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電池PACK裝機量前十的企業分別是比亞迪、寧德時代、普萊德、捷新動力、長城汽車、重慶長安、江淮華霆、國軒高科、威馬、和創源天地。
起點研究院(SPIR)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量約為26.2萬輛,同比增長67%,其中乘用車約24.4萬輛,客車1.39萬輛,專用車0.45萬輛。電池方面,今年一季度總裝機量達到12.32GWh,同比增長178%。受此帶動,一季度PACK裝機量也迎來大漲。
據起點鋰電大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PACK裝機量企業共有104家,其中前十的企業市場占有率為79.5%,排名第一的比亞迪市場占有率僅為28.7%,與電芯相比市場集中度較低。
在排名前20的企業中,車企占了7家,包括參與投資的則占到了11家,動力電池企業有8家,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PACK廠只有普萊德一家,由此可見留給第三方PACK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有限。
具體分析如下:
比亞迪、寧德時代、普萊德前三
一季度PACK裝機量前十的企業分別是比亞迪、寧德時代、普萊德、捷新動力、長城汽車、重慶長安、江淮華霆、國軒高科、威馬、和創源天地。
其中比亞迪PACK裝機量3533MWh,仍然保持了第一的位置,其裝車量70057輛,同樣也是高居第一,不過在PACK市場,比亞迪仍然是供內部消化,因此市場份額快被第二的寧德時代趕上。
寧德時代PACK裝機量為2479MWh,市場占有率達20.1%,裝車量為31275輛,主要客戶包括豪情汽車、廣汽、東風、宇通、廣汽三菱、中通、安凱、湖南中車、廈門金龍、華晨寶馬、揚州亞星等。
起點研究數據(SPIR)顯示,一季度寧德時代電芯裝機量為5493MWh,供自家PACK使用的占比45%,其余55%供給PACK廠或車企,包括普萊德、威馬汽車、長城汽車、捷新動力等。
第三方龍頭老大普萊德PACK裝機量排名第三,為1008.6MWh,市場占有率為8.2%,裝車量為19363輛,其主要客戶包括北汽、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北京寶沃、丹東黃海和中通客車,普萊德電芯則全部采購自寧德時代。
今年2月25日,普萊德與寧德時代、北汽新能源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在2019年起后續5年進行業務深化合作,寧德時代將與北汽新能源將成立聯合研發團隊,在新型動力電池包方面開展深入合作,量產階段由普萊德負責該新型動力電池包的生產。
普萊德通過與北汽、寧德時代合作,打通了上下游供應鏈,一定程度上保住了市場份額。
捷新動力:背靠上汽集團,排名第4
捷新動力排名第4,一季度PACK裝機量為661MWh,市場占有率為5.4%,裝車量為19845輛,排名第三位,其電池包主要提供給上汽,電芯則采購自寧德時代和萬向一二三。
據了解,捷新動力成立于2010年,由上汽與萬向投資成立,其中上汽投資51%,萬向集團49%。公司擁有上海與南京兩大制造基地,上海工廠目前擁有一條模組自動化生產線,年產能達6萬臺,PACK線年產能最大可達12萬臺。2018年,捷新動力電池包銷售超10萬臺套。
車企+電池企業的組合可以實現三方共贏,對車企來說,PACK產品首先供應自家車企,保證供應的同時也能降低成本,對電池企業來說,可以與車企建立深度合作,擴大市場份額,而對PACK廠來說,一方面市場有保障,另一方面鎖定了優質電芯來源。
捷新動力是車企+電池企業合資成立PACK廠的典型代表,一季度上汽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約2萬輛,其中99%由捷新動力提供PACK。電芯方面,由于目前萬向一二三產能有限,捷新動力大部分電芯仍來源于寧德時代,只有少部分來自萬向一二三。而一季度萬向一二三的電芯除了供自己PACK使用外,其余全部供給捷新動力。
創源天地:借力南京金龍,排名第10
創源天地排名第10位,裝機量208MWh,市場占有率1.7%,裝車量為1010輛,全部為南京金龍客車,其電芯采購自億緯鋰能。
據了解,創源天地成立于2015年,是開沃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也是南京金龍新能源汽車向新能源產業鏈三大核心技術延伸布局的重要一子。依靠開沃集團整車資源帶動,一季度創源天地電池包在南京金龍客車中的配裝率達到76%,未來,除了針對南京金龍做配套之外,創源天地還面向其他整車企業開放。
產能方面,去年3月,南京創源天地在廣州的動力三電研發及生產基地正式開工,投產后預計產能在10GWh。其中,一期、二期各用地200畝,分別是年產2GWh動力電池系統項目和年產8GWh動力電池系統等項目,三期擬建電池梯次利用和其他部件項目基地。
按照開沃汽車董事長黃宏生的規劃,開沃預計在2025年實現大客車年產銷2萬臺,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輕型車年產銷20萬臺,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乘用車年產銷50萬臺,主營業務收入600億元;零部件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全年總收入突破1200億元。
隨著開沃集團產銷增長以及創源天地逐步對外開放,預計公司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
起點研究院(SPIR)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量約為26.2萬輛,同比增長67%,其中乘用車約24.4萬輛,客車1.39萬輛,專用車0.45萬輛。電池方面,今年一季度總裝機量達到12.32GWh,同比增長178%。受此帶動,一季度PACK裝機量也迎來大漲。
據起點鋰電大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PACK裝機量企業共有104家,其中前十的企業市場占有率為79.5%,排名第一的比亞迪市場占有率僅為28.7%,與電芯相比市場集中度較低。
在排名前20的企業中,車企占了7家,包括參與投資的則占到了11家,動力電池企業有8家,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PACK廠只有普萊德一家,由此可見留給第三方PACK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有限。
具體分析如下:
比亞迪、寧德時代、普萊德前三
一季度PACK裝機量前十的企業分別是比亞迪、寧德時代、普萊德、捷新動力、長城汽車、重慶長安、江淮華霆、國軒高科、威馬、和創源天地。
其中比亞迪PACK裝機量3533MWh,仍然保持了第一的位置,其裝車量70057輛,同樣也是高居第一,不過在PACK市場,比亞迪仍然是供內部消化,因此市場份額快被第二的寧德時代趕上。
寧德時代PACK裝機量為2479MWh,市場占有率達20.1%,裝車量為31275輛,主要客戶包括豪情汽車、廣汽、東風、宇通、廣汽三菱、中通、安凱、湖南中車、廈門金龍、華晨寶馬、揚州亞星等。
起點研究數據(SPIR)顯示,一季度寧德時代電芯裝機量為5493MWh,供自家PACK使用的占比45%,其余55%供給PACK廠或車企,包括普萊德、威馬汽車、長城汽車、捷新動力等。
第三方龍頭老大普萊德PACK裝機量排名第三,為1008.6MWh,市場占有率為8.2%,裝車量為19363輛,其主要客戶包括北汽、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北京寶沃、丹東黃海和中通客車,普萊德電芯則全部采購自寧德時代。
今年2月25日,普萊德與寧德時代、北汽新能源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在2019年起后續5年進行業務深化合作,寧德時代將與北汽新能源將成立聯合研發團隊,在新型動力電池包方面開展深入合作,量產階段由普萊德負責該新型動力電池包的生產。
普萊德通過與北汽、寧德時代合作,打通了上下游供應鏈,一定程度上保住了市場份額。
捷新動力:背靠上汽集團,排名第4
捷新動力排名第4,一季度PACK裝機量為661MWh,市場占有率為5.4%,裝車量為19845輛,排名第三位,其電池包主要提供給上汽,電芯則采購自寧德時代和萬向一二三。
據了解,捷新動力成立于2010年,由上汽與萬向投資成立,其中上汽投資51%,萬向集團49%。公司擁有上海與南京兩大制造基地,上海工廠目前擁有一條模組自動化生產線,年產能達6萬臺,PACK線年產能最大可達12萬臺。2018年,捷新動力電池包銷售超10萬臺套。
車企+電池企業的組合可以實現三方共贏,對車企來說,PACK產品首先供應自家車企,保證供應的同時也能降低成本,對電池企業來說,可以與車企建立深度合作,擴大市場份額,而對PACK廠來說,一方面市場有保障,另一方面鎖定了優質電芯來源。
捷新動力是車企+電池企業合資成立PACK廠的典型代表,一季度上汽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約2萬輛,其中99%由捷新動力提供PACK。電芯方面,由于目前萬向一二三產能有限,捷新動力大部分電芯仍來源于寧德時代,只有少部分來自萬向一二三。而一季度萬向一二三的電芯除了供自己PACK使用外,其余全部供給捷新動力。
創源天地:借力南京金龍,排名第10
創源天地排名第10位,裝機量208MWh,市場占有率1.7%,裝車量為1010輛,全部為南京金龍客車,其電芯采購自億緯鋰能。
據了解,創源天地成立于2015年,是開沃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也是南京金龍新能源汽車向新能源產業鏈三大核心技術延伸布局的重要一子。依靠開沃集團整車資源帶動,一季度創源天地電池包在南京金龍客車中的配裝率達到76%,未來,除了針對南京金龍做配套之外,創源天地還面向其他整車企業開放。
產能方面,去年3月,南京創源天地在廣州的動力三電研發及生產基地正式開工,投產后預計產能在10GWh。其中,一期、二期各用地200畝,分別是年產2GWh動力電池系統項目和年產8GWh動力電池系統等項目,三期擬建電池梯次利用和其他部件項目基地。
按照開沃汽車董事長黃宏生的規劃,開沃預計在2025年實現大客車年產銷2萬臺,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輕型車年產銷20萬臺,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乘用車年產銷50萬臺,主營業務收入600億元;零部件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全年總收入突破1200億元。
隨著開沃集團產銷增長以及創源天地逐步對外開放,預計公司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