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市累計建成約19.31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已基本形成全市平原地區充電服務半徑小于5公里的公用充電網絡體系。
分區域看,在居民小區的個人固定停車位上累計建成約14.55萬個自用充電樁;在具備條件的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農貿批發市場、旅游景點、貨運樞紐等公共停車場,累計建成約2358處、約2.43萬個社會公用充電樁;在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累計建成約2382處、約1.79萬個單位內部公用充電樁;在公交、環衛、出租等公共專用車輛場站,累計建成約534處、約0.54萬個專用充電樁。
在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推動下,近年來北京的電動汽車銷量一直快速增長。2018年,北京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7.21萬輛,同比增長30%;今年上半年,北京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5.11萬輛,同比增長163.61%。
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而言,充電設施的建設至關重要。汽車行業專家張志勇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天的電動車已經基本解決了車主100公里生活圈的問題,因為大部分電動車的續航里程都是400公里以上,甚至500公里以上。目前,最大問題是在于如何有效、方便、快速、隨時進行充電、補電。
對于充電設施的建設問題,北京市發改委此前印發的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社會公用領域,推進充電設施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發展,形成在北京全市范圍(不含山區)平均服務半徑小于5公里的充電網絡;城市核心區、通州新城、亦莊、延慶冬奧區域等重點區域充電服務半徑小于0.9公里。
然而,成本問題長期影響著企業布局公共充電樁的積極性。據了解,公共充電站建設成本主要由設備、土地、電力增容三部分組成,以一個小型充電站(10-15臺充電機)為例,設備費和電力增容通常都需要分別花費超百萬元,且企業還需要支付后期較高的運營成本。
為減輕充電樁企業的運營壓力,今年10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經營性集中式充換電設施的通知》,明確經營性集中式充換電設施可直接獲得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的接入支持,享受國家規定的電價優惠政策。
針對充電設施的安全問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市形成了充電場站安全隱患治理整改工作機制,對檢查中常見的21項安全隱患問題,按照風險等級劃分為A(嚴重隱患)、B(一般隱患)、C(安全提示)三類,督促企業限期整改。存在A類隱患的場站,要求運營企業立即斷電并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并通過復查后,方可恢復供電運營。
分區域看,在居民小區的個人固定停車位上累計建成約14.55萬個自用充電樁;在具備條件的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農貿批發市場、旅游景點、貨運樞紐等公共停車場,累計建成約2358處、約2.43萬個社會公用充電樁;在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累計建成約2382處、約1.79萬個單位內部公用充電樁;在公交、環衛、出租等公共專用車輛場站,累計建成約534處、約0.54萬個專用充電樁。
在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推動下,近年來北京的電動汽車銷量一直快速增長。2018年,北京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7.21萬輛,同比增長30%;今年上半年,北京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5.11萬輛,同比增長163.61%。
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而言,充電設施的建設至關重要。汽車行業專家張志勇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天的電動車已經基本解決了車主100公里生活圈的問題,因為大部分電動車的續航里程都是400公里以上,甚至500公里以上。目前,最大問題是在于如何有效、方便、快速、隨時進行充電、補電。
對于充電設施的建設問題,北京市發改委此前印發的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社會公用領域,推進充電設施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發展,形成在北京全市范圍(不含山區)平均服務半徑小于5公里的充電網絡;城市核心區、通州新城、亦莊、延慶冬奧區域等重點區域充電服務半徑小于0.9公里。
然而,成本問題長期影響著企業布局公共充電樁的積極性。據了解,公共充電站建設成本主要由設備、土地、電力增容三部分組成,以一個小型充電站(10-15臺充電機)為例,設備費和電力增容通常都需要分別花費超百萬元,且企業還需要支付后期較高的運營成本。
為減輕充電樁企業的運營壓力,今年10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經營性集中式充換電設施的通知》,明確經營性集中式充換電設施可直接獲得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的接入支持,享受國家規定的電價優惠政策。
針對充電設施的安全問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市形成了充電場站安全隱患治理整改工作機制,對檢查中常見的21項安全隱患問題,按照風險等級劃分為A(嚴重隱患)、B(一般隱患)、C(安全提示)三類,督促企業限期整改。存在A類隱患的場站,要求運營企業立即斷電并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并通過復查后,方可恢復供電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