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廣汽集團通過了兩項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總額為16.7億元的投資議案——《關于廣汽部件新能源集成電驅動系統項目的議案》和《關于廣汽部件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購地建設項目的議案》。其中,廣汽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汽零部件有限公司在此次投資計劃里堪稱“主力部隊”:其將與日本電產株式會社合資成立廣州尼得科汽車驅動系統有限公司(暫定名),并開展新能源集成電驅動系統項目建設;同時,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建設項目也將由其負責,以推動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購地建設項目的實施。
后起之秀成績不俗
作為“后起之秀”,廣汽集團旗下的廣汽新能源雖然成立僅兩年時間,其市場表現卻已可圈可點:2018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超兩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在車市整體低迷的大背景下成績亮眼;今年4月底推出的AionS,作為國內首款純電綜合續航達510km的車型,從開啟預售至今,訂單量已超6萬輛,其中約有70%為定制版,市場認可度可見一斑。
“這次廣汽集團決定自主研發電驅動系統,并推進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建設,我認為是為了盡快掌握核心技術以發展新能源汽車。而移動出行項目的實施和新能源網約車平臺的建立,也能助其從傳統的汽車制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汽車行業分析師沈建斌告訴記者,廣汽集團加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背后,反映出其潛心打造品牌、擴大市場的野心。
記者了解到,目前廣汽新能源已在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和市場中取得了不少成績,特別是動力電池系統、驅動電機、電池控制器三電核心技術。7月底,廣汽集團還正式發布了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包含了ADiGO自動駕駛、ADiGO智能物聯系統,未來還將陸續推出ADiGO云平臺、ADiGO大數據平臺等子系統。
“行業變化比預想更快,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洗牌就要來了。新能源汽車用戶正在主動期待科技創新,新能源汽車正逐步邁入市場、政策雙輪驅動的時代。”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坦言,在此背景下,廣汽跨界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盡快掌握核心技術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調整人事助力改革
除了加碼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廣汽集團近期在人事上的調整也有大動作。
記者了解到,自8月1日起,廣汽集團將對集團總部和部分投資企業領導干部進行人事調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變動就是廣汽新能源董事長和廣汽乘用車總經理郁俊的調離,而接棒廣汽新能源董事長一職的則是現任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
事實上,馮興亞已是第二次出任廣汽新能源董事長。早在2017年7月,廣汽新能源成立之初,馮興亞就曾經出任過該職位。
對此,有業內人士預測,進入2019年后,廣汽集團新能源汽車及乘用車板塊業績略顯疲態,此番人事變動或與此有關。
“此次人事調整是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廣汽集團方面回應稱,廣汽新能源是廣汽集團自主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未來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之一,但在當前汽車行業銷量整體下滑的大環境下,企業需要進一步強化對自主品牌的掌控,人事調動也是為更好地協調自主品牌體系運作。
“小心駛得萬年船”
事實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火熱的情況下,廣汽集團的布局一直被認為過于保守,屬于“中途出家”的選手,市場銷量在諸多新能源車企中占比較小,今年上半年廣汽新能源的銷量更是僅為1.09萬輛,成績并不亮眼。而本次投資的16.7億元,與造車新勢力動輒百億元的“砸錢”模式相比,更是略顯局促。
對此,廣汽集團方面曾表示,廣汽集團對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化、商業化投入一直較為謹慎。
“新能源汽車要在市場上真正立足,本質上還是要靠過硬的產品力和品牌力,以及規模生產下達到與燃油車可競爭的成本優勢。”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在補貼大幅退坡,行業洗牌加速,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高質量發展的現階段,車企需要憑借實力抓住機遇,但同時也要“小心駛得萬年船”。
“廣汽新能源在過去的發展中,已經形成了自身的產品力優勢。”古惠南表示,廣汽新能源將集中資源、利用優勢打造拳頭產品,搭載ADiGO智能物聯系統的豪華智能超跑AionLX也將于9月正式投產。
后起之秀成績不俗
作為“后起之秀”,廣汽集團旗下的廣汽新能源雖然成立僅兩年時間,其市場表現卻已可圈可點:2018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超兩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在車市整體低迷的大背景下成績亮眼;今年4月底推出的AionS,作為國內首款純電綜合續航達510km的車型,從開啟預售至今,訂單量已超6萬輛,其中約有70%為定制版,市場認可度可見一斑。
“這次廣汽集團決定自主研發電驅動系統,并推進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建設,我認為是為了盡快掌握核心技術以發展新能源汽車。而移動出行項目的實施和新能源網約車平臺的建立,也能助其從傳統的汽車制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汽車行業分析師沈建斌告訴記者,廣汽集團加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背后,反映出其潛心打造品牌、擴大市場的野心。
記者了解到,目前廣汽新能源已在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和市場中取得了不少成績,特別是動力電池系統、驅動電機、電池控制器三電核心技術。7月底,廣汽集團還正式發布了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包含了ADiGO自動駕駛、ADiGO智能物聯系統,未來還將陸續推出ADiGO云平臺、ADiGO大數據平臺等子系統。
“行業變化比預想更快,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洗牌就要來了。新能源汽車用戶正在主動期待科技創新,新能源汽車正逐步邁入市場、政策雙輪驅動的時代。”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坦言,在此背景下,廣汽跨界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盡快掌握核心技術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調整人事助力改革
除了加碼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廣汽集團近期在人事上的調整也有大動作。
記者了解到,自8月1日起,廣汽集團將對集團總部和部分投資企業領導干部進行人事調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變動就是廣汽新能源董事長和廣汽乘用車總經理郁俊的調離,而接棒廣汽新能源董事長一職的則是現任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
事實上,馮興亞已是第二次出任廣汽新能源董事長。早在2017年7月,廣汽新能源成立之初,馮興亞就曾經出任過該職位。
對此,有業內人士預測,進入2019年后,廣汽集團新能源汽車及乘用車板塊業績略顯疲態,此番人事變動或與此有關。
“此次人事調整是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廣汽集團方面回應稱,廣汽新能源是廣汽集團自主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未來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之一,但在當前汽車行業銷量整體下滑的大環境下,企業需要進一步強化對自主品牌的掌控,人事調動也是為更好地協調自主品牌體系運作。
“小心駛得萬年船”
事實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火熱的情況下,廣汽集團的布局一直被認為過于保守,屬于“中途出家”的選手,市場銷量在諸多新能源車企中占比較小,今年上半年廣汽新能源的銷量更是僅為1.09萬輛,成績并不亮眼。而本次投資的16.7億元,與造車新勢力動輒百億元的“砸錢”模式相比,更是略顯局促。
對此,廣汽集團方面曾表示,廣汽集團對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化、商業化投入一直較為謹慎。
“新能源汽車要在市場上真正立足,本質上還是要靠過硬的產品力和品牌力,以及規模生產下達到與燃油車可競爭的成本優勢。”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在補貼大幅退坡,行業洗牌加速,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高質量發展的現階段,車企需要憑借實力抓住機遇,但同時也要“小心駛得萬年船”。
“廣汽新能源在過去的發展中,已經形成了自身的產品力優勢。”古惠南表示,廣汽新能源將集中資源、利用優勢打造拳頭產品,搭載ADiGO智能物聯系統的豪華智能超跑AionLX也將于9月正式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