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將來一定會普及。整個氫能產業鏈在沒打造完整之前,想象空間非常大。”
日前,長城汽車與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確定長城汽車華東總部基地正式落戶嘉定區,該基地將成為長城汽車除保定外規模最大的研發中心。
根據協議,長城汽車將在華東總部基地設立氫能產業全國總部、零部件及其他創新性項目上海研發中心、共享出行華東總部和智能網聯全國研發總部,并在安亭成立項目公司,重點布局“新四化”產業。
長城“新四化”落戶嘉定
據了解,長城汽車本次的“新四化”投資方向分為四個,其中氫能產業全國總部將以上燃動力產業園為基礎,在氫能產業生態鏈各環節進行布局,包括氫能技術、燃料電池系統核心零部件、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整車的研發、試制、生產制造;零部件及其他創新型項目上海研發中心將圍繞燃油車、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汽車的零部件及其他創新型項目領域進行深入布局;智能網聯全國研發總部將依托嘉定區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等功能性平臺,加快推進長城汽車向智能化、網聯化、自動駕駛和車聯網V2X等關鍵技術產業化發展;共享出行華東總部將以“歐了出行”為品牌依托,在嘉定積極探索出行模式和相關技術創新,建立起覆蓋全華東地區的共享出行、智能出行服務網絡,打造綠色出行生態圈。
“新基地將采用研產融模式發展,將氫能、核心零部件、共享出行和智能網聯等高新技術產業及國際化人才引入嘉定區。”長城控股集團董事長魏建軍表示。
重點布局氫能產業
記者注意到,氫能作為近年來產業內的新“風口”,在本次長城汽車的“新四化”布局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事實上,長城汽車早在2016年就已經開始布局氫能產業,并開啟了燃料電池電動車核心技術研發;2018年3月,更是在國內車企中率先加入國際氫能委員會;2018年6月,開始初期運行國內首座大型氫能、燃料電池汽車關鍵組件綜合型研發中心,在儲氫安全性、燃料電池、整車性能等領域具備120項檢測能力;2018年8月,收購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51%的股權。今年,長城氫能產業進行市場化獨立運營,并成立了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將來一定會普及。整個氫能產業鏈在沒打造完整之前,想象空間非常大。”魏建軍認為,提前布局氫能可以使長城汽車在未來的競爭中更具優勢。
需耐心完善氫能產業鏈
“在汽車行業新的變革到來之際,民營企業體制機制的優勢更加明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是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法規制定和測試手段,需要業界共同努力,以交通智能化、動力電池化、能源低碳化來推動能源革命。”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談及長城汽車發展氫能、布局“新四化”產業鏈時表示。
“但氫能產業需要我們有耐心,不是說有了氫燃料動力技術,就能把產業做起來,這是一個產業鏈的概念。這個產業的熱度其實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氫燃料車比電動車打造起來難度更大,氫能產業鏈的培育距離成熟還比較遠。”魏建軍指出,目前氫能產業仍存在難點,主要體現為產業鏈尚未完善。
面對未來的發展,魏建軍認為,長城汽車更想把自己打造成一個中立的氫燃料動力系統供應商。“長城汽車的氫能產業并非只為旗下汽車開發專屬的氫燃料動力系統,因為如果專為自己開發使用,成本很難控制下來。而開放能使氫能產業通過量的增加,促使產業鏈不斷完善,將成本降下來。”
日前,長城汽車與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確定長城汽車華東總部基地正式落戶嘉定區,該基地將成為長城汽車除保定外規模最大的研發中心。
根據協議,長城汽車將在華東總部基地設立氫能產業全國總部、零部件及其他創新性項目上海研發中心、共享出行華東總部和智能網聯全國研發總部,并在安亭成立項目公司,重點布局“新四化”產業。
長城“新四化”落戶嘉定
據了解,長城汽車本次的“新四化”投資方向分為四個,其中氫能產業全國總部將以上燃動力產業園為基礎,在氫能產業生態鏈各環節進行布局,包括氫能技術、燃料電池系統核心零部件、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整車的研發、試制、生產制造;零部件及其他創新型項目上海研發中心將圍繞燃油車、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汽車的零部件及其他創新型項目領域進行深入布局;智能網聯全國研發總部將依托嘉定區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等功能性平臺,加快推進長城汽車向智能化、網聯化、自動駕駛和車聯網V2X等關鍵技術產業化發展;共享出行華東總部將以“歐了出行”為品牌依托,在嘉定積極探索出行模式和相關技術創新,建立起覆蓋全華東地區的共享出行、智能出行服務網絡,打造綠色出行生態圈。
“新基地將采用研產融模式發展,將氫能、核心零部件、共享出行和智能網聯等高新技術產業及國際化人才引入嘉定區。”長城控股集團董事長魏建軍表示。
重點布局氫能產業
記者注意到,氫能作為近年來產業內的新“風口”,在本次長城汽車的“新四化”布局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事實上,長城汽車早在2016年就已經開始布局氫能產業,并開啟了燃料電池電動車核心技術研發;2018年3月,更是在國內車企中率先加入國際氫能委員會;2018年6月,開始初期運行國內首座大型氫能、燃料電池汽車關鍵組件綜合型研發中心,在儲氫安全性、燃料電池、整車性能等領域具備120項檢測能力;2018年8月,收購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51%的股權。今年,長城氫能產業進行市場化獨立運營,并成立了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將來一定會普及。整個氫能產業鏈在沒打造完整之前,想象空間非常大。”魏建軍認為,提前布局氫能可以使長城汽車在未來的競爭中更具優勢。
需耐心完善氫能產業鏈
“在汽車行業新的變革到來之際,民營企業體制機制的優勢更加明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是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法規制定和測試手段,需要業界共同努力,以交通智能化、動力電池化、能源低碳化來推動能源革命。”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談及長城汽車發展氫能、布局“新四化”產業鏈時表示。
“但氫能產業需要我們有耐心,不是說有了氫燃料動力技術,就能把產業做起來,這是一個產業鏈的概念。這個產業的熱度其實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氫燃料車比電動車打造起來難度更大,氫能產業鏈的培育距離成熟還比較遠。”魏建軍指出,目前氫能產業仍存在難點,主要體現為產業鏈尚未完善。
面對未來的發展,魏建軍認為,長城汽車更想把自己打造成一個中立的氫燃料動力系統供應商。“長城汽車的氫能產業并非只為旗下汽車開發專屬的氫燃料動力系統,因為如果專為自己開發使用,成本很難控制下來。而開放能使氫能產業通過量的增加,促使產業鏈不斷完善,將成本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