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國汽車報》社發布2019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榜和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榜,以及《2019汽車零部件榜單解讀白皮書》(簡稱《白皮書》)。“2018年,我國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發展明顯放緩。值得欣慰的是,受到汽車未來技術的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受到市場下行的負面影響較小,大部分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逆行上漲。”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總經理辛寧在發布會上表示。
辛寧說,2018年是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在連續快速增長了28年之后,汽車產業第一次出現了負增長,且已連續14個月下降。其實,這一負增長的影響在零部件產業已經有體現。據《白皮書》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的發展速度明顯放緩。從營收規模來看,2018年百強企業的2017年營收總額為1.15萬億元,較2016年增長36%,2019年百強企業的2018年營收總額為1.18萬億,雖然整體仍呈現增長態勢,但相比2017年僅增長13.3%。
不過,“受到汽車新四化趨勢的影響,新能源和智能汽車電子細分板塊整體受到市場下行的負面影響較小,其中的大部分零部件企業逆勢上漲,在新興領域進行先行布局的優勢效果已初步顯現。”《白皮書》指出。從營收增幅來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確實表現不俗。2018年百強企業的2017年總營收增幅超過20%的企業共計33家,而2019年百強企業的2018年營收增幅超過20%的僅為16家,且多為主營新能源的企業。另外,智能汽車電子的零部件制造商體現出了電動化和智能座艙等行業新趨勢的積極作用。
“在百強名單中,年收入突破2000億元的企業共7家,這些企業不約而同地通過各種方式向科技型公司轉型,上榜的8家企業也在向新能源、動力、智能駕駛的業務進行拓展。”辛寧進一步介紹說,新能源板塊的零部件企業逆勢增長,側面體現出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雖然板塊整體的逐年增速仍然維持在24%,但2018年所有企業營收均呈現正增長,且增速最快的兩家企業通過業務自然增長均實現了超過40%的增長率。
“新能源板塊蒸蒸日上不僅是由于受到整車廠商需求端增長的帶動,也要歸功于新能源零部件企業自身競爭力的提升。”《白皮書》認為。事實上,雖然中外汽車零部件企業面臨同樣的下行市場壓力,但是挑戰與機會并存,不少企業已經充分利用市場轉型期積極進行布局拓展。例如,零部件行業霸主、兩年國際百強榜位居榜首的德國博世集團為了更聚焦于物聯網領域的發展,于2018年出售起動機和發電機事業部,合并動力總成部門、新設立智能網聯事業部,通過扁平精益重點突出的組織架構,提高內部運營效率,以集中資源發展電動化和智能網聯技術。
辛寧說,2018年是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在連續快速增長了28年之后,汽車產業第一次出現了負增長,且已連續14個月下降。其實,這一負增長的影響在零部件產業已經有體現。據《白皮書》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的發展速度明顯放緩。從營收規模來看,2018年百強企業的2017年營收總額為1.15萬億元,較2016年增長36%,2019年百強企業的2018年營收總額為1.18萬億,雖然整體仍呈現增長態勢,但相比2017年僅增長13.3%。
不過,“受到汽車新四化趨勢的影響,新能源和智能汽車電子細分板塊整體受到市場下行的負面影響較小,其中的大部分零部件企業逆勢上漲,在新興領域進行先行布局的優勢效果已初步顯現。”《白皮書》指出。從營收增幅來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確實表現不俗。2018年百強企業的2017年總營收增幅超過20%的企業共計33家,而2019年百強企業的2018年營收增幅超過20%的僅為16家,且多為主營新能源的企業。另外,智能汽車電子的零部件制造商體現出了電動化和智能座艙等行業新趨勢的積極作用。
“在百強名單中,年收入突破2000億元的企業共7家,這些企業不約而同地通過各種方式向科技型公司轉型,上榜的8家企業也在向新能源、動力、智能駕駛的業務進行拓展。”辛寧進一步介紹說,新能源板塊的零部件企業逆勢增長,側面體現出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雖然板塊整體的逐年增速仍然維持在24%,但2018年所有企業營收均呈現正增長,且增速最快的兩家企業通過業務自然增長均實現了超過40%的增長率。
“新能源板塊蒸蒸日上不僅是由于受到整車廠商需求端增長的帶動,也要歸功于新能源零部件企業自身競爭力的提升。”《白皮書》認為。事實上,雖然中外汽車零部件企業面臨同樣的下行市場壓力,但是挑戰與機會并存,不少企業已經充分利用市場轉型期積極進行布局拓展。例如,零部件行業霸主、兩年國際百強榜位居榜首的德國博世集團為了更聚焦于物聯網領域的發展,于2018年出售起動機和發電機事業部,合并動力總成部門、新設立智能網聯事業部,通過扁平精益重點突出的組織架構,提高內部運營效率,以集中資源發展電動化和智能網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