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來自證監會官網的消息顯示,深圳市翔豐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翔豐華”)發行申報文件審核被取消。簡單說,就是翔豐華IPO事項被證監會否決了。
翔豐華是從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先進的鋰電池負極材料供應商,主要產品分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兩大類,產品應用于包括動力(電動交通工具,如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等)、3C消費電子和工業儲能等鋰離子電池領域。
(來源:微信公眾號“起點鋰電大數據” ID:weixin-lddsj 作者:陳榮逸)
翔豐華擬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曾于2017年9月21日報送首份招股說明書,于2018年12月18日報送更新后的招股說明書,2019年5月報送最新版招股說明書。翔豐華擬發行新股不超過2500萬股,募集資金5億元,用于30000噸高端石墨負極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是比亞迪、寧德時代、鵬輝能源、南都電源、贛峰鋰業、多氟多、卡耐新能源、孚能科技等30多家知名公司的供應商。是什么原因讓翔豐華IPO“折戟”?
招股說明書互相矛盾
在最新版的招股說明書中顯示,2016年與2017年,翔豐華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37億元、3.63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4015.77萬元、5724.61萬元。
但是2018年12月18日報送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4098.98萬元、5968.62萬元。
此外,兩版招股說明書中,還存在2016年、2017年,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扣非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總資產、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等數據對不上的情況,在此不一一列舉。
2018年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占比94.75%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翔豐華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合計分別為1.79億元、3.92億元、5.68億元。
2016年至2018年,翔豐華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凈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75.77%、107.97%和94.75%,同行業可比公司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余額之和占當期營業收入均值為48.36%、43.80%、60.37%。
其中,2015年至2018年,翔豐華應收賬款逾期金額分別為3102.28萬元、4915.47萬元、1.04億元、9011.39萬元,應收賬款逾期金額連續4年超過歸母凈利潤。
毛利率連續三年下滑
2016年至2018年,翔豐華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9.05%、30.40%、22.13%,連續三年下滑。
據統計2016年至2018年,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別為33.27%、30.72%、30.05%。可見翔豐華主營業務毛利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翔豐華第一大客戶比亞迪,2016至2018年,翔豐華對比亞迪的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4.24%、55.46%和62.75%,呈現不斷上漲的趨勢,但翔豐華產品供給比亞迪的售價卻明顯低于其他客戶。這種情況很普遍,市場認為低價策略可能是導致翔豐華毛利連續下滑及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原因。
14起未結訴訟涉及金額1350萬元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翔豐華共發生過16項對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聲譽、業務活動、未來前景等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訴訟或仲裁事項。
其中,兩起已結訴訟,均為買賣合同糾紛,合計涉及金額17.85萬元。另外14起未結訴訟包括13起買賣合同糾紛、1起票據糾紛,合計涉及金額1349.87萬元。
此外,根據中國經濟網《翔豐華連4年凈利不敵逾期賬款 兩版招股書數據頻打架》 指出,翔豐華還存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連續三年為負、供應商真實性存疑、存貨過多、負債過重等問題。總結:企業上市,首先需要規范經營,其次需要實力過硬。每一份招股說明書,都將被放到顯微鏡下反復觀察。經統計,今年以來已有6家企業首發事項遭取消審核,其中有5家是在10月份之后被取消審核。翔豐華不幸,成為其中之一。
翔豐華是從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先進的鋰電池負極材料供應商,主要產品分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兩大類,產品應用于包括動力(電動交通工具,如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等)、3C消費電子和工業儲能等鋰離子電池領域。
(來源:微信公眾號“起點鋰電大數據” ID:weixin-lddsj 作者:陳榮逸)
翔豐華擬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曾于2017年9月21日報送首份招股說明書,于2018年12月18日報送更新后的招股說明書,2019年5月報送最新版招股說明書。翔豐華擬發行新股不超過2500萬股,募集資金5億元,用于30000噸高端石墨負極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是比亞迪、寧德時代、鵬輝能源、南都電源、贛峰鋰業、多氟多、卡耐新能源、孚能科技等30多家知名公司的供應商。是什么原因讓翔豐華IPO“折戟”?
招股說明書互相矛盾
在最新版的招股說明書中顯示,2016年與2017年,翔豐華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37億元、3.63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4015.77萬元、5724.61萬元。

但是2018年12月18日報送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4098.98萬元、5968.62萬元。

此外,兩版招股說明書中,還存在2016年、2017年,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扣非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總資產、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等數據對不上的情況,在此不一一列舉。
2018年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占比94.75%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翔豐華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合計分別為1.79億元、3.92億元、5.68億元。

2016年至2018年,翔豐華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凈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75.77%、107.97%和94.75%,同行業可比公司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余額之和占當期營業收入均值為48.36%、43.80%、60.37%。
其中,2015年至2018年,翔豐華應收賬款逾期金額分別為3102.28萬元、4915.47萬元、1.04億元、9011.39萬元,應收賬款逾期金額連續4年超過歸母凈利潤。

毛利率連續三年下滑
2016年至2018年,翔豐華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9.05%、30.40%、22.13%,連續三年下滑。

據統計2016年至2018年,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別為33.27%、30.72%、30.05%。可見翔豐華主營業務毛利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翔豐華第一大客戶比亞迪,2016至2018年,翔豐華對比亞迪的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4.24%、55.46%和62.75%,呈現不斷上漲的趨勢,但翔豐華產品供給比亞迪的售價卻明顯低于其他客戶。這種情況很普遍,市場認為低價策略可能是導致翔豐華毛利連續下滑及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原因。
14起未結訴訟涉及金額1350萬元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翔豐華共發生過16項對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聲譽、業務活動、未來前景等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訴訟或仲裁事項。
其中,兩起已結訴訟,均為買賣合同糾紛,合計涉及金額17.85萬元。另外14起未結訴訟包括13起買賣合同糾紛、1起票據糾紛,合計涉及金額1349.87萬元。

此外,根據中國經濟網《翔豐華連4年凈利不敵逾期賬款 兩版招股書數據頻打架》 指出,翔豐華還存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連續三年為負、供應商真實性存疑、存貨過多、負債過重等問題。總結:企業上市,首先需要規范經營,其次需要實力過硬。每一份招股說明書,都將被放到顯微鏡下反復觀察。經統計,今年以來已有6家企業首發事項遭取消審核,其中有5家是在10月份之后被取消審核。翔豐華不幸,成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