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電力供應由緊轉松。浙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童亞輝日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十三五”是浙能集團的轉型升級期,將通過打造創新型、協同型和服務型現代能源企業,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
截至2018年底,浙能集團總資產達到2069億元,凈資產1060億元,分別是成立之初的14倍和10倍。在談到未來發展時,童亞輝表示,將推進綜合能源服務、智能化運輸、現代能源銷售、特色金融服務和數字浙能等五大體系建設,油氣產業發展、電力環保產業轉型升級、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鳳凰行動、國際化、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等七大行動計劃,綜合能源供應、氫能、儲能、智慧電廠和生物質循環經濟等五大示范項目,還有體制機制改革、人員轉崗分流、長廣轉型升級及減虧扭虧等四大攻堅戰。
面對能源短缺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童亞輝提出“市場換資源”的思路,建立浙江省外能源基地,彌補浙江省一次能源短缺的先天不足。2004年,建成安徽鳳臺煤電基地。2015年,在寧夏投資“一控五參”六個電廠,建成寧夏寧東發電基地。2017年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制天然氣項目——伊犁新天煤化工工程。
浙能集團還組建浙江省天然氣開發公司,推動浙江天然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到目前,已建成省級天然氣管線超過1800公里,累計供應天然氣640億立方米以上,解決了天然氣安全保供、集中調控和均衡發展的難題。
浙能集團還抓住舟山自貿區油品全產業鏈的戰略機遇,組建了全國第一家省屬國資控股石油公司,開展石油儲運貿易、燃料油加注和成品油銷售產業,使浙能集團成為全國能源產業鏈最完整、門類最齊全、協同優勢最明顯的大型能源集團。
童亞輝介紹,目前,浙能集團凈利潤、資產利潤率、收入利潤率和人均凈利潤指標均在發電行業名列前茅。2016年組建成立浙能資本控股公司,隨后發起設立500億元規模的綠色能源產業基金,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他未來看好氫能源和太陽能的發展。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童亞輝帶領浙能集團秉承綠色發展的準則。他帶領浙能集團投身“建設兩美浙江”“打贏藍天保衛戰”“打造清潔能源示范省”行動,累計斥資100多億元進行環保治理。在全國范圍內率先開展并較國家要求提前完成發電機組脫硫、脫硝、超低排放改造,使燃煤電廠煙氣排放水平達到天然氣機組排放標準,成為全球首個實現超低排放的大型發電集團。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技術,為全國18億噸電煤的清潔化利用、破解能源需求與環境改善沖突提供了“浙能方案”。2018年,超低排放技術為浙江省贏得首個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截至2018年底,浙能集團總資產達到2069億元,凈資產1060億元,分別是成立之初的14倍和10倍。在談到未來發展時,童亞輝表示,將推進綜合能源服務、智能化運輸、現代能源銷售、特色金融服務和數字浙能等五大體系建設,油氣產業發展、電力環保產業轉型升級、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鳳凰行動、國際化、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等七大行動計劃,綜合能源供應、氫能、儲能、智慧電廠和生物質循環經濟等五大示范項目,還有體制機制改革、人員轉崗分流、長廣轉型升級及減虧扭虧等四大攻堅戰。
面對能源短缺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童亞輝提出“市場換資源”的思路,建立浙江省外能源基地,彌補浙江省一次能源短缺的先天不足。2004年,建成安徽鳳臺煤電基地。2015年,在寧夏投資“一控五參”六個電廠,建成寧夏寧東發電基地。2017年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制天然氣項目——伊犁新天煤化工工程。
浙能集團還組建浙江省天然氣開發公司,推動浙江天然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到目前,已建成省級天然氣管線超過1800公里,累計供應天然氣640億立方米以上,解決了天然氣安全保供、集中調控和均衡發展的難題。
浙能集團還抓住舟山自貿區油品全產業鏈的戰略機遇,組建了全國第一家省屬國資控股石油公司,開展石油儲運貿易、燃料油加注和成品油銷售產業,使浙能集團成為全國能源產業鏈最完整、門類最齊全、協同優勢最明顯的大型能源集團。
童亞輝介紹,目前,浙能集團凈利潤、資產利潤率、收入利潤率和人均凈利潤指標均在發電行業名列前茅。2016年組建成立浙能資本控股公司,隨后發起設立500億元規模的綠色能源產業基金,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他未來看好氫能源和太陽能的發展。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童亞輝帶領浙能集團秉承綠色發展的準則。他帶領浙能集團投身“建設兩美浙江”“打贏藍天保衛戰”“打造清潔能源示范省”行動,累計斥資100多億元進行環保治理。在全國范圍內率先開展并較國家要求提前完成發電機組脫硫、脫硝、超低排放改造,使燃煤電廠煙氣排放水平達到天然氣機組排放標準,成為全球首個實現超低排放的大型發電集團。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技術,為全國18億噸電煤的清潔化利用、破解能源需求與環境改善沖突提供了“浙能方案”。2018年,超低排放技術為浙江省贏得首個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