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已漸成消費趨勢,也是各大車企搶灘的市場重點和主管部門鼓勵的發展方向。日前,重慶市經信委發出的《關于做好2019年度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項目資金申報工作的補充通知》(以下簡稱《補充通知》)顯示,將對重點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補助。
“從支持領域上來看,我們將圍繞全市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目標任務,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項目。”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處室負責人告訴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支持方向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車聯網通訊流量費補助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費用補助。
申報主體需滿足哪些基本條件
《補充通知 》顯示,申報企業應滿足在重慶市轄區內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健全的財務管理機構和制度;申報項目符合國家和重慶市產業政策;申報項目未獲得其他財政資金支持等基本條件。
申報新能源汽車車聯網通訊流量費補助的,還應滿足用于經營的新能源車輛已安裝車聯網通訊設備并投入使用,以及2019年1月1日以來上牌的新能源汽車等條件;申報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費用補助的,還應滿足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利用重慶市范圍內國家機動車檢測機構測試場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的項目這一條件。
申報成功后將獲得哪些好處
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根據重慶市相關文件精神,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主要采取以獎代補、事后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安排。其中,一般項目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500萬元,列入《2019年重慶市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重大項目重點名錄清單》的項目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市委、市政府另有規定的除外。
具體來看,新能源汽車車聯網通訊流量費補助標準,將給予新能源汽車運營企業2019年度上牌的新能源汽車每車50元的新能源汽車車聯網通訊流量費補助;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費用補助,將對今年1月1日以來利用測試場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的汽車整車生產企業,給予每款測試車型不超過測試費用30%的補助,單個企業年度補助總額不超過300萬元。
申報注意事項企業要看清楚
重慶市經信委表示,具體補助比例和補助金額將根據年度資金預算控制指標和申報項目等因素擇優比選確定,資金安排撥付根據年度預算總額可分批次跨年度安排撥付。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申報截止時間為今年10月20日,同一法人企業本次項目申報原則上申請不超過三個項目,但年主營業務收入100億元以上特大型工業企業除外。與此同時,同一項目只能申請一個支持領域和方向的資金,避免多頭申報。
近三年納入嚴重失信主體“黑名單”,受到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以及存在應退未退財政資金行為的企業和單位,不納入支持范圍。對于弄虛作假等騙取財政資金的企業,要列入黑名單,三年內不得申報重慶市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
“從支持領域上來看,我們將圍繞全市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目標任務,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項目。”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處室負責人告訴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支持方向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車聯網通訊流量費補助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費用補助。
申報主體需滿足哪些基本條件
《補充通知 》顯示,申報企業應滿足在重慶市轄區內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健全的財務管理機構和制度;申報項目符合國家和重慶市產業政策;申報項目未獲得其他財政資金支持等基本條件。
申報新能源汽車車聯網通訊流量費補助的,還應滿足用于經營的新能源車輛已安裝車聯網通訊設備并投入使用,以及2019年1月1日以來上牌的新能源汽車等條件;申報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費用補助的,還應滿足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利用重慶市范圍內國家機動車檢測機構測試場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的項目這一條件。
申報成功后將獲得哪些好處
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根據重慶市相關文件精神,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主要采取以獎代補、事后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安排。其中,一般項目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500萬元,列入《2019年重慶市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重大項目重點名錄清單》的項目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市委、市政府另有規定的除外。
具體來看,新能源汽車車聯網通訊流量費補助標準,將給予新能源汽車運營企業2019年度上牌的新能源汽車每車50元的新能源汽車車聯網通訊流量費補助;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費用補助,將對今年1月1日以來利用測試場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的汽車整車生產企業,給予每款測試車型不超過測試費用30%的補助,單個企業年度補助總額不超過300萬元。
申報注意事項企業要看清楚
重慶市經信委表示,具體補助比例和補助金額將根據年度資金預算控制指標和申報項目等因素擇優比選確定,資金安排撥付根據年度預算總額可分批次跨年度安排撥付。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申報截止時間為今年10月20日,同一法人企業本次項目申報原則上申請不超過三個項目,但年主營業務收入100億元以上特大型工業企業除外。與此同時,同一項目只能申請一個支持領域和方向的資金,避免多頭申報。
近三年納入嚴重失信主體“黑名單”,受到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以及存在應退未退財政資金行為的企業和單位,不納入支持范圍。對于弄虛作假等騙取財政資金的企業,要列入黑名單,三年內不得申報重慶市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