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為推進公司在新能源電池領域的發展,擬投資不超過35億人民幣的金額在中國境內擴大動力電池生產規模。
為了保證該項目順利進行,億緯鋰能提請董事會授權董事長在合理范圍內辦理此項目相關事宜,授權范圍包括盡職調查、可行性研究、磋商及簽訂相關合同、辦理各項合規手續等,授權時間為審議通過后的6個月。
億緯鋰能在隨后發布的公告中稱,董事會在審議通過了《關于提請董事會授權董事長辦理公司新增動力電池項目相關事宜的議案》,即同意授權董事長劉金成在未來的6個月內處理該新增動力電池項目。
據相關人士透露,本次億緯鋰能新增的動力電池項目主要就是給韓國現代供應的。
億緯鋰能在公告中并沒有對于新增動力電池項目作出詳細說明,使得該項目充滿了神秘感,欲揭開此神秘面紗,還得從億緯鋰能近一年來的動作入手。
2018年7月4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億緯集能將增加注冊資本至 5.18 億元,并任命子公司的董事會及高管人員,億緯集能將向 Blue Dragon Energy (下稱BDE)申請不超過 5 億元的借款。
億緯集能主要從事汽車用軟包電池芯、汽車用軟包電池模組和儲能電池相關業務,面向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是億緯鋰能的子公司;BDE是韓國SK集團在中國成立的子公司,是其在中國地區開展電池相關業務的平臺企業。
也就是億緯集能間接向SK貸款,更深層面的意思是SK與億緯鋰能的之間的合作,共同發展軟包電池。
2019年3月6日,億緯鋰能收到了現代起亞發出的通知,被確定為現代起亞電芯供應商,未來六年的訂單預計需求達13.48GWh。
SK為韓國現代電動汽車電池的供應商,雙方曾有多次合作,去年11月現代汽車公司與韓國SK集團簽署了意向聲明,共同發力350kW充電樁。
3月10日,億緯鋰能稱為了滿足現代起亞動力電池的需求,子公司億緯集能與惠州仲愷高新區管委會簽訂《項目投資建設協議書》,在仲愷高新區轄區范圍內建設投資動力電池項目,產能不低于5.8GWh。
據起點鋰電大數據了解,該項目投資總額為30億人民幣,億緯集能確保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不低于20億元人民幣,總建設期不超過3年。
3月28日,億緯集能6GWh軟包動力電池項目二期項目在惠州市仲愷高新區正式動工。
據了解,一期項目為3GWh,其中1.5GWh已于2018年4月10日建成投產,加上本次6GWh的產能,億緯集能軟包電池總產能規模將達到9GWh,預計將于2020年4月建成投產,年銷售額可達63億元。
知情人士稱該項目是億緯鋰能與韓國知名電池企業通力合作的項目,但是具體哪一家企業則沒有指出。
5月15日,據路透社韓國SK公司宣布,將投資近4.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5億元)在中國建立第二座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廠,至于中方合作伙伴、廠址和新廠產能等信息則沒有透露。
SK將在國內投資33.5億元建設動力電池廠,這與億緯鋰能新增動力電池項目的投資金額相符合。
相關人士透露,SK在國內建廠有兩大部分,大部分是和億緯鋰能合作,另一部分為自有產能,應對部分特定客戶。本次SK的第二個廠很有很有可能是和億緯鋰能一起合作。
去年8月22日,韓國SK Innovation宣布將在中國江蘇常州建立動力電池廠,項目投資規模約為4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4億元),預計年產能達7.5GWh,項目預計2020年第三季度起投入量產。
SK電池業務總裁尹永元在采訪中表示,“與競爭對手相比,自去年以來,我們在電動車領域的投資與他們持平甚至超越了他們。我們正在尋找大規模投資的合適時機。”
據起點鋰電大數據了解,億緯鋰能專注于鋰電池的創新發展,近年來裝機量實現快速提升,2018年以1287.9MWh的裝機數據排在第七位。
起點研究院(SPIR)數據顯示,億緯鋰能Q1季度動力電池的總裝機量為230.535MWh,排在第七位。
4月29日,億緯鋰能一季報顯示,2019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10.98億元,同比增長60.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0億元,同比增長169.81%。

為了保證該項目順利進行,億緯鋰能提請董事會授權董事長在合理范圍內辦理此項目相關事宜,授權范圍包括盡職調查、可行性研究、磋商及簽訂相關合同、辦理各項合規手續等,授權時間為審議通過后的6個月。
億緯鋰能在隨后發布的公告中稱,董事會在審議通過了《關于提請董事會授權董事長辦理公司新增動力電池項目相關事宜的議案》,即同意授權董事長劉金成在未來的6個月內處理該新增動力電池項目。
據相關人士透露,本次億緯鋰能新增的動力電池項目主要就是給韓國現代供應的。
億緯鋰能在公告中并沒有對于新增動力電池項目作出詳細說明,使得該項目充滿了神秘感,欲揭開此神秘面紗,還得從億緯鋰能近一年來的動作入手。
2018年7月4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億緯集能將增加注冊資本至 5.18 億元,并任命子公司的董事會及高管人員,億緯集能將向 Blue Dragon Energy (下稱BDE)申請不超過 5 億元的借款。
億緯集能主要從事汽車用軟包電池芯、汽車用軟包電池模組和儲能電池相關業務,面向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是億緯鋰能的子公司;BDE是韓國SK集團在中國成立的子公司,是其在中國地區開展電池相關業務的平臺企業。
也就是億緯集能間接向SK貸款,更深層面的意思是SK與億緯鋰能的之間的合作,共同發展軟包電池。
2019年3月6日,億緯鋰能收到了現代起亞發出的通知,被確定為現代起亞電芯供應商,未來六年的訂單預計需求達13.48GWh。
SK為韓國現代電動汽車電池的供應商,雙方曾有多次合作,去年11月現代汽車公司與韓國SK集團簽署了意向聲明,共同發力350kW充電樁。
3月10日,億緯鋰能稱為了滿足現代起亞動力電池的需求,子公司億緯集能與惠州仲愷高新區管委會簽訂《項目投資建設協議書》,在仲愷高新區轄區范圍內建設投資動力電池項目,產能不低于5.8GWh。
據起點鋰電大數據了解,該項目投資總額為30億人民幣,億緯集能確保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不低于20億元人民幣,總建設期不超過3年。
3月28日,億緯集能6GWh軟包動力電池項目二期項目在惠州市仲愷高新區正式動工。
據了解,一期項目為3GWh,其中1.5GWh已于2018年4月10日建成投產,加上本次6GWh的產能,億緯集能軟包電池總產能規模將達到9GWh,預計將于2020年4月建成投產,年銷售額可達63億元。
知情人士稱該項目是億緯鋰能與韓國知名電池企業通力合作的項目,但是具體哪一家企業則沒有指出。
5月15日,據路透社韓國SK公司宣布,將投資近4.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5億元)在中國建立第二座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廠,至于中方合作伙伴、廠址和新廠產能等信息則沒有透露。
SK將在國內投資33.5億元建設動力電池廠,這與億緯鋰能新增動力電池項目的投資金額相符合。
相關人士透露,SK在國內建廠有兩大部分,大部分是和億緯鋰能合作,另一部分為自有產能,應對部分特定客戶。本次SK的第二個廠很有很有可能是和億緯鋰能一起合作。
去年8月22日,韓國SK Innovation宣布將在中國江蘇常州建立動力電池廠,項目投資規模約為4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4億元),預計年產能達7.5GWh,項目預計2020年第三季度起投入量產。
SK電池業務總裁尹永元在采訪中表示,“與競爭對手相比,自去年以來,我們在電動車領域的投資與他們持平甚至超越了他們。我們正在尋找大規模投資的合適時機。”
據起點鋰電大數據了解,億緯鋰能專注于鋰電池的創新發展,近年來裝機量實現快速提升,2018年以1287.9MWh的裝機數據排在第七位。
起點研究院(SPIR)數據顯示,億緯鋰能Q1季度動力電池的總裝機量為230.535MWh,排在第七位。
4月29日,億緯鋰能一季報顯示,2019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10.98億元,同比增長60.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0億元,同比增長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