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陜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鄒滿緒會見延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南泥灣管委會黨工委書記杜金根一行,就在南泥灣開發區推動綜合能源服務等雙方合作事宜進行交流。
今年1月3日,陜西綜合能源集團公司與陜西寶雞市眉縣人民政府舉行綜合能源服務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就眉縣區域的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展開合作。
2019年12月27日,陜西地電集團正式注冊成立陜西綜合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推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發展。這與國網旗下的國網陜西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在業務上亦形成了某種競爭關系。
陜西地電集團作為一家陜西省屬大型國有企業,其與國家電網旗下的陜西省電力公司是兩家完全不同的公司。陜西省電力公司是國家電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轄有發供電單位12個、輔業單位12個、其它單位8個。陜西地電集團則為榆林市等9市66個縣(區)供電,管轄除陜西省電力公司下轄范圍外的各縣電力局。
事實上,我國除了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大電網管轄的電力市場外,還有內蒙古電力集團、山西地方電力、陜西地方電力、廣西水利電業集團等數個區域性地方電力公司。雖不屬于國網系,但陜西地電集團在綜合能源服務業務上的戰略規劃與國網系如出一轍。這也進一步證明了電力企業轉型綜合能源服務的大勢所趨。
在陜西地電2019年12月印發的《關于促進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共提出了四個意見88項措施,描繪了一張建設一流綜合能源服務集團的路徑圖。
▲ 陜西地電“135”戰略
該意見指出,陜西地電今后將緊緊圍繞“135”戰略思路,分三步走、通過“電源基礎穩固化、電力供給智慧化、關聯業務集約化、綜合能源平臺化、資本運作專業化”5個子目標,實現從一流電力投資控股型集團到一流綜合能源服務集團的跨越,到2030年收入達到1000億元,建成國內具有領先品牌影響力、市場號召力、客戶美譽度的一流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陜西地電當前立足供電業務擴展綜合能源服務,以增量配電業務為切入點,建設終端一體化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系統,以產業園區等為載體,開展區域多種能源的供、配、售、用等一體化服務,打造區域綜合能源系統建設與運營業務鏈。
另悉,陜西地電2020年工作報告指出,陜西綜合能源服務集團要在2020年實現4個億的營收目標,利潤總額2000萬元。
陜西地電集團業務范圍涉及電力供應及其相關服務、綜合能源服務、資本運營等領域,是陜西電力市場的重要主體和能源產業的新興力量。公司按照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形成黨委會、董事會、經營層協調運作的企業治理體系,下屬市、縣供電分公司79個,發電、電建、綜合能源、能源研究院等子公司及直屬中心10個,員工2.3萬人。
今年1月3日,陜西綜合能源集團公司與陜西寶雞市眉縣人民政府舉行綜合能源服務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就眉縣區域的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展開合作。
2019年12月27日,陜西地電集團正式注冊成立陜西綜合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推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發展。這與國網旗下的國網陜西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在業務上亦形成了某種競爭關系。
陜西地電集團作為一家陜西省屬大型國有企業,其與國家電網旗下的陜西省電力公司是兩家完全不同的公司。陜西省電力公司是國家電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轄有發供電單位12個、輔業單位12個、其它單位8個。陜西地電集團則為榆林市等9市66個縣(區)供電,管轄除陜西省電力公司下轄范圍外的各縣電力局。
事實上,我國除了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大電網管轄的電力市場外,還有內蒙古電力集團、山西地方電力、陜西地方電力、廣西水利電業集團等數個區域性地方電力公司。雖不屬于國網系,但陜西地電集團在綜合能源服務業務上的戰略規劃與國網系如出一轍。這也進一步證明了電力企業轉型綜合能源服務的大勢所趨。
在陜西地電2019年12月印發的《關于促進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共提出了四個意見88項措施,描繪了一張建設一流綜合能源服務集團的路徑圖。

▲ 陜西地電“135”戰略
該意見指出,陜西地電今后將緊緊圍繞“135”戰略思路,分三步走、通過“電源基礎穩固化、電力供給智慧化、關聯業務集約化、綜合能源平臺化、資本運作專業化”5個子目標,實現從一流電力投資控股型集團到一流綜合能源服務集團的跨越,到2030年收入達到1000億元,建成國內具有領先品牌影響力、市場號召力、客戶美譽度的一流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陜西地電當前立足供電業務擴展綜合能源服務,以增量配電業務為切入點,建設終端一體化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系統,以產業園區等為載體,開展區域多種能源的供、配、售、用等一體化服務,打造區域綜合能源系統建設與運營業務鏈。
另悉,陜西地電2020年工作報告指出,陜西綜合能源服務集團要在2020年實現4個億的營收目標,利潤總額2000萬元。
陜西地電集團業務范圍涉及電力供應及其相關服務、綜合能源服務、資本運營等領域,是陜西電力市場的重要主體和能源產業的新興力量。公司按照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形成黨委會、董事會、經營層協調運作的企業治理體系,下屬市、縣供電分公司79個,發電、電建、綜合能源、能源研究院等子公司及直屬中心10個,員工2.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