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跨國礦業巨頭力拓(RioTinto)在一份公開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在位于美國加州的一座廢舊礦產中意外發現鋰礦資源,現已計劃開始試產碳酸鋰。截至目前,力拓已與全球多家動力電池生產商及電動汽車企業開始了合作溝通,將進一步擴大該公司的礦業版圖。
舊礦山“變廢為寶”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力拓在其最近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在美國礦產地Boron進行掘金工作時,意外發現了豐富的碳酸鋰資源。據了解,Boron礦產地位于美國加州,區域礦產資源超過80種。
根據目前公布的計劃,力拓已開始了Boron地區的碳酸鋰生產工作,預計將建設一座小規模試生產工廠,碳酸鋰年產量為10噸,投資額約為1000萬美元。力拓在聲明指出,若試生產進行順利,將進一步擴大鋰生產規模,加大加州地區的鋰產量,并提升其在美國本土鋰礦產質量。
據了解,目前美國僅有一家本土鋰生產商,是由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商Albermarle運營的內華達州SilverPeak鋰礦區。
力拓能源及礦產部門首席執行官BoldBaatar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由于Boron礦區已開發多年,在此基礎上開采鋰的成本將大大降低。
《華爾街日報》撰文稱,全球礦企都在降低開礦成本,利用不斷進步的新技術,在廢舊礦產中實現廢物利用能夠有效壓縮開發成本。由于全球需求正不斷變化,近十年來鋰等電池金屬價格出現了飆升,曾經的“廢棄礦產”很可能變得價值連城。
據了解,力拓在加州發現的鋰礦一旦實現大規模生產,產能預計將與Albermarle位于美國內華達州的鋰礦產能相當,力拓這一新業務的開發可能將快速擴大其在美國的市場競爭力。
BoldBaatar表示:“如果試生產及規模化生產都進行順利,力拓將有望成為美國最大的本土電池級別鋰生產商,鋰供應量將能夠滿足美國未來需求,美國本土可能將不再需要開采新礦。”
試圖分電動汽車市場一杯羹
作為全球第二大礦企,力拓下一步計劃投資5000萬美元,建設工業級鋰生產工廠,鋰年產量預計將達到5000噸,并將與下游電池制造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力拓在聲明中指出,鋰生產工廠一旦建成,將能夠為日本松下及其他電池陰極制造企業提供原料,足以為1.5萬輛特斯拉ModelS電動汽車提供動力電池。
力拓作為一家擁有多元礦產業務的跨國企業,目前公司主要經營范圍包括煤、鐵、銅、黃金、鉆石、鋁等。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力拓逐步剝離旗下煤炭業務,進入部分低碳領域,擴張鋰生產方面的業務正是其低碳轉型的一部分。
據了解,力拓此前已著手在全球范圍內收購部分鋰礦資產,并已經在塞爾維亞開發Jadar鋰礦。金融機構摩根士丹利預測稱,受到電動汽車產業爆發影響,到2025年,全球碳酸鋰需求預計將在2017年的基礎上翻兩倍。數據顯示,力拓當前鋰產量占全球鋰需求的5%左右。
事實上,除力拓以外,全球多家礦業巨頭都看準了正在擴張的電動汽車市場,意圖在其中分一杯羹。彭博社撰文指出,受到電動汽車市場擴張的帶動影響,全球多家礦企都已逐步進入電池金屬領域,而力拓則是首家涉足鋰礦生產的跨國礦業巨頭。
據了解,為進入動力電池產業鏈,跨國礦企Glencore公布計劃稱將增加銅、鎳、鈷等電池金屬產量,同時全球最大的礦企必和必拓(BHP)正計劃發力金屬鎳以及動力電池陰極材料的生產。必和必拓首席財務官PeterBeaven今年上半年曾表示,對他們來說,鋰是一個吸引力相對較小的業務選擇。
據消息人士透露,力拓已與全球多個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以及電動汽車企業進行了溝通,包括中國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以及美國電動汽車生產商特斯拉等。
布局鋰業“恰逢其時”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在今年7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隨著電動汽車使用量的快速增長,動力電池需求也不斷上漲,到2030年,全球鋰需求將攀升至當前的8倍。盡管2018年以來,澳大利亞和智利作為全球主要的鋰生產國不斷計劃增產,而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增速已出現放緩,全球鋰市場出現了短暫的供應過剩局面,但BNEF指出,直到2025年左右,全球鋰市場的供需才有可能會再次實現平衡。
路透社撰文指出,由于全球鋰需求仍預計上漲,力拓擴大美國本土鋰產量的舉措已獲得了美國政府部門的支持。美國內政部曾發表言論稱,鋰是一種對于美國經濟及國家安全都至關重要的“戰略礦產”,美國需要加大對鋰的重視程度,鋰在電動汽車產業以及其他高科技設備的制造領域都有重要應用。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曾多次強調美國稀土金屬及其他工業是“戰略礦產”。《洛杉磯時報》撰文認為,力拓積極開拓其他金屬礦產業務“恰逢其時”。
截至目前,除大力布局鋰礦產業外,力拓也已開始布局美國稀土金屬產業鏈。另外,力拓在美國猶他州也已加大銅礦生產,同時也計劃擴大美國金屬銦的供應量,以滿足美國光伏組件以及電子觸摸屏的生產需求。
舊礦山“變廢為寶”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力拓在其最近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在美國礦產地Boron進行掘金工作時,意外發現了豐富的碳酸鋰資源。據了解,Boron礦產地位于美國加州,區域礦產資源超過80種。
根據目前公布的計劃,力拓已開始了Boron地區的碳酸鋰生產工作,預計將建設一座小規模試生產工廠,碳酸鋰年產量為10噸,投資額約為1000萬美元。力拓在聲明指出,若試生產進行順利,將進一步擴大鋰生產規模,加大加州地區的鋰產量,并提升其在美國本土鋰礦產質量。
據了解,目前美國僅有一家本土鋰生產商,是由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商Albermarle運營的內華達州SilverPeak鋰礦區。
力拓能源及礦產部門首席執行官BoldBaatar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由于Boron礦區已開發多年,在此基礎上開采鋰的成本將大大降低。
《華爾街日報》撰文稱,全球礦企都在降低開礦成本,利用不斷進步的新技術,在廢舊礦產中實現廢物利用能夠有效壓縮開發成本。由于全球需求正不斷變化,近十年來鋰等電池金屬價格出現了飆升,曾經的“廢棄礦產”很可能變得價值連城。
據了解,力拓在加州發現的鋰礦一旦實現大規模生產,產能預計將與Albermarle位于美國內華達州的鋰礦產能相當,力拓這一新業務的開發可能將快速擴大其在美國的市場競爭力。
BoldBaatar表示:“如果試生產及規模化生產都進行順利,力拓將有望成為美國最大的本土電池級別鋰生產商,鋰供應量將能夠滿足美國未來需求,美國本土可能將不再需要開采新礦。”
試圖分電動汽車市場一杯羹
作為全球第二大礦企,力拓下一步計劃投資5000萬美元,建設工業級鋰生產工廠,鋰年產量預計將達到5000噸,并將與下游電池制造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力拓在聲明中指出,鋰生產工廠一旦建成,將能夠為日本松下及其他電池陰極制造企業提供原料,足以為1.5萬輛特斯拉ModelS電動汽車提供動力電池。
力拓作為一家擁有多元礦產業務的跨國企業,目前公司主要經營范圍包括煤、鐵、銅、黃金、鉆石、鋁等。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力拓逐步剝離旗下煤炭業務,進入部分低碳領域,擴張鋰生產方面的業務正是其低碳轉型的一部分。
據了解,力拓此前已著手在全球范圍內收購部分鋰礦資產,并已經在塞爾維亞開發Jadar鋰礦。金融機構摩根士丹利預測稱,受到電動汽車產業爆發影響,到2025年,全球碳酸鋰需求預計將在2017年的基礎上翻兩倍。數據顯示,力拓當前鋰產量占全球鋰需求的5%左右。
事實上,除力拓以外,全球多家礦業巨頭都看準了正在擴張的電動汽車市場,意圖在其中分一杯羹。彭博社撰文指出,受到電動汽車市場擴張的帶動影響,全球多家礦企都已逐步進入電池金屬領域,而力拓則是首家涉足鋰礦生產的跨國礦業巨頭。
據了解,為進入動力電池產業鏈,跨國礦企Glencore公布計劃稱將增加銅、鎳、鈷等電池金屬產量,同時全球最大的礦企必和必拓(BHP)正計劃發力金屬鎳以及動力電池陰極材料的生產。必和必拓首席財務官PeterBeaven今年上半年曾表示,對他們來說,鋰是一個吸引力相對較小的業務選擇。
據消息人士透露,力拓已與全球多個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以及電動汽車企業進行了溝通,包括中國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以及美國電動汽車生產商特斯拉等。
布局鋰業“恰逢其時”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在今年7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隨著電動汽車使用量的快速增長,動力電池需求也不斷上漲,到2030年,全球鋰需求將攀升至當前的8倍。盡管2018年以來,澳大利亞和智利作為全球主要的鋰生產國不斷計劃增產,而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增速已出現放緩,全球鋰市場出現了短暫的供應過剩局面,但BNEF指出,直到2025年左右,全球鋰市場的供需才有可能會再次實現平衡。
路透社撰文指出,由于全球鋰需求仍預計上漲,力拓擴大美國本土鋰產量的舉措已獲得了美國政府部門的支持。美國內政部曾發表言論稱,鋰是一種對于美國經濟及國家安全都至關重要的“戰略礦產”,美國需要加大對鋰的重視程度,鋰在電動汽車產業以及其他高科技設備的制造領域都有重要應用。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曾多次強調美國稀土金屬及其他工業是“戰略礦產”。《洛杉磯時報》撰文認為,力拓積極開拓其他金屬礦產業務“恰逢其時”。
截至目前,除大力布局鋰礦產業外,力拓也已開始布局美國稀土金屬產業鏈。另外,力拓在美國猶他州也已加大銅礦生產,同時也計劃擴大美國金屬銦的供應量,以滿足美國光伏組件以及電子觸摸屏的生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