結構升級。這一政策勢必對充電樁基建公司產生有利影響。經我們研究甄別,目前市場追捧的充電樁上市公司中,有6家業務相關度較高,但另有5家公司充電樁業務比重較低或一出現下滑趨勢。
充電樁新基建開啟,百萬需求待開發
據工信部2020年4月14日發布的3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3月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42.2萬輛和143.0萬輛,分別同比下降44.5%和43.3%,一季度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47.4萬輛和367.2萬輛,分別同比下降45.2%和42.4%。其中,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5.0萬輛和5.3萬輛,分別同比下降56.9%和53.2%,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0.5萬輛和11.4萬輛,分別同比下降60.2%和56.4%。為了挽救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疲態,除了此前文章《補貼再續兩年!新能源車成功“續命”,這些行業或也受益》中已經提及的國務院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在經濟上給予購車人優惠以外,近日充電樁新基建的開展將大大便利新能源車主的充電需求,從而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增長。與此同時,在充電樁新基建浪潮中最直接的受益者將是充電樁研發制造商。
2020年4月9日,國務院表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充電樁數量達到120多萬個,但車多樁少的問題仍然十分嚴峻,為穩定和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將優化充電設施的獎勵補貼,加快建設進程,預計2020年全年投資100億元,新增公共樁約20萬個、新增私人樁超40萬個、公共充電站達4.8萬座。
接著,4月14日,國家電網啟動首批126個充電樁項目,今年計劃安排充電樁項目投資27億元。其中居住區充電樁5.3萬個,公共充電樁1.8萬個,專用充電樁0.7萬個,將有助于補齊居民區充電難、平臺互聯互通不足等行業短板。
另據中汽協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新能源(3.690,0.01,0.27%)汽車保有量為381萬輛,全國充電樁總數共122萬個,車樁比為3.12:1,若要達到《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規劃的1:1的車樁比,還有259萬個充電樁的需求空間。而且,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進一步增加,充電樁需求也將進一步擴大。
另外,充電樁新基建不只在于數量的增加,而且將推動充電數字化建設,將所有的充電樁資源納入網絡,構建即時互聯的充電地圖,方便用戶能夠清晰了解最近可用的充電樁。因此,新基建是對充電樁數量和質量的雙重優化。
哪些充電樁基建公司業績影響最大
那么這一輪充電樁新基建浪潮對哪些上市公司的業績影響最大呢?這主要參考公司充電樁業務的業績貢獻比例、公司的市場地位等幾個維度。
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隸屬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網),是中國電力裝備行業的領先企業。據2019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1.56億元,同比增長23.6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6億元,同比增長113.52%。其中,電動汽車智能充換電系統2019年營業收入13.36億元,同比增長38.12%,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為13.16%。值得說明的是,國家電網是公司第一大也是最主要客戶,2019年對國家電網銷售額占營業總收入比重達71.78%。4月14日,國家電網表示2020年計劃安排充電樁項目投資27億元,年內建成各類充電設施7.8萬個。此前,許繼電氣在國家電網充電設施招標中表現向來優異,若此次乘上國家電網充電樁新基建的東風,公司的電動汽車智能充換電系統業務表現有望更上一層樓。
浙江萬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國家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業務涉及電線電纜、新材料、新能源三大領域。公司充電設備產品齊全,擁有從7kW至480kW功率的產品線,包括大功率一體式與分體式直流充電樁、壁掛式交流充電樁、智能交流充電樁等。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萬馬聯合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在迎著需求建站的思路下構建智能化城市快充網,另一全資子公司浙江愛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樁聯網的運營及衍生業務,擁有芯片級別的充電樁智能化接入的技術儲備及完整解決方案,并提供個性化開發支持和全流程響應,兩公司的業務將契合充電樁新基建對設施數量與數字化的要求。據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7.40億元,同比增長17.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2億元,同比下降2.82%。其中,電力產品營業收入52.43億元,同比增長23.86%,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為59.99%。
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戶外箱式電力設備的研發與制造。在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生態網領域,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智能充電設備研發和制造、充電網的能源和數據運營、面向用戶的汽車的大數據深度挖掘和增值服務。截至2018年末,公司已經投建和上線運營的充電樁數量均居全國首位,市場占有率超過40%。據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營業總收入59.04億元,同比增長15.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9億元,同比下降35.69%。其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業務營業收入14.65億元,同比增長44.87%,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為24.82%。
杭州中恒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深耕電力電子和電力信息化領域,充電樁產品除中標國家電網集采項目外,在公共交通、城投項目、充電運營商、車企、共享汽車平臺等多個領域得以廣泛應用。2019年,公司憑借新能源充電設備物聯網、互聯網平臺的升級優化,以及大規模、高并發、高可靠性接入能力,形成涵蓋大功率充電模塊生產、充換電設備制造、平臺運營管理、數據增值服務等垂直一體化的價值閉環網絡。據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84億元,同比增長13.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77億元,同比增長20.15%。其中電力操作電源系統業務營業收入2.32億元,同比增長19.55%,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為26.24%。
深圳科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數據中心及新能源領域的智能網絡能源供應服務商。其電動汽車充電樁業務的主要產品包括充電樁模塊、一體式直流快速充電樁、分體式直流快速充電樁、壁掛式交流充電樁、立柱式交流充電樁、監控系統等。據2019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6.20億元,同比降低3.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1億元,同比增長39.38%。其中,電動汽車充電樁系列產品營業收入0.67億元,同比增長20.04%。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業務在公司整體業務中占比較低,但公司在數據中心與儲能系統業務的優勢可能為充電樁業務帶來增長潛力。
石家莊通合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高頻開關電源及相關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充電樁領域,公司提供新能源汽車充電解決方案。2019年,公司推出第七代超寬恒功率范圍的20KW充電模塊產品,于2018年推出的第六代30KW充電模塊產品已經批量生產。據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營業總收入1.61億元,同比下降25.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14億元,同比下降232.17%。其中充電樁及電動汽車車載電源營業收入0.59億元,同比下降16.80%,占營業總收入比重從53.32%下降至36.52%。但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預計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77億元,同比增長70.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3億元,同比增長311.85%。公司業績呈現較大波動性,但充電樁新基建還是有望鞏固公司在充電樁領域的表現,從而穩定業績。
這些公司的充電樁業務比重較低
在此次充電樁新基建浪潮下,有些公司因具有充電樁業務而被媒體追捧,但實際上其充電樁業務占據整體業務比重較低,新基建對這些公司充電樁業務的利好相對有限。
“國網系”另一家公司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能源電力智能化為核心的能源互聯網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北京國網普瑞特高壓輸電技術有限公司負責電動汽車充換電設備的研發、制造與銷售,2018年凈利潤9658.19萬元。據國電南瑞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營業總收入285.40億元,說明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直接相關的業務占比僅0.34%,這也意味著充電樁新基建對于公司的利好可能有限。
眾業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是工業電氣產品專業分銷商,主營業務為通過自有的銷售網絡分銷簽約供應商的工業電氣元器件產品,以及進行系統集成產品和成套制造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據2019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9.25億元,其中系統集成與成套制造營業收入2.58億元,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為2.60%,而其中充電樁與充電站業務更不是主要業務,因而充電樁新基建對于公司的影響甚微。不過公司正在對交、直流充電樁加大研發投入,未來相關業務的分量有可能上升。
除上述兩家公司外,還有公司的充電樁業務正在收縮,整體業績持續下滑。
蘇州工業園區和順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電力成套設備、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電力電子設備、智能配電、光伏電站及為綜合性電力應用解決方案等。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領域,公司規模化生產多種規格的交、直流充電設備。據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營業總收入7.55億元,同比增長39.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08億元,同比增長37.79%。其中,充電裝置營業收入0.65億元,同比下降37.99%,占營業總收入比重從19.37%下降至8.64%。另據公司2019半年度報告顯示充電裝置營業收入僅占營業總收入的2.44%。公司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業務急劇收縮。
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綜合能源服務商,主要從事智能電網、新能源及綜合能源服務三大業務。公司的充電樁業務是新能源業務下的子板塊,涵蓋全系列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自主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提供基于公交場站、的士碼頭、物流園區、商業地產等全場景下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站的綜合解決方案。同時,公司開發了基于云架構的充電運營平臺,為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商、經銷商、充電運營商、個人用戶等提供全方位的車樁位一體化的運營管理服務。截至2018年末,公司充電云平臺業務已經覆蓋全國25省、90城,建成超過2000個充電站以及近30000個充電樁。據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營業總收入37.91億元,同比下降13.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20億元,同比下降411.18%。
其中充電樁業務營業收入0.14億元,同比下降86.95%,占營業總收入比重從2.43%下降至0.37%。另據2019年度業績快報,預計2019年營業總收入31.95億元,同比下降15.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72億元,同比下降94.41%。
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領域,公司充電模塊采用全數字化控制、三電平PFC技術、交錯并聯技術,實現N+X并聯冗余技術應用于充電樁快充系統的研制與產業化,產品涵蓋壁掛式交流樁、落地式交流樁、一體式直流樁、功率自動分配充電堆等。據2019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8.73億元,同比下降16.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2億元,同比下降27.08%。其中,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設備營業收入1.41億元,同比增長26.13%,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為3.63%。盡管充電樁新基建將利好公司的相關業務,但該業務占營收比重有限,且能夠憑借該業務扭轉公司連續兩年的業績下滑趨勢也存在的不確定性。
充電樁新基建開啟,百萬需求待開發
據工信部2020年4月14日發布的3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3月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42.2萬輛和143.0萬輛,分別同比下降44.5%和43.3%,一季度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47.4萬輛和367.2萬輛,分別同比下降45.2%和42.4%。其中,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5.0萬輛和5.3萬輛,分別同比下降56.9%和53.2%,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0.5萬輛和11.4萬輛,分別同比下降60.2%和56.4%。為了挽救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疲態,除了此前文章《補貼再續兩年!新能源車成功“續命”,這些行業或也受益》中已經提及的國務院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在經濟上給予購車人優惠以外,近日充電樁新基建的開展將大大便利新能源車主的充電需求,從而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增長。與此同時,在充電樁新基建浪潮中最直接的受益者將是充電樁研發制造商。
2020年4月9日,國務院表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充電樁數量達到120多萬個,但車多樁少的問題仍然十分嚴峻,為穩定和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將優化充電設施的獎勵補貼,加快建設進程,預計2020年全年投資100億元,新增公共樁約20萬個、新增私人樁超40萬個、公共充電站達4.8萬座。
接著,4月14日,國家電網啟動首批126個充電樁項目,今年計劃安排充電樁項目投資27億元。其中居住區充電樁5.3萬個,公共充電樁1.8萬個,專用充電樁0.7萬個,將有助于補齊居民區充電難、平臺互聯互通不足等行業短板。
另據中汽協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新能源(3.690,0.01,0.27%)汽車保有量為381萬輛,全國充電樁總數共122萬個,車樁比為3.12:1,若要達到《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規劃的1:1的車樁比,還有259萬個充電樁的需求空間。而且,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進一步增加,充電樁需求也將進一步擴大。
另外,充電樁新基建不只在于數量的增加,而且將推動充電數字化建設,將所有的充電樁資源納入網絡,構建即時互聯的充電地圖,方便用戶能夠清晰了解最近可用的充電樁。因此,新基建是對充電樁數量和質量的雙重優化。
哪些充電樁基建公司業績影響最大
那么這一輪充電樁新基建浪潮對哪些上市公司的業績影響最大呢?這主要參考公司充電樁業務的業績貢獻比例、公司的市場地位等幾個維度。
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隸屬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網),是中國電力裝備行業的領先企業。據2019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1.56億元,同比增長23.6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6億元,同比增長113.52%。其中,電動汽車智能充換電系統2019年營業收入13.36億元,同比增長38.12%,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為13.16%。值得說明的是,國家電網是公司第一大也是最主要客戶,2019年對國家電網銷售額占營業總收入比重達71.78%。4月14日,國家電網表示2020年計劃安排充電樁項目投資27億元,年內建成各類充電設施7.8萬個。此前,許繼電氣在國家電網充電設施招標中表現向來優異,若此次乘上國家電網充電樁新基建的東風,公司的電動汽車智能充換電系統業務表現有望更上一層樓。
浙江萬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國家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業務涉及電線電纜、新材料、新能源三大領域。公司充電設備產品齊全,擁有從7kW至480kW功率的產品線,包括大功率一體式與分體式直流充電樁、壁掛式交流充電樁、智能交流充電樁等。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萬馬聯合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在迎著需求建站的思路下構建智能化城市快充網,另一全資子公司浙江愛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樁聯網的運營及衍生業務,擁有芯片級別的充電樁智能化接入的技術儲備及完整解決方案,并提供個性化開發支持和全流程響應,兩公司的業務將契合充電樁新基建對設施數量與數字化的要求。據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7.40億元,同比增長17.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2億元,同比下降2.82%。其中,電力產品營業收入52.43億元,同比增長23.86%,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為59.99%。
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戶外箱式電力設備的研發與制造。在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生態網領域,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智能充電設備研發和制造、充電網的能源和數據運營、面向用戶的汽車的大數據深度挖掘和增值服務。截至2018年末,公司已經投建和上線運營的充電樁數量均居全國首位,市場占有率超過40%。據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營業總收入59.04億元,同比增長15.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9億元,同比下降35.69%。其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業務營業收入14.65億元,同比增長44.87%,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為24.82%。
杭州中恒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深耕電力電子和電力信息化領域,充電樁產品除中標國家電網集采項目外,在公共交通、城投項目、充電運營商、車企、共享汽車平臺等多個領域得以廣泛應用。2019年,公司憑借新能源充電設備物聯網、互聯網平臺的升級優化,以及大規模、高并發、高可靠性接入能力,形成涵蓋大功率充電模塊生產、充換電設備制造、平臺運營管理、數據增值服務等垂直一體化的價值閉環網絡。據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84億元,同比增長13.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77億元,同比增長20.15%。其中電力操作電源系統業務營業收入2.32億元,同比增長19.55%,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為26.24%。
深圳科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數據中心及新能源領域的智能網絡能源供應服務商。其電動汽車充電樁業務的主要產品包括充電樁模塊、一體式直流快速充電樁、分體式直流快速充電樁、壁掛式交流充電樁、立柱式交流充電樁、監控系統等。據2019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6.20億元,同比降低3.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1億元,同比增長39.38%。其中,電動汽車充電樁系列產品營業收入0.67億元,同比增長20.04%。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業務在公司整體業務中占比較低,但公司在數據中心與儲能系統業務的優勢可能為充電樁業務帶來增長潛力。
石家莊通合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高頻開關電源及相關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充電樁領域,公司提供新能源汽車充電解決方案。2019年,公司推出第七代超寬恒功率范圍的20KW充電模塊產品,于2018年推出的第六代30KW充電模塊產品已經批量生產。據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營業總收入1.61億元,同比下降25.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14億元,同比下降232.17%。其中充電樁及電動汽車車載電源營業收入0.59億元,同比下降16.80%,占營業總收入比重從53.32%下降至36.52%。但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預計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77億元,同比增長70.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3億元,同比增長311.85%。公司業績呈現較大波動性,但充電樁新基建還是有望鞏固公司在充電樁領域的表現,從而穩定業績。
這些公司的充電樁業務比重較低
在此次充電樁新基建浪潮下,有些公司因具有充電樁業務而被媒體追捧,但實際上其充電樁業務占據整體業務比重較低,新基建對這些公司充電樁業務的利好相對有限。
“國網系”另一家公司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能源電力智能化為核心的能源互聯網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北京國網普瑞特高壓輸電技術有限公司負責電動汽車充換電設備的研發、制造與銷售,2018年凈利潤9658.19萬元。據國電南瑞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營業總收入285.40億元,說明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直接相關的業務占比僅0.34%,這也意味著充電樁新基建對于公司的利好可能有限。
眾業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是工業電氣產品專業分銷商,主營業務為通過自有的銷售網絡分銷簽約供應商的工業電氣元器件產品,以及進行系統集成產品和成套制造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據2019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9.25億元,其中系統集成與成套制造營業收入2.58億元,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為2.60%,而其中充電樁與充電站業務更不是主要業務,因而充電樁新基建對于公司的影響甚微。不過公司正在對交、直流充電樁加大研發投入,未來相關業務的分量有可能上升。
除上述兩家公司外,還有公司的充電樁業務正在收縮,整體業績持續下滑。
蘇州工業園區和順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電力成套設備、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電力電子設備、智能配電、光伏電站及為綜合性電力應用解決方案等。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領域,公司規模化生產多種規格的交、直流充電設備。據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營業總收入7.55億元,同比增長39.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08億元,同比增長37.79%。其中,充電裝置營業收入0.65億元,同比下降37.99%,占營業總收入比重從19.37%下降至8.64%。另據公司2019半年度報告顯示充電裝置營業收入僅占營業總收入的2.44%。公司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業務急劇收縮。
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綜合能源服務商,主要從事智能電網、新能源及綜合能源服務三大業務。公司的充電樁業務是新能源業務下的子板塊,涵蓋全系列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自主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提供基于公交場站、的士碼頭、物流園區、商業地產等全場景下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站的綜合解決方案。同時,公司開發了基于云架構的充電運營平臺,為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商、經銷商、充電運營商、個人用戶等提供全方位的車樁位一體化的運營管理服務。截至2018年末,公司充電云平臺業務已經覆蓋全國25省、90城,建成超過2000個充電站以及近30000個充電樁。據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營業總收入37.91億元,同比下降13.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20億元,同比下降411.18%。
其中充電樁業務營業收入0.14億元,同比下降86.95%,占營業總收入比重從2.43%下降至0.37%。另據2019年度業績快報,預計2019年營業總收入31.95億元,同比下降15.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72億元,同比下降94.41%。
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領域,公司充電模塊采用全數字化控制、三電平PFC技術、交錯并聯技術,實現N+X并聯冗余技術應用于充電樁快充系統的研制與產業化,產品涵蓋壁掛式交流樁、落地式交流樁、一體式直流樁、功率自動分配充電堆等。據2019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8.73億元,同比下降16.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2億元,同比下降27.08%。其中,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設備營業收入1.41億元,同比增長26.13%,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為3.63%。盡管充電樁新基建將利好公司的相關業務,但該業務占營收比重有限,且能夠憑借該業務扭轉公司連續兩年的業績下滑趨勢也存在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