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能源監管辦發布《江蘇電力輔助服務(調頻)市場交易規則(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稱,此次市場交易主體為具備自動發電控制(AGC)調節能力的各并網發電企業、儲能電站及綜合能源服務商,將為市場成員有序開展電力調頻輔助服務交易提供政策保障,為儲能進入江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開辟新路徑。
征求意見稿規定,充電/放電功率10兆瓦以上、持續時間2小時以上的儲能電站,可直接注冊電力調頻輔助服務市場成員;鼓勵綜合能源服務商匯集單站容量達到充電/放電功率5兆瓦以上的儲能電站,匯集總容量達到充電/放電功率10兆瓦以上、持續時間2小時以上的,可注冊電力調頻輔助服務市場成員。
征求意見稿指出,具備AGC功能的統調火電機組必須申報電力調頻輔助服務單價,儲能電站、輔助服務提供商只申報是否參與市場,若參與市場,參照市場最高成交價(PM),按照KM*PM價格予以出清。補償標準KM值由江蘇能源監管辦會同省發改委確定后通過調度機構發布。業內人士表示,KM值最終如何認定,將成為此次政策的最大變量。
江蘇是能源電力消費大省,儲能產業發展也走在全國前列。早在2016年6月,國內首套“大規模源網荷儲友好互動系統”就在江蘇建成投運,該項目標志著江蘇具備了100萬千瓦毫秒級精準切負荷能力。
由于峰谷價差較大,江蘇在用戶側儲能率先取得突破。江蘇能源監管辦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底,江蘇省已建成60座用戶側儲能電站,總容量97兆瓦/691兆瓦時。
近年來,江蘇頻頻出臺政策,支持儲能產業發展。2018年,江蘇發改委發布《關于轉發<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簡化項目審批手續、加強規劃統籌發展、分級分類協調管理,明確用戶側儲能由企業自主投資經營、自負盈虧,功率1萬千瓦及以上的用戶側儲能項目納入設區市的地區配網規劃,功率5萬千瓦及以上的用戶側儲能項目納入省級電網規劃。隨后,《江蘇省電力需求響應實施細則》《江蘇電力輔助服務(調峰)市場啟停交易補充規則》《智慧江蘇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政策陸續出臺,成為儲能產業發展的有力推手。
征求意見稿規定,充電/放電功率10兆瓦以上、持續時間2小時以上的儲能電站,可直接注冊電力調頻輔助服務市場成員;鼓勵綜合能源服務商匯集單站容量達到充電/放電功率5兆瓦以上的儲能電站,匯集總容量達到充電/放電功率10兆瓦以上、持續時間2小時以上的,可注冊電力調頻輔助服務市場成員。
征求意見稿指出,具備AGC功能的統調火電機組必須申報電力調頻輔助服務單價,儲能電站、輔助服務提供商只申報是否參與市場,若參與市場,參照市場最高成交價(PM),按照KM*PM價格予以出清。補償標準KM值由江蘇能源監管辦會同省發改委確定后通過調度機構發布。業內人士表示,KM值最終如何認定,將成為此次政策的最大變量。
江蘇是能源電力消費大省,儲能產業發展也走在全國前列。早在2016年6月,國內首套“大規模源網荷儲友好互動系統”就在江蘇建成投運,該項目標志著江蘇具備了100萬千瓦毫秒級精準切負荷能力。
由于峰谷價差較大,江蘇在用戶側儲能率先取得突破。江蘇能源監管辦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底,江蘇省已建成60座用戶側儲能電站,總容量97兆瓦/691兆瓦時。
近年來,江蘇頻頻出臺政策,支持儲能產業發展。2018年,江蘇發改委發布《關于轉發<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簡化項目審批手續、加強規劃統籌發展、分級分類協調管理,明確用戶側儲能由企業自主投資經營、自負盈虧,功率1萬千瓦及以上的用戶側儲能項目納入設區市的地區配網規劃,功率5萬千瓦及以上的用戶側儲能項目納入省級電網規劃。隨后,《江蘇省電力需求響應實施細則》《江蘇電力輔助服務(調峰)市場啟停交易補充規則》《智慧江蘇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政策陸續出臺,成為儲能產業發展的有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