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一時間,整個數據中心行業為之振奮,吹散了一些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預期的陰霾。結合最近各省市合計近30萬億的大項目投資規劃的相關政策,我們認為未來可預見的信息有以下幾點:
01中國對新基建投資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
首先,要明確何為“新基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首次出現是在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通俗的說,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七個方面: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交。
2020年國務院首次常務會議上提出要“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促進綠色、智能制造”,此后多個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把5G網絡建設等作為2020年的投資重點,部分省市還明確了5G基站的建設目標。疫情爆發以來,中央對新基建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2月2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推動5G、工業互聯網等產業的發展,3月4日政治局常委會再次提到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的建設進度。
新基建既可以穩定投資、彌補國內IT基礎設施短板,還可以賦能經濟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同時,新基建投資主要由各類運營商和企業進行,市場化投資占比較傳統基建大,對財政資金的依賴性沒有那么強。
02各行業數字化、云化趨勢不可逆轉,新基建需求增長潛力大
春節期間,線上游戲異常火爆,復工推遲之后,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板塊持續火熱,其他行業也在這種極端環境下開始思考數字化轉型。激增的線上業務需求,對現有的通信網絡、數據中心形成極大考驗,部分應用服務器出現承載能力不足,網絡傳輸速度和穩定性也出現下降的問題,對應的運營商不得不臨時擴容。
從中長期看,國內企業上云、數字化的趨勢不可逆轉,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我們認為進度還將加快。5G、工業互聯網、云計算作為數字經濟的主要基礎設施,在技術和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做到適度超前是可行的。通過基礎設施帶動應用繁榮,生態健全后繼續拉動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可以形成良性的閉環。
預計未來3-5年,國內數據中心項目會出現快速增加,尤其是一些綠色、大型或者超大型的數據中心會增多。地域結構上看,北上廣深地區由于政策限制增長空間有限,但周邊省市數據中心新建、擴建的投資需求將會顯著增多,另外一些環境適宜、電價優惠、土地資源相對充裕的地區,如西北、西南等,數據中心數量也會有較大的增長潛力。隨著新基建的推進,無論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建設都會提速,數據中心新建和擴容步伐會加快,相關設備及服務的需求也會快速增加。
03邊緣數據中心快速發展是必然
自2019年6月份商用牌照提前發放以來,5G呈現出加速建設狀態。5G將改變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運營方式,云計算技術促進超大型數據中心發展,5G融合邊緣計算將推進模塊化、低成本、低功耗數據中心技術性發展方向。隨著5G的建設和普及,眾多產業的應用將催生大量數據,5G的高帶寬、低延時只是解決了數據的傳輸問題,而這些數據的處理需求會對現有云數據中心造成巨大挑戰,因此邊緣計算中心將迎來快速發展。5G時代的用戶端將與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形成緊密的云-邊-端架構。
總體而言,以新型基礎設施為代表的各類技術將促進傳統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這些技術是中國未來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將會率先起步,整個行業未來發展可期。
01中國對新基建投資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
首先,要明確何為“新基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首次出現是在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通俗的說,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七個方面: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交。
2020年國務院首次常務會議上提出要“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促進綠色、智能制造”,此后多個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把5G網絡建設等作為2020年的投資重點,部分省市還明確了5G基站的建設目標。疫情爆發以來,中央對新基建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2月2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推動5G、工業互聯網等產業的發展,3月4日政治局常委會再次提到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的建設進度。
新基建既可以穩定投資、彌補國內IT基礎設施短板,還可以賦能經濟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同時,新基建投資主要由各類運營商和企業進行,市場化投資占比較傳統基建大,對財政資金的依賴性沒有那么強。
02各行業數字化、云化趨勢不可逆轉,新基建需求增長潛力大
春節期間,線上游戲異常火爆,復工推遲之后,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板塊持續火熱,其他行業也在這種極端環境下開始思考數字化轉型。激增的線上業務需求,對現有的通信網絡、數據中心形成極大考驗,部分應用服務器出現承載能力不足,網絡傳輸速度和穩定性也出現下降的問題,對應的運營商不得不臨時擴容。
從中長期看,國內企業上云、數字化的趨勢不可逆轉,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我們認為進度還將加快。5G、工業互聯網、云計算作為數字經濟的主要基礎設施,在技術和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做到適度超前是可行的。通過基礎設施帶動應用繁榮,生態健全后繼續拉動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可以形成良性的閉環。
預計未來3-5年,國內數據中心項目會出現快速增加,尤其是一些綠色、大型或者超大型的數據中心會增多。地域結構上看,北上廣深地區由于政策限制增長空間有限,但周邊省市數據中心新建、擴建的投資需求將會顯著增多,另外一些環境適宜、電價優惠、土地資源相對充裕的地區,如西北、西南等,數據中心數量也會有較大的增長潛力。隨著新基建的推進,無論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建設都會提速,數據中心新建和擴容步伐會加快,相關設備及服務的需求也會快速增加。
03邊緣數據中心快速發展是必然
自2019年6月份商用牌照提前發放以來,5G呈現出加速建設狀態。5G將改變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運營方式,云計算技術促進超大型數據中心發展,5G融合邊緣計算將推進模塊化、低成本、低功耗數據中心技術性發展方向。隨著5G的建設和普及,眾多產業的應用將催生大量數據,5G的高帶寬、低延時只是解決了數據的傳輸問題,而這些數據的處理需求會對現有云數據中心造成巨大挑戰,因此邊緣計算中心將迎來快速發展。5G時代的用戶端將與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形成緊密的云-邊-端架構。
總體而言,以新型基礎設施為代表的各類技術將促進傳統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這些技術是中國未來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將會率先起步,整個行業未來發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